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晶片





    2025-10-04
  • 隨著 DRAM 超級週期正式來臨,多份產業報告指出記憶體與快閃記憶體的長期供應將持續緊張。自第二季度以來,DDR4 記憶體價格一路攀升,帶動 DDR5 也跟著回升,讓近期有裝機需求的消費者因此面臨更高成本壓力。今年 9 月,記憶體與快閃記憶體巨頭美光科技 (MU-US) 和 SanDisk (SNDK-US) 相繼發布漲價通知。






  • 中國在成熟半導體領域的快速發展正在引發全球市場的關注。根據預測,到 2025 年,中國成熟晶片的市場份額將達到 28%,這一增長趨勢顯示中國在晶片產能和市場佔有率方面的持續上升。中國的晶片產業已經在數量、品質和價格等多個方面對全球市場造成了衝擊。






  • 美國科技新聞網站《SemiAccurate》週五 (3 日) 報導,有人可能刻意散播「AMD 要找英特爾代工」的假消息,目的不是要真的反映產業合作,而是要影響價格、操作市場。此報導發布後,AMD (AMD-US)與英特爾 (INTC-US) 週五分別下滑 2.98% 和 1.26%,這波回落抵銷本週稍早因傳出兩家公司可能達成製造合作協議所帶來的漲幅。






  • 2025-10-03
  • A股港股

    根據加拿大研究機構 TechInsights 的最新拆解報告,中國科技巨頭華為在其最新、最頂級的昇騰 (Ascend)910C 人工智能 (AI) 晶片中,採用了來自台積電 (TSM-US)(2330-TW)、南韓三星電子和 SK 海力士等亞洲頂尖科技企業的先進組件。






  • 台股新聞

    股王信驊 (5274-TW) 今 (3) 日公布 9 月營收,受惠雲端需求強勁、BMC 出貨暢旺,帶動 9 月、第三季營收分別達到 8.14 億元、23.3 億元,雙雙創下歷史新高,連帶前三季營收超越去年全年,也改寫同期新高。信驊 9 月營收達 8.14 億元,月增 9.4%,年增 15%,第三季合併營收 23.3 億元,季增 3.72%,年增 17.3%,累計前三季營收 66.42 億元,年增 52.48%,已超越去年全年。






  • 一手情報

    聯準會開啟降息循環,債券投資前景看好,今年以來表現出色的新興市場債券有望更上一層樓?對此,高盛新興市場債券基金 (本基金有相當比重投資於非投資等級之高風險債券且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 經理人胡璋健 (Leo Hu) 表示,新興債市在「資金從 DM(成熟市場) 轉向 EM(新興市場)」、「追求收益」以及「信評提升」的三大趨勢支持下,前景持續看好。






  • 美股雷達

    華爾街日報 (WSJ) 周四 (2 日) 報導,川普政府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簽下投資協議至今將近五個月,輝達 (NVDA-US) 遲遲無法把人工智慧 (AI) 晶片出口到阿聯,據悉原因之一是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 (Howard Lutnick) 要求阿聯須先履行對美國的投資承諾,才願意核發出口許可,這讓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和白宮 AI 沙皇感到沮喪,並曾私下抱怨。






  • 2025-10-02
  • 一手情報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截至 2025/10/01)野村腳勤觀點:一台 Rubin 伺服器撐台灣輝達新一代 Rubin 系列 AI 晶片預計於今年 10 月進行試產,並於 2026 年第二季正式量產。相較現行的 Blackwell 系列,Rubin 在效能與功耗方面皆有顯著提升,其中功耗由 1800W 提升至 2300-2500W 最為明顯,意味著整體功率損失也額外增加近 40%,對資料中心的電力供應與散熱設計提出更高挑戰。






  • 美股雷達

    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接受 Bg2 Pod 專訪,與 Bill Gurley 和 Brad Gerstner 進行了剪輯後仍達近 2 小時的對談。據「新浪科技」,這次對談訊息密度格外高,黃仁勳表達了對輝達近期包括對 OpenAI 的千億美元投資、投資英特爾 (INTC-US) 等一系列大動作的原因,對輝達的產業角色的定位,對 AI 產業的發展前的前瞻,以及 AI 對世界經濟格局的徹底重構。






  • 歐亞股

    OpenAI 執行長奧特曼 (Sam Altman) 快閃南韓後宣布,已與三星、SK 海力士簽署合作意向書採購 DRAM 晶片,以滿足「星際之門」(Stargate)需求,代表南韓半導體雙雄正式加入受各方矚目的人工智慧 (AI) 基礎建設計畫,兩家公司周四 (2 日) 早盤股價雙雙飆漲。






  • 2025-10-01
  • 台股新聞

    為加速台灣智慧醫療科技布局亞太市場,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補助下,工研院今 (1) 日率領 10 家台灣智慧醫療及醫材廠商,首度於「2025MedicalJapanTokyo 日本東京國際醫療產業大展」設立 Taiwan MedTech Innovation 台灣創新技術專館展現 AI 智能解決方案、數位照護、高階醫療及手術導航系統的創新實力。






  • 鉅亨新視界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截至 2025/09/24)野村腳勤觀點:「ONO」聯盟點燃 AI 投資新熱潮年初時市場曾質疑「AI 投資是否放緩」,但隨著輝達、甲骨文、OpenAI 組成的「ONO 聯盟」正式登場,這個疑慮已被徹底打破。






  • 美股雷達

    AMD (AMD-US) 最近在其官方開源論壇 GPUOpen 上發佈了一項新技術——密集幾何格式(DGF),這項技術旨在通過現代 GPU 的著色器來提升硬體加速性能。DGF 在 2024 年已經亮相,並於今年夏季發布了初步的 Vulkan 擴展,預計將在未來的 RDNA5 或 UDNA 架構中得到全面應用。






  • 鉅亨新視界

    美國最新公布 GDP 增速優於預期,加上初領失業金人數下降,增添未來降息不確性,美股四大指數收跌。台股加權指數 9/26 開低震盪,市場持反應鮑爾談及估值過高及暗示後續並非必要降息之訊號,加上本周末前將有 8 月 PCE 數據公布,市場觀望情緒升溫。






  • 美股雷達

    輝達 (Nvidia)(NVDA-US) 周二 (30 日) 創收盤新高,市值也一口氣突破 4.5 兆美元,今年來漲幅擴大到 39%,反映輝達近期加快人工智慧 (AI) 基礎建設的投資步伐,以此鞏固在 AI 熱潮中的核心地位。輝達周二終場上漲 2.6% 至每股 186.58 美元,市值達到 4.51 兆美元,盤中最高漲 2.9% 至 187.35 美元。






  • 美股雷達

    《彭博》周二 (30 日) 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導,Meta Platforms(META-US)正收購晶片新創公司 Rivos,以強化其人工智慧 (AI) 基礎設施的自主開發,並降低對外部供應商的依賴。這項交易顯示 Meta 加快布局自研半導體,藉此掌握更多 AI 運算核心技術。






  • 2025-09-30
  • 美股雷達

    荷蘭政府週一(29 日)表示,所有歐盟成員國已加入由荷蘭領導的晶片聯盟,該聯盟正積極推動修改歐盟的《晶片法案》(Chips Act),以強化歐洲半導體產業的競爭力與自主性。根據《路透》報導,這個名為「半導體聯盟」(Semicon Coalition)的組織,由荷蘭與另外八個成員國於三月共同成立,並於週一向歐盟委員會提交聲明。






  • A股

    在輝達 (NVDA-US) 因地緣政治因素在中國市場面臨挑戰之際,中國科技巨頭華為正準備在明年大幅提升其最先進人工智慧(AI)晶片產量,目標是在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市場中贏得更多客戶。根據《彭博》報導,知情人士透露,華為計畫在 2026 年生產約 60 萬顆旗艦昇騰(Ascend)910C 晶片,產量約為今年的兩倍。






  • 2025-09-29
  • 國際政經

    美國正要求台灣將部分投資和晶片生產轉移至美國,以確保在美國國內製造需求一半的晶片,也就是要和台灣「五五分」晶片生產。此舉將對全球半導體產業帶來深遠影響。根據《彭博》報導,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強調,這是有效應對中國對台灣可能發動侵略威脅的唯一途徑。






  • 美股雷達

    據中國《央視》旗下新媒體《玉淵譚天》報導,美國政府近日完成一份研究,發現近三分之二(66%)的美國進口產品使用了來自中國的成熟製成晶片。對此,美方表現出高度焦慮,認為中國晶片企業的發展,不僅可能侵占美國晶片企業的市場和就業機會,更可能讓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中掌握更多籌碼,影響美國的產業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