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
近日,全球「AI 泡沫」擔憂升溫引發美國科技股猛烈拋售潮,而與此同時,華爾街卻傳出看多中國 AI 股票的聲音,專家更建議投資人,是時候將目光投向中國了。管理 6.6 兆美元資產的瑞銀 (UBS) 全球財富管理美洲區資產配置主管 Jason Draho 表示,中國科技類股為投資人提供了平衡美國科技股持倉的吸引力選項,當前美國科技股估值過高,市場疑慮加劇,而中國科技股具備獨特配置價值。
在全球雲端人工智慧 (AI) 伺服器投資加速下,台積電 (2330-TW)(TSM-US) 成為最大受惠者。瑞銀最新研究指出,每 1GW 伺服器建置可替台積電帶來約 10 億至 20 億美元收入,約占其 2025 年預估營收的 1% 至 1.5%。
AI 熱潮席捲華爾街多年後,市場看漲股市的邏輯正悄悄轉變。專家最新指出,企業獲利能力突破科技巨頭範疇,向更廣泛領域擴散的訊號,成為支撐美股的新引擎。摩根士丹利、瑞銀等華爾街投行分析最新財報季後指出,企業獲利復甦勢頭強勁,儘管成長仍集中於 AI 相關的科技領域,但獲利改善已開始向其他族群滲透。
瑞銀 (UBS) 表示,隨著全球政治與金融市場風險加劇,即使美國政府結束關門有助於提振投資情緒,黃金仍可能因避險需求升高而上漲,有望攀升至每盎司 4,700 美元。該行策略師認為,黃金近期價格回檔只是持續性漲勢中的暫時休整。瑞銀策略師 Ulrike Hoffmann-Burchardi 在報告中寫道,「我們認為金價仍有進一步上行空間,即便美國史上最長政府關門事件可望結束支撐了市場風險情緒。
台股新聞
繼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第三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年增率高達 7.6%,遠超市場預測 6% 後,瑞銀投資銀行部亞洲經濟學家鄧維慎今 (4) 日表示,台灣經濟展現強勁韌性,累積前三季成長率已達 7.1%,在亞洲地區名列前茅。鑑於全球 AI 需求帶來的強勁動能,瑞銀更將 2025 年台灣 GDP 預測從市場共識的 5% 大幅上調至 6.5%。
基金
瑞士銀行(UBS)全球研究部貴金屬策略師 Joni Teves 今(4)日於線上記者會上分享對全球黃金市場的最新解析。Teves 強調,在全球宏觀不確定性持續、美元走弱和實際利率下降的背景下,黃金作為核心避險資產的戰略配置價值依然穩固,並重申對金價的看漲(Bullish)前景,並拋出長期上看 5000 美元的終極目標價。
基金
瑞銀(UBS)財富管理最新展望指出,台灣憑藉其強大的半導體產業基礎和卓越的創新研發實力,已穩固確立其在全球關鍵 AI 技術與供應鏈中的樞紐地位,2025 年第三季美國 AI 滲透率提升至 9.7%,預計年底前將有望達到 10% 的里程碑。AI 產業僅用 3 年就有望達成這一滲透率,遠快於智慧型手機(5 年)及電子商務(24 年)。
大陸政經
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閉幕後,外界對涵蓋 2026 年至 2030 年的「十五五規劃」高度關注,會中並聚焦三大宏觀主題。瑞銀投行中國經濟學家張寧博士表示,預計中國全年 GDP 增速或可達 4.8-4.9%,這項預測顯示出中國經濟的穩健增長趨勢。摩根資產管理亦指出,中國民眾的消費行為已從過去幾年的「緊縮」朝向「中性」。
國際政經
瑞銀 (UBS) 全球財富管理策略師 Sagar Khandelwal 最新表示,政治與貿易不確定性正推動金價上漲,實質利率下降、美元走軟、政府債務攀升及地緣政治動盪,可能在明年第一季前將金價推至每盎司 4700 美元,礦業股也可能表現更優。
美股雷達
瑞銀 (UBS) 周五 (10 日) 在給投資人的報告中指出,儘管市場對人工智慧 (AI) 相關股票可能出現泡沫的疑慮升溫,但這波 AI 行情「仍有堅實的基本面支撐,採用速度加快,且宏觀環境依然有利」。該行表示,近期的發展「帶來更多樂觀理由」。
瑞銀週三 (8 日) 表示,相較於黃金,白銀仍具吸引力,並建議在價格回落時加碼佈局。報告分析指出,白銀目前尚未突破前高點,但若回檔反而是買進的機會。瑞銀策略師 Dominic Schnider 與 Wayne Gordon 表示,白銀現正接近 2011 年 6 月 30 日創下的每盎司 49.80 美元歷史高點。
美股雷達
9 月通常是美股全年最具挑戰的月份,但今年以來市場表現卻異常韌性,美股三大指數周二 (9 月 30 日) 更逆勢上漲,完全未受美國政府可能再度關門的陰霾影響。根據預測平台 Kalshi 和 Polymarket 數據,交易員預估本週政府關門機率超過 60%,但投資人卻選擇聚焦積極信號。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在社群媒體「Truth Social」宣布,10 月 1 日起將對多項進口商品課徵高額關稅,其中最受矚目的是對「所有品牌或專利藥品」課徵 100% 關稅。不過,由於新措施設有豁免條款,且跨國藥廠多已在美設廠或計劃建廠,市場普遍認為實際衝擊有限。
美股雷達
美國聯準會 (Fed) 周三 (17 日) 決議降息 1 碼,而點陣圖的預測中位數顯示,今年底的聯邦資金利率目標區間中間值落在 3.625%,代表年底前會再降 2 碼。全球知名機構怎麼看?畢馬威 (KPMG):Fed 如果把當前的寬鬆路徑延續到明年,可能會導致過度刺激。
基金
黃金價格持續強勢上攻,根據《Investing.com》報導,截至 9 月 12 日,金價已漲至每盎司 3,648 美元,距離本月稍早創下的歷史新高 3,674 美元僅一步之遙。瑞銀最新預測顯示,金價將於 2025 年底升至 3,800 美元,2026 年中再進一步達到 3,900 美元,並上調 ETF 持倉預估至近 3,900 公噸,顯示市場對黃金的信心持續升溫。
歐亞股
過去一周,美國陸續發布了一系列經濟數據,包括非農就業與生產者物價指數 (PPI),整體呈現出「偏冷」的態勢,進一步強化市場對聯準會(Fed) 本周將宣布降息的預期。受此影響,全球資本市場迅速反應,新興市場成為資金追逐的熱點,多國股市表現搶眼,頻創歷史新高,其中 MSCI 新興市場指數上周五 (12 日) 收漲 1.19%,連 4 天刷新歷史高點,MSCI 亞洲指數上周亦漲 3.18%,韓國、新加坡、巴西及墨西哥等相繼創歷史新高。
黃金
據《Investing.com》周五 (12 日) 報導,瑞銀 (UBS) 上調了黃金價格預測,因這項貴金屬的強勁漲勢持續,受到美國降息預期、美元走弱及持續的地緣政治不確定性支撐。黃金今年以來已上漲 39%,至每盎司 3,648 美元,距離本月稍早創下的 3,674 美元歷史新高僅差一步。
《Investing》報導指出,瑞銀分析師預期,未來五年全球資本將出現顯著轉向,估計將有約 1.2 兆歐元資金從美股轉向歐股。瑞銀最新發布的《歐洲 ETF 與基金流向追蹤報告》指出,未來五年內,全球資本配置可望出現重大變化,預計將有高達 1.2 兆歐元資金從美股轉向歐股,約相當於歐股總市值的 6%,或流通市值的 8%。
台股新聞
面臨新的 AI 3.0 時代到來,資金已從單純財務角色轉化為策略與資訊的驅動力,外資正推動新一輪產業升級,瑞銀 (UBS-US) 證券台灣區研究部主管艾藍迪 (Randy Abrams) 則認為,台灣優勢在完整生態系,在全球資本市場變局下,需要更多被世界看見的好公司。
台股新聞
面臨全球潛在經濟衰退及地緣政治挑戰,台灣資本市場卻正處於相對最佳時機。瑞銀 (UBS-US) 證券台灣區研究部主管艾藍迪 (Randy Abrams) 今 (3) 日提醒,財務數據固然重要,但高透明度與良好治理才是吸引長期資金投資關鍵,也建議國內中小型企業,應主動走向國際,逐步吸引外資關注及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