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決策
綜合外媒周二 (18 日) 報導,美國就業市場在政府停擺後逐步恢復資料發布,但最新數據顯示,勞動市場在 10 月底略有降溫。初領失業金維持在約 23 萬件的區間,而 ADP 單周就業統計則顯示企業平均每周裁撤約 2,500 名員工。隨著聯邦政府恢復運作,各項延後的經濟數據也陸續補發,市場正關注本周四重新發布的 9 月官方就業報告。
聯準會 (Fed) 副主席傑佛森 (Philip Jefferson) 周一 (17 日) 表示,隨著利率逐步接近中性水準,決策者在後續降息步伐上需更為謹慎。他指出,近期經濟情勢的風險平衡已出現變化,就業市場的下行風險提升,而通膨風險則有所減弱。
綜合外媒周二 (17 日) 報導,加拿大 10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年增 2.2%,較 9 月的 2.4% 進一步放緩,但降幅不及經濟學家預期的 2.1%。通膨降溫主要受到汽油價格年減幅擴大、食物項目漲幅趨緩以及房貸利息成本下滑影響。
本週重點國際財經大事包括:科技股命運週來臨,人工智慧 (AI) 晶片巨擘輝達 (NVDA-US) 將公布最新財報,美國零售巨擘也同時揭曉最新業績;聯準會 (Fed) 會議記錄將出爐、全球採購經理人指數 (PMI) 初值也將登場。本週操盤筆記 (1117-1121)1. 輝達財報在人工智慧 (AI) 晶片需求帶動下,輝達已成為推動科技股與資料中心建設的關鍵指標。
美國聯準會 (Fed) 今年已經兩度降息,但由於通膨依舊偏高、就業市場呈現混合訊號,加上政府關門導致官方經濟數據缺失,愈來愈多決策官員釋出「暫停降息」的訊號,使得市場對 12 月是否降息的預期大幅降溫。官員態度轉趨謹慎 市場降息機率跌破五成短期利率期貨顯示,市場預估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 (FOMC) 在 12 月 10 日會議上降息的機率一度降至 47%,遠低於本周稍早的 67%。
美股雷達
美國政府結束史上最長停擺後,華爾街主要指數周四 (13 日) 開盤走低,投資人正等待一系列延後發布的經濟數據,以判斷美國經濟動能與聯準會 (Fed) 未來的政策方向。市場持續消化政府重啟帶來的不確定性,加上近日美股呈現板塊輪動,使標普 500 與那斯達克回落,道瓊工業指數自前一日刷新高點後亦轉為下跌,美國公債殖利率同步走揚。
根據《彭博》周三 (12 日) 報導,美國亞特蘭大聯準銀行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Atlanta) 總裁波斯提克 (Raphael Bostic) 宣布將於任期屆滿後退休,並警告當前通膨仍是經濟面臨的「更明顯且迫切風險」,呼籲在達成 2% 通膨目標前,聯準會 (Fed) 應維持利率不變,以免過早寬鬆引發新一輪物價壓力。
根據《路透》周三 (12 日) 最新調查,多數經濟學家預期美國聯準會 (Fed) 將於 12 月再次調降利率,以支撐持續轉弱的就業市場。該調查顯示,約八成受訪者預期 Fed 將降息 1 碼(25 個基點),延續連續第三次的寬鬆行動。在 105 位受訪經濟學家中,有 84 人預測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 (FOMC) 將於 12 月 10 日會議後再度降息,將聯邦基金利率區間降至 3.50% 至 3.75%,與市場預期一致;另有 21 人預期利率將維持不變。
美股雷達
美國聯準會 (Fed) 官員在最新一次利率決策中,因政府關門導致缺乏關鍵經濟數據,不得不在資訊有限的情況下做出判斷。而即使政府近期重啟,延宕後的統計數據也將因回溯調查而可靠度下降,使 12 月利率會議的決策更具挑戰。官方數據中斷 Fed 內部分歧恐擴大這場政府關門已進入第六周,美國勞工部自 10 月起便無法發布全國就業報告。
綜合外媒報導,美國聯準會 (Fed) 副主席傑佛森 (Philip Jefferson) 周五 (7 日) 表示,隨著政策利率逐步接近「既不刺激也不抑制經濟」的中性區間,Fed 應採取較為緩慢的降息步伐,以避免過度放鬆貨幣政策。傑佛森在德國央行 (Bundesbank) 發表演說時指出,雖然 Fed 上周決議再降息 1 碼(25 個基點),但他仍認為「目前的政策立場仍略具限制性」,有助於繼續壓抑通膨,而通膨水準根據現有資訊判斷,「與去年相比變化不大,仍高於 2% 的目標」。
英國央行 (英格蘭銀行 / BOE) 總裁貝里 (Andrew Bailey) 周四 (6 日) 警告,人工智慧 (AI) 題材雖具備強大潛力,但金融市場若過度定價其未來報酬,仍可能引發資產泡沫。此番言論出現在該行宣布維持基準利率於 4% 之後。
美股雷達
美股主要指數周四 (6 日) 開盤表現震盪,投資人消化企業財報與參差不齊的經濟數據,同時仍留意美國關稅政策走向及科技股高估值風險。美國就業降溫跡象推升市場對聯準會(Fed)12 月降息預期,美國公債上漲、美元走弱,但股市走勢偏弱。人工智慧 (AI) 概念股持續吸引資金,估值飆升也讓市場情緒更加謹慎,華府最高法院針對川普政府關稅合法性的審理則成為政策面重要觀察焦點。
歐亞股
英國央行 (英格蘭銀行 / BOE) 周四 (6 日) 在一場極為接近的決策中,以 5 比 4 的票數維持基準利率在 4%,為自去年 8 月以來首次暫停降息腳步。儘管英國通膨仍居七大工業國 (G7) 之冠,央行釋出更強的寬鬆訊號,市場解讀此舉意味著最早可能在 12 月開始降息循環。
美股雷達
美國聯準會 (Fed) 本周再度小幅降息一碼 (25 個基點) 如市場預期,市場觀察人士分析,華爾街真正聚焦的焦點並非利率調整,而是 Fed 宣布將於 12 月 1 日前結束縮減資產負債表 (Quantitative Tightening, QT / 量化緊縮) 計畫。
美股雷達
美國聯準會 (Fed) 本周決議再降息 1 碼 (25 個基點),使基準利率落至 3.75% 至 4% 區間,為兩個月內第二度降息,意在支撐逐漸降溫的就業市場。然而,堪薩斯城聯準銀行總裁施密德(Jeffrey Schmid) 在決策中投下反對票,警告通膨壓力未除、經濟動能強勁,當前不宜貿然放鬆貨幣政策。
歐亞股
歐洲央行 (ECB) 周四 (30 日) 如市場預期按兵不動,連續第三次維持主要隔夜存款利率在 2% 不變。通膨已回落至目標區間附近,且經濟未如先前擔憂般陷入衰退,讓決策者選擇延續觀望模式,以「逐次會議、依據數據」方式審慎推進貨幣政策方向。市場普遍預期,ECB 目前暫無急迫理由進一步調整利率,但在外部風險仍高、政策方向未明的背景下,市場對未來訊號反而更加敏感。
美股雷達
美國聯準會 (Fed) 於台灣時間周四 (30 日) 宣布連續第二次降息一碼 (25 個基點),將基準利率下調至 3.75%-4% 區間,同時確定於 12 月 1 日終止縮表(QT / 量化緊縮) 計畫。雖然政策操作明顯轉向寬鬆,但在政府關門導致經濟數據能見度不足的背景下,華爾街普遍憂心決策前景將更為艱難。
美股雷達
美國聯準會 (Fed) 於台灣時間周四 (30 日) 凌晨兩點公布的 10 月利率決策聲明,與 9 月版本相比,在經濟活動描述、縮表計畫與投票紀錄上都有重要調整,反映決策官員對經濟韌性的信心增強,同時宣布 12 月 1 日結束縮表。經濟描述由「上半年趨緩」轉為「持續溫和擴張」最顯著的變化出現在對整體經濟活動的評估。
美股雷達
美國聯準會 (Fed) 台灣時間周四 (30 日) 凌晨兩點公布降息一碼 (25 個基點),將聯邦資金利率區間調降至 3.75%-4%,為今年以來第二次降息,儘管政府關門造成經濟數據能見度不足的情況下。此外,Fed 也宣布將於 12 月 1 日結束縮減資產負債表的「量化緊縮」(QT) 計畫。
美股雷達
加拿大央行 (BoC) 周三 (29 日) 連續第二次降息,將基準利率調降 1 碼 (25 個基點) 至 2.25%,為 2022 年 7 月以來最低水準。央行表示,本次降息旨在協助經濟因應美國關稅的負面衝擊,但同時示警政策空間有限,暗示降息循環恐將暫時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