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
科技
研調機構 Counterpoint Research 最新的《中國智慧型手機每週銷售追蹤》報告顯示,Apple (AAPL-US) 旗下的 iPhone 17 系列與小米 (1810-HK) 的 Xiaomi 17 系列,在中國市場上市首月均展現強勁銷售動能 。
台股新聞
根據傑昇通信最新公布的 10 月降價手機排行,本月降價榜機型整體總降幅區間在 2%~41% 之間,單月降幅則收斂至 2%~17%,開賣一月有餘的 iPhone 17 系列霸榜六席,且出現破千元的降價,又以 iPhone 17 Pro Max(2TB)憑藉單月超過兩千元的降價金額,奪下本月降價王,總降價金額冠軍為三星 Galaxy Z Fold7(12GB/512GB)蟬聯,降價近 1.7 萬元。
受惠於電動車業務高速成長,以及物聯網 (IoT) 與生活消費裝置銷售的支撐,小米集團 (01810-HK) 第三季 (截至 9/30) 淨利大幅跳增。其中電動車部門首度出現單季獲利,成為推動整體表現的重要里程碑,不過智慧手機市場競爭與零組件成本上升,使未來展望仍面臨不確定性。
台股新聞
10 月是蘋果新機發表後的完整週期,台灣二手機回收市場突現量能海嘯,根據傑昇通信門市統計,整體回收量較上月暴增 53% 創新高;然而,與高漲的回收量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本月回收機型全數貶值,揭示通路回收策略從 9 月溢價搶源,到 10 月轉為價跌量增的極端調整期。
隨著上游記憶體晶片價格瘋漲,多家手機廠商已經暫緩本季度記憶體晶片採購。小米 (01810-HK) 、OPPO、vivo 等廠商庫存普遍低於兩個月,部分廠商 DRAM 庫存低於三周,在猶豫是否接受原廠(美光 、三星、SK 海力士)接近 50% 的漲幅報價。
台股新聞
通路商聯強 (2347-TW) 副總裁杜書全今 (17) 日法說會中釋出樂觀展望,第四季有機會創下歷史新高營收,2026 年更可望「再次挑戰最高」,主要看好 AI Server 建置案持續到位、記憶體市場強勁復甦,加上匯率、壞帳、中國市場等今年三大不利因素將在明年全面消退,營運動能可望全面回升。
台股新聞
量測設備大廠是德科技 (KEYS-US) 與聯發科 (2454-TW) 今 (17) 日宣布,攜手推進 Pre-6G 整合感測與通訊 (ISAC) 技術,將資料傳輸與感測功能整合於單一無線電架構,為 3GPP 中的 6G ISAC 研發工作提供重要參考,是邁向 6G 實際部署的關鍵一步。
台股新聞
IC 設計大廠聯發科 (2454-TW) 今 (10) 日公布 10 月營收 520.26 億元,月減 4.24%,年增 1.78%,累計前 10 月營收 4978.04 億元,年增 12.2%;聯發科受中國十一長假影響,10 月營收較上月略減,但仍較去年同期成長,全年仍可望挑戰新高水準。
台股新聞
雙 11 購物節即將登場,各大手機品牌提前展開促銷攻勢。傑昇通信公布 2025 年 10 月手機降價排行榜顯示,蘋果、三星等主要品牌紛紛祭出降價策略,其中 iPhone 17 Pro Max 的 2TB 版本單月降價 2010 元,三星 Galaxy Z Fold7 累計降價 16910 元。
台股新聞
毫米波廠稜研科技 (TMYTEK)(7812-TW) 於 11 月 4 日至 6 日參加在台北舉辦的「APSCC 2025 國際年會」,展示其在高空平台系統(HAPS, High-Altitude Platform Station)與多軌道衛星通訊的最新成果。
美股雷達
智慧手機處理季龍頭廠商高通 (Qualcomm)(QCOM-US) 對第 1 季 (12 月為止) 釋出樂觀財測,然而,受到川普政府稅改引發的大筆認列支出影響,上季營運由盈轉虧,加上近來股價已漲一波,導致周三 (5 日) 盤後股價走跌。Q1(12 月為止) 財測關鍵數字 vs 分析師預估營收:122 億美元 vs 116 億美元 調整後 EPS:3.40 美元 vs 3.26 美元高通表示,會計年度第 1 季營收預估約 122 億美元,不計部分項目的 EPS 估為 3.40 美元,兩者都優於市場預期。
科技
2025 年第三季台灣手機市場(涵蓋 7、8、9 月)的實體通路總銷售量約 124 萬支,相較去年同期(128.1 萬支)微幅減少 3%。儘管總銷量略微衰退,但得益於高單價的 iPhone 17 系列集中出貨,帶動整體銷售額逆勢成長 15%,其中熱銷前二十名中,連續三個月沒有任何一款安卓旗艦機型進榜。
美股雷達
特斯拉 (TSLA-US) 執行長馬斯克近日在著名播客節目中拋出震撼預言。他認為,未來五到六年內,人類所消費的所有數位內容都將由人工智慧(AI)自動生成,傳統智慧型手機和應用程式的時代即將結束。馬斯克在與喬 · 羅根(Joe Rogan)的對談中指出,未來的手機將不再只是通訊工具,而是「AI 推理的邊緣節點」,具備無線連接功能。
科技
vivo 台灣今 (31) 日正式在台發表 X300 系列旗艦手機,總經理陳怡婷表示,10 月中旬在未公布價格與規格情況下發起盲購活動,繳交 1000 元訂金的消費者超過 6000 位,成績超乎預期,公司目標 X300 系列全生命週期銷量較前代 X200 系列成長 50%,信心來自硬體全面升級與首次導入 Origin OS 系統。
台股新聞
聯發科 (2454-TW) 今 (31) 日召開法說會,副董事長暨執行長蔡力行表示,第四季受惠旗艦型智慧型手機、GB10 專案以及車用晶片營收強勁成長,有助抵銷消費性電子產品季節性下滑的影響,預期第四季營收約 1421-1501 億元,季增 0-6%,全年美元營收則將創新高,達 190 億美元。
台股新聞
根據最新市調機構數據顯示,2025 年 9 月台灣實體通路智慧手機市場總銷售量達 48.1 萬台,較上月的 36.1 萬台成長 33%,銷售額更因旗艦機大量出貨而暴增 1.8 倍。從品牌市占率來看,市場回溫力道強勁,無疑是由蘋果新發表的 iPhone 17 系列所主導。
科技
OPPO 台灣今 (30) 日在台發表 Find X9 系列旗艦手機,總經理劉金表示,今年第一季至第三季 800 美元以上高階產品銷量較去年同期增長 5 倍,整體銷售額年增約 10%。公司對新一代 Find X9 系列深具信心,目標較前代 Find X8 成長 50% 以上,持續推動中高階產品策略。
美股雷達
蘋果 (AAPL-US) 可能在 2027 年推出的 iPhone 20 上,正式採用傳聞多年的「固態按鍵」(solid-state buttons)設計,這項變革有望大幅提升裝置耐用性,並為 iPhone 問世 20 週年帶來重大外觀革新。
科技
研調機構 Counterpoint Research 最新《摺疊智慧型手機市場預測》報告指出,美國摺疊智慧型手機市場預計在 2025 年將年增 68%。該市場在經歷數年的產品試驗後,已正式邁入穩定成長期。這波成長主要受到多品牌擴大產品組合、摺疊設計耐用度提升,以及更多外型形態被市場接受所帶動。
美股雷達
隨著 Netflix(NFLX-US) 戰略調整其電玩部門,公司宣佈已關閉旗下開發手機遊戲《魷魚遊戲:殺出重圍》(Squid Game: Unleashed)的工作室。根據《路透》報導,該工作室的聯合創始人兼前首席執行長 David Rippy 週四在 LinkedIn 上發布貼文,證實工作室將結束營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