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泡沫
美股雷達
據《彭博》周五 (31 日) 報導,美國銀行 (BAC-US) 策略師指出,在 AI 熱潮推升美股估值至高位之際,中國股市和黃金是最佳避險工具。「AI 類股領導地位短期內不會動搖,我們看好黃金和中國股市作為最佳的繁榮泡沫避險工具。」由 Michael Hartnett 領導的美銀團隊在報告中表示。
市場研究公司 BCA Research 警告,當人工智慧出現「元宇宙時刻」時,即一家大型人工智慧公司宣布更多資本支出但其股價反而下跌,可能就是投資者該撤離的時候了。隨著人工智慧(AI)熱潮將全球科技股推向極高水平,華爾街對於當前 AI 狂熱是否會演變成泡沫的爭論日益激烈。
美股雷達
《彭博》周四 (30 日) 報導,OpenAI 董事長兼 AI 客服新創 Sierra 共同創辦人泰勒 Bret Taylor 近日接受《彭博》專訪時表示,他經常思考當前 AI 熱潮與 25 年前網路泡沫的相似之處。這位曾協助打造 Google 地圖、Facebook「按讚」功能的科技界低調要角認為,儘管估值飆升,但關鍵是必須避免重蹈覆轍,不能相信自己的誇大宣傳。
美股雷達
儘管輝達市值單日飆升 2450 億美元創下紀錄,但市場對 AI 交易熱潮的疲態已悄悄顯現。高盛科技、媒體與通訊 (TMT) 交易員 Peter Bartlett 最新指出,面對 AI 領域層出不窮的新交易、合作與投資,市場參與者正感受到明顯的疲勞感。
歐亞股
SK 海力士公司第三季獲利大增 62%,並表示客戶已經鎖定了他們明年系列記憶體晶片的供貨,顯示全球 AI 基礎設施的建設正在加劇整個產業的需求。由於 HBM 領域的強勁表現,SK 海力士第三季獲利首度突破 10 兆韓元,達到創新高的 11.4 兆韓元(約 80 億美元),略高於分析師平均預期;同期銷售額攀升至 24.45 兆韓元。
美股雷達
根據《CNBC》周二 (28 日) 報導,橋水基金創辦人達里歐 (Ray Dalio) 示警,美國大型科技股在 AI 浪潮下正在形成泡沫,但在聯準會扭轉當前寬鬆政策前,泡沫可能還不會被戳破。達里歐在沙烏地阿拉伯未來投資倡議論壇上表示,市場充斥大量泡沫跡象,但泡沫通常要等到貨幣政策緊縮才會破滅,而目前更可能降息而非升息。
美股雷達
聯準會本周料降息一碼,但市場疑慮重重。《CNBC》周二 (28 日) 公布的十月調查顯示,近 80% 受訪者認為 AI 相關股票估值過高逾 20%,且擔心政府停擺導致數據不足、通膨偏高,甚至質疑政治因素影響聯準會決策。調查顯示,92% 受訪者預期聯準會本周降息一碼,且可能在接下來兩次會議繼續降息。
美股雷達
關於 AI 熱潮究竟是不是泡沫,華爾街傳來的警告聲越來越大:答案似乎是絕對的!在 AI 股和企業支出連續數月創下紀錄成長之後,市場越來越擔心這種繁榮開始看起來像泡沫。摩根大通執行長戴蒙 14 日接受採訪時強調了謹慎態度,稱資產價格上漲是「令人擔憂的一個問題」。
美股雷達
人工智慧 (AI) 熱潮衝高股市估值之際,Gavekal 執行長 Louis-Vincent Gave 示警,投資人錯誤把智慧手機革命套用在 AI 投資上,他認為,AI 產品未來的獲利將遠低於市場多頭的預期,而美國 AI 股的高估值,則可能忽視了中國 AI 產品的影響力。
美股雷達
美國總統川普對中國威脅額外加徵 100% 關稅且可能取消川習會,引爆科技股周五 (10 日) 拋售潮,也掀起投資人恐慌,但 Wedbush 分析師 Dan Ives 反而認為這是進場時機,認為當前比較像是 1996 年的牛市起跑點,而非 1999 年泡沫崩盤的前夕。
美股雷達
巴隆周刊 (Barron’s) 報導,科技公司財報季即將到來,華爾街將密切關注人工智慧 (AI) 投資是否開始帶來實質回報。亞馬遜 (AMZN-US) 預定 10 月 21 日公布財報,而蘋果 (APPL-US)、微軟 (MSFT-US) 及 Meta Platforms(META-US) 則預定在 10 月 29 日左右公布財報。
美股雷達
根據《商業內幕》周四 (9 日) 報導,儘管傳統估值指標顯示美國股市過熱,但摩根士丹利 (MS-US) 和高盛 (GS-US) 本周發布研究報告指出,考量獲利成長、現金流和利潤率後,AI 股票估值並未過高,當前企業體質遠優於網路泡沫時期。以摩根士丹利的圖表為例,數據顯示前 500 大公司的自由現金流收益率中位數,大約是 1999 年的三倍。
美股雷達
華爾街正高度擔憂科技巨頭之間的「循環投資」,擔心吹大人工智慧 (AI) 投資泡沫,不過 CoreWeave(CRWV-US) 執行長 Michael Intrator 駁斥這種說法,表示大科技公司正在強化基礎建設以服務客戶,這些都是真實需求驅動的建設,所謂的「循環」一說存在根本上的錯誤。
美股雷達
科技富豪投資人 Orlando Bravo 表示,人工智慧 (AI) 公司的估值「正處於泡沫狀態」,並以網路泡沫時期與眼前情況相比。不過他也指出,現在市場有一大不同點:大型企業擁有「健康的資產負債表」,正為 AI 企業提供資金支持。Bravo 是私募股權投資公司 Thoma Bravo 的共同創辦人,該公司截至今年 6 月的管理資產規模超過 1810 億美元,主要從事收購與出售科技公司,投資組合中很高比例是資安領域。
美股雷達
戴爾科技 (Dell Technologies) 執行長戴爾 (Michael Dell) 周二 (7 日) 表示,目前市場對運算能力的需求「極為強勁」,儘管人工智慧 (AI) 資料中心的建置最終會達到飽和,但現在完全沒有這種跡象。戴爾科技公司周二稍早在分析師會議中上修長期營收與獲利的增幅,帶動股價終場勁揚 3.5%。
美股雷達
OpenAI 周一 (6 日) 舉行開發商大會,活動中講者只是提到幾家上市公司名稱,就讓這些公司的股價飆升,顯示 OpenAI「點石成金」的能力,已經從 AI 產品擴散到股市。周一表現突出的包括:Figma(FIG)上漲 7.4%、HubSpot(HUBS-US)漲 2.6%、Salesforce(CRM-US)漲 2.3%。
美股雷達
正當人工智慧 (AI) 投資熱潮掀起正反兩派論戰之際,一名 AI 懷疑論者與業內人士交流之後,發現自己的看法似乎還不夠悲觀,他警告,資料中心可能不出三年就折舊,因此更加質疑超大手筆的 AI 支出是否合理。MarketWatch 報導,今年夏天,避險基金 Praetorian Capital 創辦人 Harris Kuppy Kupperman 簡單計算提出的見解是:若要支撐目前的資料中心支出,大型科技公司 (hyperscalers) 需要創造 4800 億美元的收入,而若要支撐明年的支出,則需高達 1 兆美元。
美股雷達
人工智慧 (AI) 投資究竟是不是泡沫,已經掀起正反兩派論戰,獨立研究機構 MacroStrategy Partnership 發布報告指出,人為壓低的利率環境中吹大了 AI 泡沫,如今規模已經達到網路泡沫時期的 17 倍、2008 年次貸泡沫的四倍,而 AI 投資的規模已經達到極限。
美股雷達
據《彭博》周五 (3 日) 報導,高盛集團 (GS-US) 執行長蘇德巍 (David Solomon) 表示,在 AI 熱潮推動股市連創新高後,未來一到兩年市場應會出現「回檔」。他指出,當新技術加速發展並吸引大量資本時,市場表現往往領先實際潛力,最終將面臨重整。
美股雷達
據《CNBC》周五 (3 日) 報導,亞馬遜 (AMZN-US) 創辦人貝佐斯在義大利杜林的科技周活動上表示,AI 產業目前正經歷「產業泡沫」,但這他強調技術本身真實可靠,終將為社會帶來巨大效益。所謂泡沫,通常是指股價或企業估值膨脹、偏離商業基本面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