無人機
台股新聞
2025年11月24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報導)⸺ 創泓(7714-TW)近期取得以色列反無人機領導廠商 Sentrycs 的台灣獨家代理權,成為全台首家可提供「反制接管(Takeover)」技術的業者,顯著提升其在政府與關鍵基礎設施標案中的競爭優勢。
台股新聞
台股在經歷上周五下殺後,隨著市場預期美國聯準會降息機率增,今 (24) 日受激勵開盤上漲逾 300 點,但盤中賣壓出籠,指數漲幅收斂陷入震盪,台積電下半場翻黑,尾盤遭摜壓下跌 10 元、以 1375 元作收,拖累大盤指數漲點收斂至 69.3 點,終場收 26504.24 點,歷經上周暴漲暴跌後,今日成交量爆出 7130.13 億元大量,季線得而復失。
台股新聞
LED 廠億光 (2393-TW) 今年前三季營收及獲利均呈年減,法人指出,主因是背光事業的顯著衰退,帶動營運走弱,不過億光積極布局無人機及碳化矽(SiC)封裝,可望為億光帶來新成長動能,並提升產品組合毛利率。法人指出,億光營運受挫的核心原因在於背光事業的顯著衰退,此業務直接受到面板產業景氣疲軟的連動衝擊。
台灣政經
國科會今 (19) 日舉行第 18 次會議後記者會,聚焦永續淨零科技、無人科技產業發展以及政府智慧治理案。國科會表示,政府近年積極推動無人機產業發展,已具備成果,未來將委由經濟部統籌,整合國發基金及國防部等相關部會資源,強化無人機自主研發,以期帶動國內供應鏈升級與聚落發展,預期至 2030 年無人機總產值將可突破 400 億元。
台股新聞
佳世達 (2352-TW) 集團旗下羅昇 (8374-TW) 及友通 (2397-TW) 宣布策略投資馬達廠六俊電機,攜手拓展機器人與無人機等移動式載具的技術佈局。六俊電機為台灣少數跨足軍規級馬達自主開發實力的廠商,產品涵蓋致動器、雲台、伺服馬達等高精密驅動元件,具備從設計、零組件加工到模組整合與測試的垂直整合能力。
國際政經
2025年11月18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報導)⸺ 在全球無人機快速滲透民用與軍事領域的背景下,各國政府與國防單位正面臨日益複雜的空域安全挑戰,從農業、物流、市政管理到跨境偵察與戰場運用,無人機雖提升效率,卻也使關鍵基礎設施與城市空域暴露於新的風險之中,這使得全球對於「反無人機系統」的需求在近年成為各國強化國安與科技防護的核心投資項目。
台股新聞
佳世達 (2352-TW) 集團旗下工業電腦廠友通 (2397-TW) 今 (17) 日召開法說,總經理田芝穎表示,第四季接單出貨比 (B/B Ratio) 持續突破 1,包括工業自動化及強固型產品、無人機都是成長機會,也宣布啟動台灣產能擴充計畫。
台股新聞
太陽能廠安集 (6477-TW) 近年積極拓展 3D 列印領域業務,董事長黃國棟指出,受惠美國大廠的無人機訂單增加,今年 3D 列印營收將大增 5 倍,高出原預期的 3 倍,且因客戶需求穩健成長,明年 3D 列印營收至少再增加 50%,公司也啟動擴產,機台數也將由目前的 7 台增至 12 台,擴產幅度高達 7 成。
能源
國際油價周五 (14 日) 一度攀升約 2%,因俄羅斯黑海重要能源樞紐新羅西斯克 (Novorossiysk) 港口在遭到烏克蘭無人機攻擊後暫停原油出口,市場對供給受擾的疑慮升溫,推動原油期貨反彈。(圖:ZeroHedge)截稿前,明年 1 月交割的布蘭特原油期貨上漲 1.46%,至每桶 63.91 美元;今年 12 月交割的西德州原油期貨上漲 1.7%,至每桶 59.68 美元。
台股新聞
佳能企業 (2374-TW) 在第三季獲利表現麗,稅後純益 2.85 億元,超過 上半年獲利的總和,季增 1.45 倍,年增 1.06,亦超過 2025 年上半獲利總和,每股純益 0.89 元,同時佳能對第四季及 2026 年第一季展望正向,公司擬加碼投資 1500 萬美元 (約新台幣 4.65 億元) 投資生產線布局,同時,2026 年也有現增籌資的規劃。
法國、瑞典和丹麥的漁民正在向烏克蘭運送舊漁網,以抵禦俄羅斯無人機襲擊。法國已向烏克蘭運送了 280 公里長的舊漁網,瑞典和丹麥的漁民也捐贈了數百噸舊漁網。漁網通常可以使用一到兩年,然後就會被廢棄、回收。據《衛報》周日(9 日)報導,現在這些廢棄物派上新用場:「捕獲俄羅斯無人機」。
在美國總統川普執政下,政府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代表美國取得越來越多上市公司的股權,打破了過去的慣例。這種由國家主導的入股行動,已成為華爾街和散戶交易員們尋找下一隻「暴漲股」的全新線索。根據《彭博》報導,Adam Giddens 等交易員過去主要依賴篩選工具和社交媒體熱議來選股,但最近他們的注意力轉向了另一種「影響者」:川普。
國際政經
美國陸軍部長 Daniel Driscoll 近日表示,未來兩到三年內,美國陸軍計畫至少採購一百萬架無人機,並預估在此之後,每年可能購買五十萬至數百萬架無人機。根據《路透》報導,Driscoll 詳細說明了陸軍無人機採購計畫的大幅擴張,並坦承這項計畫面臨挑戰,因為美國軍方最大的部門目前每年僅採購約五萬架無人機。
台股新聞
經濟部國際貿易署今(6)日發布公告,自 114 年 12 月 1 日起,「其他無人機,僅供遙控飛行,最大起飛重量不超過 250 公克」等 14 項貨品增列輸入規定代號「617」,並列入「海關協助查核輸入貨品表」。國貿署表示,交通部民用航空局(下稱民航局)為有效進行遙控無人機源頭管理,於 114 年 5 月 2 日請貿易署協助增列輸入規定,要求進口無人機需先取得該局同意文件;進口軍用遙控無人機,則需取得國防部同意文件,另為與「遙控無人機管理規則」之檢驗及登錄施行日期同步,訂於 114 年 12 月 1 日生效。
台灣政經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5)日接見「全日本台灣連合會回國致敬團」一行時強調,政府將致力「AI 新十大建設」,並發展「矽光子」、「量子科技」、「智慧機器人」、「無人載具」等關鍵技術,並培育更多 AI 人才,創造屬於台灣的「主權 AI」,台灣在高科技製造方面具有優勢,日本則在設備和材料方面領先,彼此如能更密切合作,將能創造加乘效果。
專家觀點
全球無人機市場根據 Grand View Research 報告預計 2025-2030 年以 14.3% 複合年成長率擴張,市場成長性相當大;配合歐美興起去紅色供應鏈的需求,就成了台灣無人機廠商搶進國際市場的大好機會。而國內在國防預算將逐年提高下,國防部釋出二年 500 億左右的無人機訂單,行政院也宣佈 200 億元的軍民二用無人機明年底釋單,國內政策支持之下,台灣無人機廠商個個動作頻頻。
台股新聞
工業電腦廠攸泰科技董事長簡民智 (6928-TW) 表示,明年受惠海事需求回升,營運狀況將好轉,在無人機布局也持續發酵,未來更將延伸至無人船、以及人形機器人等應用。簡民智表示,攸泰主要供應控制器以及無人機中的飛控模組,目前國內外都有合作客戶;而國防部預計在 2026 至 2027 年間採購 4.87 萬台無人機,標案金額上看 500 億元,吸引國內多家業者積極爭取,攸泰也可望同步受惠。
一手情報
國票證券主辦之鋰電池模組大廠佐茂 (7854) 今日以每股 27 元興櫃掛牌,發動低軌衛星、無人機新業務雙成長引擎,股價一飛沖天,盤中最高價 68.4 元,飆漲 153%,漲幅為近期登錄興櫃公司之冠,大啖蜜月行情,終場以 61.9 元作收,漲幅亦高達 129%,為近期掛牌最大黑馬。
台股新聞
義隆 (2458-TW) 今 (30) 日舉行研發總部大樓上樑典禮,董事長葉儀晧會後受訪時指出,公司正推動 AI 雙軸轉型,一方面將既有產品 AI 化,另一方面開發全新邊緣 AI 應用,聚焦於「AI 影像辨識」技術,並延伸至智慧交通、無人機與機器人等領域,預計明年 AI 產品營收占比提升至 10%,期望每年成長 5 個百分點。
台股新聞
烏俄戰事仍未停火歇息,但台灣目前唯一派駐烏克蘭單位 - 外貿協會基輔台灣貿易中心,將於今 (2025) 年 11 月 13 日 - 14 日帶領 30 家台灣企業,參加波蘭華沙「2025 烏克蘭重建展」,也直接協助我國企業,提前掌握未來烏克蘭超過 5 千億美元的戰後重建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