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
儘管美股回升和企業借貸成本下降顯示美國經濟回暖,華爾街的資深投資者仍選擇觀望。這些經驗豐富的投資者對未來經濟走勢感到憂慮,並認為某些經濟指標顯示出川普貿易戰造成的早期損害。據報導,洛杉磯航運量的減少、旅遊相關出行的萎縮,以及信用卡收入下滑等指標,讓分析師對未來經濟前景感到擔憂。
美股雷達
共和黨大金主、避險基金城堡投資公司 (Citadel) 創辦人億萬富豪葛里芬 (Ken Griffin) 周五 (25 日) 擴大對美國總統川普貿易政策的抨擊,表示關稅無法照川普希望的讓製造業就業回流,反之,美國應該發揮自己在智慧財產權等方面的長處。
國際政經
根據彭博最新調查,經濟學家預測美國經濟在未來 12 個月內陷入衰退的機率已升至 45%,幾乎是「五五波」,主因是川普政府對中國與多國加徵關稅,預料將對消費支出與經濟成長造成壓力。調查顯示,2025 年美國經濟預計成長僅 1.4%,2026 年也僅為 1.5%,較上月預估的 2% 與 1.9% 明顯下修。
美股雷達
美國消費者信心在 4 月出現明顯惡化,並伴隨對長期通膨的預期急劇上升。密西根大學周五 (25 日) 最新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儘管整體經濟仍維持成長,但高關稅政策與通膨陰影令美國家庭對未來展望感到憂心忡忡,信心指數降至歷史低位之一,通膨預期更觸及 1991 年以來新高。
美股雷達
美股主要指數周五 (25 日) 漲跌互現,結束連三日的漲勢,市場情緒受中美雙方針對貿易談判的矛盾說法影響,加上投資人持續消化科技巨擘財報,導致整體盤勢觀望氣氛濃厚。華爾街近期漲勢告一段落,市場轉而關注貿易進展與聯準會 (Fed) 政策走向。截稿前,道瓊工業指數跌近 20 點或近 0.1%,那斯達克綜合指數漲近 50 點或近 0.3%,標普 500 指數漲近 0.2%,費城半導體指數跌近 0.5%。
專家觀點
你知道一直強硬的川普,為何本周開始放軟了嗎?!因為「消費、投資、就業」一直以來都是美國經濟成長的三大支柱,但川普的關稅政策這帖藥下的下得太猛、太急,不只全球股市重挫,連美國自己都吃不消!美國企業因關稅導致的成本上升,開始將壓力轉嫁給消費者,三大零售巨頭進白宮警告:若關稅計畫持續推進,未來數週內恐出現「貨架空空」的情況,最終將由美國消費者埋單。
美股雷達
隨著美國總統川普重啟對多國高額關稅,引發對經濟放緩與通膨上升的雙重隱憂,聯準會 (Fed) 官員近日對貨幣政策的取向釋出不同層次的看法。Fed 理事華勒 (Christopher Waller) 表示,若就業市場出現實質惡化,他將支持提早啟動降息;而克里夫蘭聯準銀行總裁哈瑪克 (Beth Hammack) 則主張,在未獲得更多「確鑿數據」前,政策應保持耐心。
美股雷達
美國勞工部 (DOL) 周四 (24 日) 公布數據顯示,美國上周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小幅上升,但仍維持在歷史低位附近,反映出在關稅與經濟不確定性升高的情況下,勞動市場依然具韌性。美上周初領失業金人數微幅上升。(圖:ZeroHedge)截至 4 月 19 日當周,經調整後美國初領失業金人數報 22.2 萬人,符合市場預期,較修正後前值 21.6 萬人增加 6 千人,4 周移動平均值報 22.025 萬人,創 2 月中以來新低,顯示整體申請趨勢仍相對平穩。
美股雷達
美股主要指數周四 (24 日) 開盤變動不大,標普 500 指數小幅上揚,投資人持續觀望美中貿易談判進展與企業財報表現。中國官員表示目前與美方沒有進行貿易對話,打擊市場對緊張局勢緩解的希望,影響大盤動能。而企業財報呈現分歧,也讓投資人評估美國企業在高利率與政策不確定性環境下的實質表現。
美股雷達
根據美國商務部周四 (24 日) 公布的數據,3 月耐久財訂單受波音 (BA-US) 訂單激增與企業囤貨行為帶動,月增 9.2%,創下自去年 7 月以來最大增幅,遠超經濟學家預期的 2.1%,也高於前值 0.9%,但排除運輸項目後的核心資本財訂單僅微幅成長 0.1%,顯示企業在關稅與政策不確定性升高下投資意願轉趨保守。
美股雷達
廣受關注的即時經濟預測模型、亞特蘭大聯邦準備銀行的 GDPNow(Atlanta Fed GDPNow),從 4 月底開始將依據黃金進口做調整,以修改現行模型經濟預測偏悲觀的問題。GDPNow 是亞特蘭大聯準銀用來追蹤美國國內生產毛額 (GDP) 的模型,因為比官方數據更早發布,而廣受關注。
美股雷達
聯準會 (Fed) 周三 (23 日) 公布最新褐皮書 (Beige Book) ,這份經濟狀況調查顯示,美國總統川普激進關稅帶來的不確定性壟罩全美,加上通膨在企業輸入成本即將上升之前就開始升溫,導致數個轄區的經濟前景「大幅惡化」。最新褐皮書根據 4 月 14 日或之前訪調的資料編纂而成,捕捉到川普關稅政策帶來的初步影響。
美股雷達
美國最新商業活動調查顯示,隨著川普政府實施新一輪關稅並推升通膨壓力,美國企業面臨的經濟不確定性加劇,整體商業擴張動能明顯放緩。市場專家警告,美國經濟恐陷入「成長疲弱+物價高漲」的停滯性通膨風險。標普全球 (S&P Global) 周三 (23 日) 公布的 4 月美國綜合採購經理人指數 (PMI) 初值,自 3 月的 53.5 大幅降至 51.2,為自 2023 年 12 月以來最低水準,也反映第二季初期經濟活動成長趨緩。
美股雷達
美股主要指數周三 (23 日) 開高,美國總統川普軟化對聯準會 (Fed) 主席鮑爾的態度,對中國關稅立場也有所軟化,提振投資人信心,市場風險偏好明顯回升。截稿前,道瓊工業指數漲逾 900 點或 2.3%,那斯達克綜合指數漲近 600 點或近 3.6%,標普 500 指數漲近 2.7%,費城半導體指數漲 5.3%。
美股雷達
美股主要指數周二 (22 日) 開盤反彈,道瓊指數大漲逾 400 點,標普 500 指數與那斯達克指數同步走揚。投資人將焦點轉向企業財報表現,試圖從前一交易日因川普猛烈批評聯準會 (Fed) 主席鮑爾所引發的拋售潮中回穩。截稿前,道瓊工業指數漲逾 480 點或近 1.3%,那斯達克綜合指數漲逾 200 點或近 1.3%,標普 500 指數漲近 1.1%,費城半導體指數漲近 1.4%。
美股雷達
美國總統川普周一 (21 日) 在社群平台 Truth Social 上再度抨擊聯準會 (Fed) 主席鮑爾 (Jerome Powell),稱其為「大輸家」(Major Loser) 並強烈主張當前美國「幾乎沒有通膨」(virtually No Inflation),Fed 應立即降息以避免經濟放緩。
美股雷達
主要指數周一 (21 日) 開盤走低,美國總統川普欲撤換聯準會 (Fed) 主席鮑爾,接連不斷發文抨擊,引發外界對 Fed 獨立性的擔憂,也讓正在努力應對不斷升級貿易戰的投資人感到不安。截稿前,道瓊工業指數跌近 500 點或 1.3%,那斯達克綜合指數跌近 270 點或近 1.7%,標普 500 指數跌近 1.4%,費城半導體指數跌逾 2%。
美股雷達
本週重點國際財經大事包括:超級財報週來襲,特斯拉 (TSLA-US)、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GOOGL-US)、英特爾 (INTC-US)、德儀 (TXN-US)、SK 海力士接棒公布財報,美國、歐元區公布 4 月採購經理人指數 (PMI) 初步調查報告,聯準會 (Fed) 揭曉最新經濟褐皮書。
美股雷達
路透周四 (17 日) 報導,根據 4 月 14 日至 17 日對經濟學家的最新調查,受川普政府新一輪關稅政策影響,美國經濟成長動能預料將在今年與明年顯著放緩,未來 12 個月發生經濟衰退的機率已飆升至 45%,創 2023 年 12 月以來新高。
美股雷達
根據美國勞工部 (DOL) 周四 (17 日) 公布數據,上周初領失業金人數下降至兩個月以來低點,顯示儘管面臨關稅政策不確定性與經濟放緩壓力,整體勞動市場依然保持穩定。美國上周初領失業金人數下降至兩個月以來低點。(圖:ZeroHedge)截至 4 月 12 日當周,經調整後美國初領失業金人數報 21.5 萬人,低於市場預期的 22.3 萬人,較修正後前值 22.4 萬人減少 9 千人,4 周移動平均值報 22.75 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