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
美股雷達
據《CNBC》周一 (21 日) 報導,達美樂 (DPZ-US) 第二季美國同店銷售成長 3.4%,超出市場預期的 2%。執行長 Russell Weiner 表示,餐飲業面臨的挑戰反而是該公司搶占市佔的機會,將透過價值導向策略在競爭中勝出。
台股新聞
上銀 (2049-TW) 及子公司大銀微系統 (4576-TW)17 日同步除息,雙雙順利完成填息,昨天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法說會一席話,再度引爆機器人概念股熱潮,其中,大銀微盤中大漲逾 7%,上銀亦勁揚近 5%。台積電 (2330-TW)(TSM-US) 董事長魏哲家被問及如何看待人形機器人展望,他指出,人形機器人在今、明兩年談論還太早,預計最一開始將會應用在醫療照護產業,也引用客戶的看法,預期人形機器人的市場將是電動車的十倍大。
ETF
台股近期氣勢如虹重返 23000 點,今 (17) 日市值型 ETF 漲勢再起,指標元大台灣 50(0050-TW) 盤中衝上 50.8 元,續創分割後新高價,搭配今年以來淨申購金額近 2000 億元,推升 0050 規模突破 6706 億元,穩坐亞洲前十大 ETF 寶座。
美股雷達
嬌生公司 (JNJ-US) 周三 (16 日) 公布了優於市場預期的第二季財報,並上調了全年財測,激勵其股價在盤前交易中上漲 1.6%。第二季財報表現 數據顯示,截至 6 月 29 日的第二季,嬌生調整後每股盈餘 (EPS) 為 2.77 美元,優於分析師預期的 2.68 美元。
美股雷達
研究機構 LightShed Partners 近日呼籲蘋果 (AAPL-US) 應考慮撤換執行長庫克 (Tim Cook),儘管此舉短期內不太可能發生。這項呼籲引發業界關注,主要原因在於蘋果在人工智慧 (AI) 領域的落後表現。撤換庫克的主要論點LightShed Partners 的分析師 Walter Piecyk 和 Joe Galone 認為,蘋果現在需要一位「以產品為中心的執行長,而非專注於物流的執行長」。
美股雷達
《彭博》周一 (14 日) 報導,蘋果 (AAPL-US) 近來股價重挫、人工智慧 (AI) 布局不力,正引發市場對其戰略重啟的呼聲。隨著市值今年蒸發超過 6,300 億美元,部分投資人與分析師認為,蘋果應考慮大規模併購、強化 AI 人才爭奪戰,以重振市場信心。
美股雷達
隨著輝達 (NVDA-US) 市值突破 4 兆美元、比特幣創下超過 11 萬美元新高,華爾街正陷入一片亢奮情緒。然而,《巴隆週刊》圓桌論壇最新調查顯示,多位資深投資專家對當前股票市場高估值表達強烈擔憂,預警股市恐於未來幾個月陷入停滯,甚至下跌修正。
台股新聞
新光金 (2888-TW) 即將併入台新金 (2887-TW),7/24 合併基準日,7/11 為新光金在臺灣證券交易所掛牌的最後交易日,終場股價上漲 0.45 元、漲幅 3.96%,以 11.8 元收官,為上市 23 年歷史劃下句點;台新金同日飆漲逾 8%,收在 18.3 元,創逾 9 個月新高,並站上年線,本周累計漲幅多達 14.7%。
美股雷達
華爾街投行 Oppenheimer 周三 (9 日) 上調微軟 (MSFT-US) 股票評等,由「中立」(Perform) 升至「優於大盤」(Outperform),並指出市場目前股價尚未完全反映人工智慧 (AI) 業務帶來的成長潛力,尤其是雲端平台 Azure 在 2026 會計年度成長可望重啟,將成為支撐估值上修的另一動能。
美股雷達
根據《彭博》周二 (8 日) 報導,特斯拉 (TSLA-US) 本周股價劇烈震盪,主因執行長馬斯克宣布成立「美國黨」進軍政壇,引發市場對其分心疑慮。不過,長年支持馬斯克的方舟投資 (Ark Invest) 創辦人、有「女股神」之稱的伍德 (Cathie Wood) 仍堅定看好,認為馬斯克目前更專注於營運,將親自接掌美國與歐洲銷售業務,這對特斯拉而言是正向訊號。
美股雷達
綜合外媒周一 (7 日) 報導,周末特斯拉 (TSLA-US) 執行長馬斯克宣布成立新政黨「美國黨」,將在未來 12 個月專注於國會選舉,此舉引發投資人擔憂。美股周一盤前特斯拉股價下跌約 6% 至約 296.5 美元。分析師警告,馬斯克的政治活動正在分散其對公司營運的注意力,投資人對他持續投入政治活動感到「疲憊不堪」。
美股雷達
週一(7 日),特斯拉股價下跌超過 3%,原因是執行長馬斯克宣布將成立一個新的美國政黨「美國黨」(America Party),引發投資人擔憂其分心政治事務,對公司經營造成不利影響,也進一步加劇他與美國總統川普的矛盾。《路透》指出,特斯拉在德國法蘭克福市場的股價已提前下跌超過 3%,預示美股市場在美國國慶三天連假後開盤時恐將持續承壓。
美股雷達
美國投資傳奇巴菲特(Warren Buffett)掌舵的波克夏海瑟威近期股價明顯落後標普 500 指數,自 5 月初股東大會後一路回檔,不過《巴隆周刊》(Barron"s)認為,有理由相信,這段表現不佳的時期已經結束。波克夏 A 類股 (BRK.A-US) 週五(4 日)收在 727,455 美元,單日上漲 1%,但相較 5 月 2 日創下的歷史高點仍回落約 10%。
美股雷達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與越南達成貿易協議後,Nike(NKE-US)與多家服飾品牌的股價周三 (2 日) 盤中同步上漲。該協議將對越南輸美商品課徵的關稅稅率,從先前宣布的 46% 大幅下調至 20%,消息激勵投資人對供應鏈成本與商品價格的疑慮暫時緩解。
美股雷達
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周二 (2 日) 公布第二季交車量達 38.4 萬輛,雖優於市場最悲觀預期,仍較去年同期減少 14%,連續第二季出現年減,突顯該公司正面臨全球競爭加劇與政治風險交織的壓力。儘管如此,中國市場 6 月交車量首度出現年成長,為其在亞洲帶來一線曙光。
美股雷達
《路透》周三 (2 日) 報導,受惠於市場對人工智慧 (AI) 晶片需求強勁的預期,以及輝達 (NVDA-US) 在 AI 領域的領先地位再度獲得市場信心,該公司在 6 月重新奪回全球市值最高企業寶座。根據統計,輝達截至 6 月底市值達 3.86 兆美元,超過微軟 (MSFT-US)3.69 兆美元的市值,差距約 4.3%。
美股雷達
美國總統川普周二 (7/1) 表示,將「考慮」是否驅逐出生於南非、現為美國公民的億萬富豪馬斯克,這番話被視為兩人近期公開爭執的新一輪升溫。消息傳出後,馬斯克旗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 (TSLA-US) 周二盤前股價應聲下挫 5.61%,每股暫報 299.85 美元。
美股雷達
繼摩根大通將「穩定幣第一股」 Circle (CRCL-US) 的目標價設定為 80 美元後,高盛也發布對該公司的首度分析報告,給予「中性」評級,並設下 83 美元目標價。相較當前股價,高盛預期 Circle 將面臨 54% 的下行風險,並直指:「Circle 估值嚴重高估,面臨多重獲利壓力。
美股雷達
儘管美國運動服飾巨頭 Nike (NKE-US) 公布了近三年來最糟糕的季度財報,淨利潤年比暴跌 86% 至 2.11 億美元,營收也創下自 2022 年第三季以來的新低,但轉型前景仍獲市場肯定,Nike 股價在週五(27 日)大漲 15.19%,創下近年單日最大漲幅。
A股
高盛最新報告指出,小米 (01810-HK) 旗下高階電動 SUV YU7 上市後銷售表現遠超預期,顯著帶動市場信心,促使高盛將小米目標股價從 65 港元上調至 69 港元,並重申「買入」評級。據高盛分析,YU7 於 6 月 26 日發表後,首 3 分鐘內即接獲 20 萬輛訂單,1 小時內突破 28.9 萬輛,遠高於市場原預期的 15 萬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