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
根據《彭博》周五 (31 日) 報導,荷蘭晶片製造商安世半導體 (Nexperia) 與旗下中國工廠管理層之爭持續升溫,已波及歐洲汽車供應鏈,造成德系零組件大廠削減產能,並引發歐洲與中國間供應鏈緊張情勢再度升高。荷蘭政府接管引爆爭端 安世半導體停供中國廠晶片總部位於荷蘭奈梅亨的安世半導體本周致函客戶表示,公司將停止向其位於中國東莞的封測與組裝廠運送晶圓。
美股雷達
美國福特汽車 (F-US)執行長 Jim Farley 周日 (26 日) 接受採訪時,直陳川普政府關稅政策對企業的衝擊。他指出,福特為部分零部件支付的關稅高達 70% 以上,累計帶來 20 億美元額外成本,將吃掉該車廠約 20% 的全球利潤。
美股雷達
儘管由全球首富馬斯克領軍的特斯拉 (TSLA-US) 正全力衝刺無人駕駛計程車與機器人技術,並被市場多頭寄望為推動全球經濟轉型的關鍵力量,但今年表現最亮眼的卻是老牌車廠「福特汽車 (F-US)」。根據《巴隆周刊》報導,截至目前,福特今年股價已勁揚約 36%,漲幅是特斯拉 9% 的四倍。
美股雷達
美國車廠通用汽車 (GM-US) 因削減電動車生產計畫產生 16 億美元費用,揭露美國車廠在聯邦政策轉向下的經營壓力。根據周二 (14 日) 揭露的監管文件,費用中含 12 億美元非現金減損及合約、投資相關成本拖累現金流,通用也示警未來幾季可能會有更多業績影響。
美股雷達
《華爾街日報》週一 (13 日) 報導,福特汽車(F-US) 因其主要鋁材供應商發生火災,決定削減多款重要 SUV 車型的產量。根據報導,福特已在肯塔基州卡車製造廠暫停其三排座 SUV(如 Expedition 和 Lincoln Navigator)生產,原因是其位於紐約州的一家 Novelis 鋁材廠遭遇三級火警,造成供應中斷。
美股雷達
《彭博》周四 (9 日) 報導,儘管美國取消電動車聯邦稅收抵免,充電基礎設施仍快速擴張。美國能源部數據顯示,美國第三季新增 780 座公共高速充電站,創歷史新高,今年前九個月充電設施成長 19%。Needham & Co. 投資銀行充電網路分析師 Chris Pierce 表示:「考慮到當前的政策和投資情緒,這樣的成長相當驚人。
美股雷達
美國汽車業巨頭福特總裁兼執行長 Jim Farley 近日拋出「誰來建造」的靈魂拷問,直指美國製造業復興的核心困境,也就是關鍵領域的勞動力短缺已從隱憂演變為攔路虎。這位深諳政治運作的企業領袖,幾乎將質疑直接拋向白宮,認為重振製造業的口號喊得響,但支撐產業升級的藍領與技術人才在哪裡?Farley 的擔憂並非空穴來風。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周一 (6 日) 宣布,將自 2025 年 11 月 1 日起,對所有進口中型與重型卡車課徵 25% 關稅,進一步擴張其保護國內產業的關稅政策。這項新措施原本預定在 10 月 1 日生效,但因底特律傳統汽車製造商展開強烈遊說,官方決定延後一個月。
美股雷達
美國川普政府正考慮為在美國製造汽車的車廠提供關稅優惠,可望讓福特 (F-US)、通用汽車(GM-US)、豐田(TM-US)、本田(HMC-US) 等業者免受進口關稅負擔。根據參議員伯尼 · 莫雷諾(Bernie Moreno)與汽車業內人士的說法,該計畫將區分境內組裝車輛與進口車輛,對於在美組裝或生產發動機的車款可能免徵或減徵關稅。
美股雷達
據美國《Business Insider》周二(30 日)報導,美國福特汽車 (F-US) 執行長法利表示,中國完全主導電動車行業,美國車廠並不具備真正與中國競爭的能力。法利在周一播出的一檔播客節目中說:「競爭激烈的現實是,中國是電動車行業的 700 磅大猩猩。
美股雷達
綜合外媒周二 (30 日) 報導,福特汽車 (F-US) 執行長 Jim Farley 警告,隨著川普政府取消聯邦電動車稅收抵免,電動車需求將大幅萎縮。他預測稅收抵免周三結束後,美國電動車銷量可能腰斬,市占率從本月有望創下新紀錄的 10% 至 12% 跌至僅 5%。
科技
福特汽車 (F-US) 執行長 Jim Farley 周一 (29 日) 示警,若美國無法填補 AI 基礎設施建設所需的關鍵人才缺口,其「登月式」AI 發展目標恐將受阻。法利向《Axios》指出,儘管美國透過關稅政策試圖重振製造業,但 AI 資料中心、製造業設施等「基礎經濟領域」的勞力短缺問題仍未解決。
美股雷達
美國福特汽車公司 (F-US) 計劃在德國科隆廠進一步裁員 1,000 人,以削減成本應對歐洲電動車需求疲軟衝擊。加上先前宣布的裁員計劃,該公司在歐洲 2.8 萬員工將減少約 18%。福特去年底提出重組計劃,原本就規劃到 2027 年在歐洲裁員約 4,000 人,其中將影響德國約 2,900 個、英國約 800 個職缺。
美股雷達
福特汽車 (F-US) 正聚精會神為美國人製造更便宜的電動車,華爾街認為這是正確的舉措,但其股價的問題在於目前的前景。福特周一 (11 日) 宣布投資 20 億美元於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組裝廠,推出「通用電動車平台」,旨在以更少的零件、更快的速度生產平價電動車,首款車型將是一款可容納五名乘客的中型皮卡,起價約為 3 萬美元,預計將於 2027 年上市。
《華爾街日報》周四 (7 日) 引述消息人士報導,美國最大車廠通用(GM-US) 頂著川普政府的高額關稅,決定從全球最大動力電池供應商—中國寧德時代採購電池,合作時長約兩年,直至通用跟南韓合作夥伴 LG 新能源在美國本土建成低成本電池生產線為止。
美股雷達
福特汽車 (F-US) 第二季財報表現超出市場預期,然而卻也揭露了因關稅而承受的巨額成本衝擊。福特股價在財報發布後波動劇烈,盤後交易一度下跌逾 4%。公司預計將於 8 月 11 日舉辦活動,揭示在美國設計和製造突破性電動車的計畫。關稅影響與全年展望福特在第二季就已支付了 8 億美元的關稅費用。
美股雷達
美國三大汽車製造商對川普總統與日本達成的關稅協議感到擔憂,認為與競爭對手相比,美國車廠將面臨更高的鋼鐵、鋁及零件進口關稅,讓他們在美國市場處於劣勢。據《美聯社》報導,美國汽車政策委員會(AAPC)主席 Matt Blunt 周三(23 日)表示:「我們需要仔細審閱這項協議的所有細節,但從目前來看,這是一項對日系車(不含美國成分)收取較低關稅的協議。
國際政經
代表通用汽車、福特和克萊斯勒母公司 Stellantis 的產業組織—美國汽車政策委員會 (AAPC) 周二 (22 日) 對美日剛達成的貿易協議表示,該協議將進口自日本的汽車關稅削減至 15%,同時維持加拿大和墨西哥進口汽車的關稅在 25% 不變。
美股雷達
美媒最新報導指出,中國電動車製造商正以迅猛之勢搶佔全球市場,尤其在巴西這個全球第六大汽車市場,中國車廠的佈局引發了歐美傳統汽車巨頭的深度焦慮。《紐約時報》報導,在距離聖保羅兩小時車程的甘蔗田旁,一座由長城汽車接管的原賓士工廠已進入投產倒數計時。
美股雷達
綜合外媒周三 (16 日) 報導,福特汽車 (F-US) 在美國宣布召回逾 69 萬輛 SUV,因燃油噴油器可能出現裂痕,導致燃油滲漏至引擎室,增加車輛起火風險。此次召回涵蓋 2021 至 2024 年間生產的 Bronco Sport 與 2020 至 2022 年生產的 Escape 車型,兩者皆配備 1.5 升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