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銷量





    2025-07-10
  • 保時捷在中國市場的銷量進一步承壓,保時捷周二(8 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全球市場銷量為 14.6 萬輛,較一年前降 6%,中國市場的銷量銳減 28%。據《第一財經》報導,保時捷於 2001 年進入中國市場,此後銷量不斷攀升,2015 年中國成為保時捷全球最大單一市場,在 2021 年銷量巔峰期,保時捷在華銷量接近 10 萬輛。






  • 2025-07-08
  • 國際政經

    《華爾街日報》周二 (8 日) 報導,中國乘用車市場資深分析人士指出,美國總統川普於 7 月 4 日簽署的「大而美法案」(Megabill) 不僅傾向傳統汽油車,還可能在全球市場意外助長中國電動車品牌的海外拓展。中國乘用車協會秘書長崔東樹周二表示,該法案終止美國國內的電動車補貼,有利於中國品牌在海外擴張。






  • 2025-07-07
  • 歐亞股

    德國豪華汽車製造商賓士 (Mercedes-Benz) 周一 (7 日) 表示,受到美國與中國關稅政策影響,該公司第二季全球汽車與廂型車總銷量年減 9%,至 54 萬 7,100 輛。其中純電動車銷量更下滑 18%,僅交付 4 萬 1,900 輛。






  • 2025-07-05
  • A股

    進入 7 月,中國汽車市場 2025 年上半年銷量成績正式出爐。包括比亞迪 (002594-CN) 、上汽集團 (600104-CN) 、一汽 (000800-CN) 、吉利汽車 (00175-HK) 、長安 (200625-CN) 、奇瑞、北汽 (01958-HK) 與長城汽車 (601633-CN) 在內的 8 大主流汽車集團,均公布了半年銷量與年度目標完成率。






  • 美股雷達

    綜觀 2025 年第二季中國智慧手機市場,蘋果 (AAPL-US) 透過 iPhone 降價促銷與強大品牌力重返銷量前三,並有望交出比上一季更好的成績。華為表現仍然亮眼,但相較之下小米 (01810-HK) 卻後勁不足。有別於往年的發展,今年全球手機市場在多種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下,多家市場機構都給出了較平淡的預期。






  • 2025-07-02
  • 港股

    小米 (01810-HK)首款純電 SUV 車型 YU7 上周四 (6 月 26 日) 發布後迅速點燃市場熱情,但隨之而來的交付周期爭議與產業連鎖反應正持續發酵。小米汽車官方訂購頁面顯示,YU7 標準版鎖單後交貨週期長達 57-60 周(約 13-14 個月),Pro 版為 50-53 周(約 11-12 個月),Max 版相對較短為 37-40 周(約 8-9 個月)。






  • 港股

    2025 年賽程過半,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迎來階段性檢閱,零跑汽車 (09863-HK) 、問界、小鵬 (09868-HK) 在新勢力陣營中組成第一梯隊,單月銷量集體突破 4 萬輛大關,理想汽車 (02015-HK) 、小米 (01810-HK) 、蔚來 (09866-HK) 緊跟在後,形成第二集團,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背後,反映各家企業截然不同的發展策略和市場表現。






  • 2025-07-01
  • 港股

    中國電動車巨擘比亞迪 (01211-HK) 周二 (7/1) 公布,6 月共售出 37 萬 7,628 輛汽車,年增 10%,為 2025 年以來最佳單月表現。儘管在 5 月底大幅降價以刺激買氣,引發外界關注,但數據顯示其成效有限,部分車型最高降幅達 34%,卻未帶來顯著銷售爆發。






  • 2025-06-30
  • 美股雷達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曾長期佔據領頭羊位置的特斯拉 (TSLA-US) ,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市場挑戰。最新數據顯示,歐洲市場銷量連 5 月大降,這一曾被視作「新能源汽車分水嶺」的品牌,正面臨著來自市場格局、品牌形象與產品競爭力的三重考驗。歐洲市場銷量暴跌是最直觀的警示訊號。






  • 2025-06-27
  • A股港股

    小米集團旗下首款 SUV 車型小米 YU7 於 6 月 26 日晚間正式上市,旋即引爆市場熱潮。發布會後 3 分鐘內,YU7 訂單便突破 20 萬台,1 小時內大定數量更達到驚人的 28.9 萬台。陸媒《財經天下》報導稱,這一銷售記錄成為中國汽車發展史上短期內難以超越的里程碑。






  • 2025-06-25
  • 美股雷達

    根據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 (ACEA) 的數據,由於消費者轉向價格更低的中國電動車,特斯拉 (TSLA-US) 5 月在歐洲的新車銷量連續第五個月下滑。ACEA 周三 (25 日) 發布的數據顯示,特斯拉 5 月在歐盟、英國和歐洲自由貿易聯盟的汽車銷量較去年同期下降 27.9% 至 13863 輛。






  • 美股雷達

    特斯拉 (TSLA-US) 在歐盟的銷售表現持續惡化,連續第五個月出現銷量下滑,即便歐盟電動車市場出現成長跡象,這家馬斯克旗下電動車製造商的銷量仍延續了下滑趨勢。根據《華爾街日報》(WSJ)報導,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ACEA)數據顯示,5 月特斯拉在歐盟的新車註冊量驟降 40.5%,僅為 8,729 輛。






  • 2025-06-24
  • A股

    今年俄羅斯車市正上演一場戲劇性轉折,中國汽車對俄出口年增率呈「腰斬」表現,今年前四個月中國對俄汽車出口量僅 15.5 萬輛,較 2024 年同期 30.5 萬輛銳減 49.2%,結束了持續數年的高速成長態勢,4 月跌幅更高達 68.9%,這一變化令持續擴張的中國汽車出口版圖首次出現顯著裂痕。






  • 2025-06-21
  • A股

    近年來,比亞迪 (002594-CN) 不僅在中國市場展現強勁成長,其在歐洲市場的銷售表現也持續突破紀錄。自 2021 年進軍歐洲僅售出約千台車款後,至 2024 年註冊量已飆升至近 6 萬台,累積成長將近 60 倍。根據最新數據,2025 年 5 月比亞迪海外市場銷量達 88,640 輛,較去年同期成長 133.6%。






  • 2025-06-20
  • A股

    今年中國汽車出口量有望再創歷史新高,前 5 月出口 249 萬輛,年增率 8%,全年可望突破 720 萬輛,高於去年 640 萬輛並打破日本在 1985 年創下的 680 萬輛記錄,而除了出口「常勝軍」比亞迪 (002594-CN)(01211-HK) 外,奇瑞汽車正以強勁表現脫穎而出,成為當前中國汽車出口的「領頭羊」。






  • 2025-06-17
  • 歐亞股

    賓士電動大 G 上市半年在全球销量惨淡到令人不忍目睹,截至今年 4 月全球僅賣出 1450 輛。 其中南韓僅 61 輛,在電動車接受度最高的中國市場也只有 58 輛,月均銷量還不到 10 輛。專家認為,這場潰敗背後,藏著傳統豪強轉型的致命困境,而賓士大 G 燃油版本同期銷量高達 9700 輛,足足是電動版本的近七倍。






  • 2025-06-09
  • 中國海關總署今 (9) 日公佈數據指出,今年前 5 月中國裝備製造業產品出口年增 9.2% 至 6.22 兆元 (人民幣,下同),占出口總值的 58.3%,其中電動車出口表現亮眼,成長 19%。值得關注的是,儘管歐盟對中國產純電動車加徵最高 35.3% 的反補貼關稅,中國車廠仍透過調整產品結構、發力插電式混合動力(插混) 車型,在歐洲市場實現逆勢突圍。






  • 2025-06-05
  • 美股雷達

    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TSLA-US) 的銷量惡夢仍在繼續,5 月特斯拉在歐洲主要市場(包括英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丹麥和瑞典)的銷量持續下滑,是連續第五個月表現低迷。在歐洲大部分地區,特斯拉上月的電動車銷量受挫。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ACEA)的數據顯示,5 月特斯拉在歐洲的整體銷量較一年前大幅下滑 49%。






  • 2025-06-04
  • 美股雷達

    德國道路交通管理局 KBA 周三 (4 日) 表示,雖然電動車整體銷量有所成長,但特斯拉 (TSLA-US) 的 5 月德國銷量下降了三分之一。KBA 表示,特斯拉 5 月在德國銷售了 1210 輛車,年減 36.2%;而新註冊的電動車總數則成長了 44.9%。






  • 2025-06-02
  • 美股雷達

    周一 (2 日) 公布的註冊數據顯示,特斯拉 (TSLA-US) 5 月在挪威的新車銷量年增 213%,達到 2600 輛。這家電動車製造商的銷量得益於其 Model Y 改款 SUV 的升級。這款車型在過去三年中一直是挪威最暢銷的汽車。與 2024 年前五個月相比,今年的銷量成長了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