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31
今天
  • magazine
    EMBA雜誌
    雜誌

    微軟CEO的AI提示語

    根據哈里斯民調(Harris Poll)今年的調查,有超過四分之三的美國CEO坦言,擔心自己會被AI取代。微軟執行長納德拉(Satya Nadella)的解方很直接:學會寫好AI提示語。

  • magazine
    EMBA雜誌
    雜誌

    郵輪巨頭賺了營收,失了人心

    今年第三季,全球最大郵輪公司嘉年華郵輪(Carnival)繳出亮眼成績單:營收高達二十八億美元、訂位量創歷史新高。然而,它的股價卻逆勢下跌七%。

  • magazine
    EMBA雜誌
    雜誌

    目標,看世界的方法

    接近年底,你是不是開始在設定明年目標了?無論對個人或公司,訂目標幾乎是年底的例行功課。這時請注意,目標不只是數字,它像一個濾鏡,決定了你看世界的方法。

  • magazine
    EMBA雜誌
    雜誌

    小步快跑,先跑起來再說

    萬達寵物執行長李俊廣小步快跑,先跑起來再說面對經營危機,萬達寵物執行長李俊廣必須重新盤點資源、提升公司體質,並且大力推動數位化。他如何在每件事情上小步快跑,帶領公司轉虧為盈,成為台灣最大連鎖寵物零售品牌?

  • magazine
    EMBA雜誌
    雜誌

    3個簡單習慣,讓你更成功

    腦科學發現,真正的高效,往往來自放鬆大腦,讓潛意識接手。管理顧問庫克(Jodie Cook)在富比士雜誌(Forbes)分享了以下三個來自神經科學的技巧,幫助你啟動潛意識、調整思維,輕鬆達成目標:

  • magazine
    Money錢
    雜誌

    幣圈新手必修課 一次搞懂10大問題

    無論你有沒有關注加密貨幣,應該都聽過「幣圈 1 天,人間 10 年」這句話。自 2009 年比特幣(BTC)發行以來,價格漲幅驚人,根據華爾街機構預測,未來 10 年內比特幣市值有望達到黃金的一半,換算單顆價格約 64.4 萬美元。

  • magazine
    Money錢
    雜誌

    台股穩定配息 美股追求高成長

    全球半導體產業在 2025 年迎來 AI 驅動的成長週期,台美兩地掛牌的半導體 ETF 走出截然不同的路徑。

  • magazine
    理財周刊
    雜誌

    保險超業分享終極心法:陪客戶一起成長

    「錢多事少離家近,薪水沒有天花板」,超業女王林家榛開頭第一句就說出進入保險業的原因,從事業務十八年以來,不但年薪千萬,更成立通訊處培育下一代優秀的業務團隊,而她透露成功心法竟是大家習以為常卻最難做到的「陪伴」兩個字。

  • magazine
    理財周刊
    雜誌

    稀土與晶片之爭

    中國在釤、鏑、鋱、釔、鑥、鈧、釓及新增的鈥、鉺、銩、銪、鐿等「中重稀土」具宰制力,能決定全球高技術磁材、半導體、軍工與新能源等核心供應鏈命脈。

  • magazine
    理財周刊
    雜誌

    i17熱賣蘋概股飄香 GB200轉換GB300大爆發 鴻海上看400元

    跌破市場眼鏡,iPhone 17 從九月上市以來意外熱銷,是除了 AI 概念股以外,帶動台股直奔 28000 點的重要力量,尤其台積電、鴻海這兩支最大蘋概股都來到歷史新高,也帶動其他供應鏈如大立光、華通、臻鼎 - KY 等

  • 2025-10-30
  • 航太軍工業績&股價遊刃有餘

    航太軍工股交出的業績表現都不錯,奇異航太、雷神的商用航太業績搶眼,洛克希德馬丁、諾斯洛普的業績表現強勁,都讓航太軍工股看好營運前景。

  • 2025-10-29
  • 瘋狗浪行情 高還要更高

  • 百和興業 明年獲利將大躍進

    一六年跨入鞋面料市場,一度因疫情認證停擺,致營運低谷許久,但百和興業苦守寒窯十年有成,品牌大廠訂單已愈來愈穩定,鄭國期許明年獲利重回歷史高峰。

  • 安世之亂 供應鏈紅色警報

    中國政府禁止車用半導體產品出口給安世半導體,產能將近八成在中國的安世半導體突然出現供應鏈緊俏情事,全球車用半導體又將掀起缺貨情事。這給台灣功率元件等車用半導體廠商及成熟製程的晶圓代工廠帶來急單效應。

  • 2025-10-27
  • magazine
    理財周刊
    雜誌

    配息達人MK郭俊宏:投資成功80%是心態!現金流的最終目的 是找到你人生的Happiness

    這次很榮幸能訪問到人稱配息達人 MK 郭俊宏老師,感受到的不是急於展現獲利數字的囂張,而是一種深沉的、由內而外散發的安穩與哲思。他身為「配息達人」,卻不以技術自居,而是將成功的 80% 歸功於心態和邏輯。

  • magazine
    理財周刊
    雜誌

    OpenAI一兆美元大餅隱藏版受惠股 奧特曼率聯軍衝鋒 AI供應鏈迎大商機

    OpenAI 開槓桿大搞 AI 基建,吹皺一池春水,美國科技大咖爭相合作,捲起千層浪,既競爭又合作的空前 AI 大聯盟,準備獨霸全球。細數相關台廠供應鏈,重疊度最高的受惠機率也高,到底賺多少還得精算一下。

  • magazine
    理財周刊
    雜誌

    打詐凍結比特幣 史上頭一遭

    「去中心化、跨境、可自我保管」,這三項比特幣核心特質,本是金融去權威化的象徵,但在灰色世界裡,卻成了跨境轉移與分層洗錢的利器。

  • 2025-10-22
  • 輝達押寶800V 掀起AI能源戰

    AI 資料中心建設規模龐大,電力需求直線式攀升,黃仁勳呼籲資料中心自建發電設施尋找供電解方,輝達 OCP 同時推動 800VDC 電力基礎架構,啟動雲端到電網協作的新時代。

  • 稀土武器化 台股誰能繞過禁令

    中國一紙升級的稀土禁令,牽動全球科技命脈,大國被迫加速去中國化和重振稀土產業鏈,台灣不少廠商擁有回收技術優勢,能否在資源戰中突圍?

  • 普發現金 觀光、餐飲笑開懷

    立法院正式三讀通過全民普發現金一萬元,整體發放作業預計將於十一月上旬啟動,相關民生產業可望受惠。

  • 神山×矽盾 Q4新主流登場

    台積電第三季營運再創新高,為加權指數多頭的定海神針,美國進入超級財報月,台灣也將陸續公告財報,在匯率干擾暫歇的狀況下,整體營運亮眼成績可期。

  • 2025-10-17
  • magazine
    理財周刊
    雜誌

    建構法人投資思維 突破散戶盲點 不再追漲殺跌!

    三大法人,尤其是外資和投信,常左右大盤及個股的漲跌,跟著法人節奏操盤,往往能提高勝算,經濟學博士余適安 (余博) 在法人圈十多年,洞悉法人的操盤模式,他整理出一套法人的交易心法,讓散戶能輕易跟上法人的腳步。

  • magazine
    理財周刊
    雜誌

    美中稀土戰 激活補漲股

    中國於 10 月 9 日擴大稀土出口管制引發美國總統川普不滿反擊,宣布對中國輸入產品徵收 100% 關稅。10 月 13 日台股開盤崩逾 800 點,AI 股逢高脫手,生技、製鞋等防禦股受資金青睞。

  • magazine
    理財周刊
    雜誌

    市場一致看好台積電Q3財報 外資券商目標價上調1600元以上

    美中貿易戰再升級重創美股,台股國慶假期結束後開盤首日 (10 月 13 日),加權指數開盤即重挫 539 點,5 日均線失守,10 月 14 日指數開高走低,所幸 10 日線未破。

  • magazine
    理財周刊
    雜誌

    AI永動機

    從 2023 年至今,主要的科技公司投入 AI 基礎設施預估達到三至五千億美元,而不同於摩爾定律的 18-24 個月翻倍成長,在 AI 的世界裡,幾個月到半年就是一個世代,以至於科技巨頭對於算力的追逐仍看不到盡頭,尤其是從黃仁勳的角度。

  • 2025-10-15
  • 國巨併購大戰略 霸氣外露 買遍全世界

    國巨以併購為成長引擎,三十年間橫跨歐美與亞洲市場,從美國普思電子、基美,到德國賀利氏、法國施耐德,再到日本芝浦電子。

  • 高階記憶體趨勢 誰大咬機會財

    AI應用遍地開花,國際大廠記憶體技術及產能競爭進入白熱化,台系記憶體廠搶搭漲價的順風車。

  • 美中亂鬥第二章 稀土與關稅…螺旋報復再起!

    中國遽然宣布稀土出口管制,美國口頭回應將對中輸美產品關稅課徵 100%關稅等報復手段,關稅戰再起!惟距管制稀土出口及美國拉高關稅尚有一段時間,只要國際股市未連續重挫,正值九月公布營收創高者,可趁拉回布局佳績股。

  • 日股慶祝行情 盤點強勢股 安倍經濟學二.○呼之欲出

    高市早苗政策將延續安倍經濟學,擴大財政政策、日圓貶值策略、憲法修正案等,激勵日本股市表現強勁,但也要提防漲多後的回檔風險。

  • 辰禹設計:輕奢協奏曲 輕柔寫意的生活詩篇

    有些空間的魅力,來自第一眼未曾察覺的節奏。是牆面的紋理延續著光的軌跡,是家具與立面的留白讓氣息得以流動,是材質的交疊讓生活緩慢展開,所以不光是設計豐富了生活,而是生活讓設計更具魅力。


  • 文章專區




    31
    今天
  • magazine
    EMBA雜誌
    雜誌

    微軟CEO的AI提示語

    根據哈里斯民調(Harris Poll)今年的調查,有超過四分之三的美國CEO坦言,擔心自己會被AI取代。微軟執行長納德拉(Satya Nadella)的解方很直接:學會寫好AI提示語。

  • magazine
    EMBA雜誌
    雜誌

    郵輪巨頭賺了營收,失了人心

    今年第三季,全球最大郵輪公司嘉年華郵輪(Carnival)繳出亮眼成績單:營收高達二十八億美元、訂位量創歷史新高。然而,它的股價卻逆勢下跌七%。

  • magazine
    EMBA雜誌
    雜誌

    目標,看世界的方法

    接近年底,你是不是開始在設定明年目標了?無論對個人或公司,訂目標幾乎是年底的例行功課。這時請注意,目標不只是數字,它像一個濾鏡,決定了你看世界的方法。

  • magazine
    EMBA雜誌
    雜誌

    小步快跑,先跑起來再說

    萬達寵物執行長李俊廣小步快跑,先跑起來再說面對經營危機,萬達寵物執行長李俊廣必須重新盤點資源、提升公司體質,並且大力推動數位化。他如何在每件事情上小步快跑,帶領公司轉虧為盈,成為台灣最大連鎖寵物零售品牌?

  • magazine
    EMBA雜誌
    雜誌

    3個簡單習慣,讓你更成功

    腦科學發現,真正的高效,往往來自放鬆大腦,讓潛意識接手。管理顧問庫克(Jodie Cook)在富比士雜誌(Forbes)分享了以下三個來自神經科學的技巧,幫助你啟動潛意識、調整思維,輕鬆達成目標:

  • magazine
    Money錢
    雜誌

    幣圈新手必修課 一次搞懂10大問題

    無論你有沒有關注加密貨幣,應該都聽過「幣圈 1 天,人間 10 年」這句話。自 2009 年比特幣(BTC)發行以來,價格漲幅驚人,根據華爾街機構預測,未來 10 年內比特幣市值有望達到黃金的一半,換算單顆價格約 64.4 萬美元。

  • magazine
    Money錢
    雜誌

    台股穩定配息 美股追求高成長

    全球半導體產業在 2025 年迎來 AI 驅動的成長週期,台美兩地掛牌的半導體 ETF 走出截然不同的路徑。

  • magazine
    理財周刊
    雜誌

    保險超業分享終極心法:陪客戶一起成長

    「錢多事少離家近,薪水沒有天花板」,超業女王林家榛開頭第一句就說出進入保險業的原因,從事業務十八年以來,不但年薪千萬,更成立通訊處培育下一代優秀的業務團隊,而她透露成功心法竟是大家習以為常卻最難做到的「陪伴」兩個字。

  • magazine
    理財周刊
    雜誌

    稀土與晶片之爭

    中國在釤、鏑、鋱、釔、鑥、鈧、釓及新增的鈥、鉺、銩、銪、鐿等「中重稀土」具宰制力,能決定全球高技術磁材、半導體、軍工與新能源等核心供應鏈命脈。

  • magazine
    理財周刊
    雜誌

    i17熱賣蘋概股飄香 GB200轉換GB300大爆發 鴻海上看400元

    跌破市場眼鏡,iPhone 17 從九月上市以來意外熱銷,是除了 AI 概念股以外,帶動台股直奔 28000 點的重要力量,尤其台積電、鴻海這兩支最大蘋概股都來到歷史新高,也帶動其他供應鏈如大立光、華通、臻鼎 - KY 等

  • 2025-10-30
  • 航太軍工業績&股價遊刃有餘

    航太軍工股交出的業績表現都不錯,奇異航太、雷神的商用航太業績搶眼,洛克希德馬丁、諾斯洛普的業績表現強勁,都讓航太軍工股看好營運前景。

  • 2025-10-29
  • 瘋狗浪行情 高還要更高

  • 百和興業 明年獲利將大躍進

    一六年跨入鞋面料市場,一度因疫情認證停擺,致營運低谷許久,但百和興業苦守寒窯十年有成,品牌大廠訂單已愈來愈穩定,鄭國期許明年獲利重回歷史高峰。

  • 安世之亂 供應鏈紅色警報

    中國政府禁止車用半導體產品出口給安世半導體,產能將近八成在中國的安世半導體突然出現供應鏈緊俏情事,全球車用半導體又將掀起缺貨情事。這給台灣功率元件等車用半導體廠商及成熟製程的晶圓代工廠帶來急單效應。

  • 2025-10-27
  • magazine
    理財周刊
    雜誌

    配息達人MK郭俊宏:投資成功80%是心態!現金流的最終目的 是找到你人生的Happiness

    這次很榮幸能訪問到人稱配息達人 MK 郭俊宏老師,感受到的不是急於展現獲利數字的囂張,而是一種深沉的、由內而外散發的安穩與哲思。他身為「配息達人」,卻不以技術自居,而是將成功的 80% 歸功於心態和邏輯。

  • magazine
    理財周刊
    雜誌

    OpenAI一兆美元大餅隱藏版受惠股 奧特曼率聯軍衝鋒 AI供應鏈迎大商機

    OpenAI 開槓桿大搞 AI 基建,吹皺一池春水,美國科技大咖爭相合作,捲起千層浪,既競爭又合作的空前 AI 大聯盟,準備獨霸全球。細數相關台廠供應鏈,重疊度最高的受惠機率也高,到底賺多少還得精算一下。

  • magazine
    理財周刊
    雜誌

    打詐凍結比特幣 史上頭一遭

    「去中心化、跨境、可自我保管」,這三項比特幣核心特質,本是金融去權威化的象徵,但在灰色世界裡,卻成了跨境轉移與分層洗錢的利器。

  • 2025-10-22
  • 輝達押寶800V 掀起AI能源戰

    AI 資料中心建設規模龐大,電力需求直線式攀升,黃仁勳呼籲資料中心自建發電設施尋找供電解方,輝達 OCP 同時推動 800VDC 電力基礎架構,啟動雲端到電網協作的新時代。

  • 稀土武器化 台股誰能繞過禁令

    中國一紙升級的稀土禁令,牽動全球科技命脈,大國被迫加速去中國化和重振稀土產業鏈,台灣不少廠商擁有回收技術優勢,能否在資源戰中突圍?

  • 普發現金 觀光、餐飲笑開懷

    立法院正式三讀通過全民普發現金一萬元,整體發放作業預計將於十一月上旬啟動,相關民生產業可望受惠。

  • 神山×矽盾 Q4新主流登場

    台積電第三季營運再創新高,為加權指數多頭的定海神針,美國進入超級財報月,台灣也將陸續公告財報,在匯率干擾暫歇的狀況下,整體營運亮眼成績可期。

  • 2025-10-17
  • magazine
    理財周刊
    雜誌

    建構法人投資思維 突破散戶盲點 不再追漲殺跌!

    三大法人,尤其是外資和投信,常左右大盤及個股的漲跌,跟著法人節奏操盤,往往能提高勝算,經濟學博士余適安 (余博) 在法人圈十多年,洞悉法人的操盤模式,他整理出一套法人的交易心法,讓散戶能輕易跟上法人的腳步。

  • magazine
    理財周刊
    雜誌

    美中稀土戰 激活補漲股

    中國於 10 月 9 日擴大稀土出口管制引發美國總統川普不滿反擊,宣布對中國輸入產品徵收 100% 關稅。10 月 13 日台股開盤崩逾 800 點,AI 股逢高脫手,生技、製鞋等防禦股受資金青睞。

  • magazine
    理財周刊
    雜誌

    市場一致看好台積電Q3財報 外資券商目標價上調1600元以上

    美中貿易戰再升級重創美股,台股國慶假期結束後開盤首日 (10 月 13 日),加權指數開盤即重挫 539 點,5 日均線失守,10 月 14 日指數開高走低,所幸 10 日線未破。

  • magazine
    理財周刊
    雜誌

    AI永動機

    從 2023 年至今,主要的科技公司投入 AI 基礎設施預估達到三至五千億美元,而不同於摩爾定律的 18-24 個月翻倍成長,在 AI 的世界裡,幾個月到半年就是一個世代,以至於科技巨頭對於算力的追逐仍看不到盡頭,尤其是從黃仁勳的角度。

  • 2025-10-15
  • 國巨併購大戰略 霸氣外露 買遍全世界

    國巨以併購為成長引擎,三十年間橫跨歐美與亞洲市場,從美國普思電子、基美,到德國賀利氏、法國施耐德,再到日本芝浦電子。

  • 高階記憶體趨勢 誰大咬機會財

    AI應用遍地開花,國際大廠記憶體技術及產能競爭進入白熱化,台系記憶體廠搶搭漲價的順風車。

  • 美中亂鬥第二章 稀土與關稅…螺旋報復再起!

    中國遽然宣布稀土出口管制,美國口頭回應將對中輸美產品關稅課徵 100%關稅等報復手段,關稅戰再起!惟距管制稀土出口及美國拉高關稅尚有一段時間,只要國際股市未連續重挫,正值九月公布營收創高者,可趁拉回布局佳績股。

  • 日股慶祝行情 盤點強勢股 安倍經濟學二.○呼之欲出

    高市早苗政策將延續安倍經濟學,擴大財政政策、日圓貶值策略、憲法修正案等,激勵日本股市表現強勁,但也要提防漲多後的回檔風險。

  • 辰禹設計:輕奢協奏曲 輕柔寫意的生活詩篇

    有些空間的魅力,來自第一眼未曾察覺的節奏。是牆面的紋理延續著光的軌跡,是家具與立面的留白讓氣息得以流動,是材質的交疊讓生活緩慢展開,所以不光是設計豐富了生活,而是生活讓設計更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