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
美股雷達
綜合外媒周五 (7 日) 報導,美國密西根大學最新調查顯示,11 月初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降至逾三年新低,主要因政府關門延宕打擊經濟展望,加上物價壓力持續侵蝕家庭財務信心。11 月初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降至逾三年新低。(圖:ZeroHedge)信心指數僅 50.3 創 2022 年中以來最低根據密大初步數據,11 月消費者信心指數降至 50.3,低於 10 月的 53.6 與市場預期的 53.0,創下自 2022 年 6 月以來最低水準,這項數據自去年同期已下滑約 30%,幾乎逼近歷史最低點。
根據《CNBC》報導,隨著美國政府關門進入第二個月,聯邦航空總署 (FAA) 周五 (7 日) 下令削減航班後,全美已有超過 700 班航班被迫取消,成為自年初以來最嚴重的航班中斷之一。美國交通部警告,未來一周取消比例將持續上升,旅遊業者呼籲乘客務必保持彈性應對。
美股雷達
美股主要指數周五 (7 日) 開盤走低,科技股再度成為拖累焦點,市場對經濟前景及科技板塊高估值的疑慮加劇,投資情緒轉趨謹慎。那斯達克 100 指數有望寫下自 4 月以來最糟單周表現,標普 500 與道瓊指數同樣面臨連周下跌壓力。避險情緒升溫也使加密貨幣再度走弱,2025 年累計漲幅幾乎蒸發。
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周五 (7 日) 表示,目前「沒有任何正在進行的討論」涉及向中國銷售該公司最先進的 Blackwell 系列人工智慧 (AI) 晶片,澄清外界對相關消息的臆測。黃仁勳指出:「目前我們沒有計劃出貨任何產品到中國。
國際政經
《路透》周五 (7 日) 援引多名知情人士消息報導,中國已著手設計新的稀土出口許可制度,目標是加快審批流程並促進出口,不過整體放寬幅度恐不如美方所盼,難以構成全面解除限制。美中兩國元首川普與習近平日前達成協議後,中方上周宣布將暫停 10 月施行的出口限制一年,但商務部尚未就 4 月推出、導致全球供應鏈受擾的更廣泛稀土出口管制表態。
美國最高法院本周在針對總統川普依據《1977 年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 加徵全球性關稅的聽證中,對其行政授權提出尖銳質疑,引發市場認為這些關稅恐面臨遭撤銷的風險。不過,貿易律師與企業界普遍認為,即便川普最終敗訴,政府仍將轉向其他貿易工具,使已稍見穩定的貿易環境再度陷入混沌。
綜合外媒周四 (6 日) 報導,在官方勞動市場數據因美國政府關門而停擺之際,民間指標顯示美國 10 月非農新增就業人數恐出現負值,引發市場對就業惡化與聯準會 (Fed) 將加快降息的預期升溫,美國公債殖利率全面急挫。美國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下跌約 8 個基點至 4.08%,2 年期殖利率也回落至 3.56%,交易員強化對 Fed 下月降息的押注,政策利率交換合約顯示,12 月降息 1 碼 (25 個基點) 的機率升至逾 60%,較前一日顯著增加。
綜合外媒周四 (6 日) 報導,微軟正啟動一項更具野心的新計畫,致力打造超越人類能力的人工智慧 (AI),其中首波應用鎖定醫療診斷等具明確社會效益的領域。微軟 AI 部門負責人兼 DeepMind 共同創辦人蘇雷曼(Mustafa Suleyman) 表示,公司正在成立「MAI Superintelligence Team」,希望在特定領域實現「超級智慧」(Superintelligence)等級的突破。
《彭博》周四 (6 日) 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導,美國共享乘車巨頭 Uber Technologies(UBER-US)正與土耳其即時外送平台 Getir 洽談潛在交易,目標擴大其在土耳其配送市場中的布局。消息指出,雙方正與 Getir 主要投資方——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政府投資機構穆巴達拉投資公司 (Mubadala Investment Company) 進行初步對話,交易內容可能涵蓋 Getir 的核心外送業務。
全球航運巨頭馬士基 (Maersk) 周四 (6 日) 公布 2025 會計年度第三季財報,受惠貨櫃運量回升,基本獲利優於市場預期,並上調全年財測下緣。然而,該公司同時示警海運市場正面臨運價下滑與供給過剩的壓力,使投資人擔憂後市,財報公布後股價一度重挫逾 7%。
根據《CNBC》周四 (6 日) 報導,英國《金融時報》(FT)日前引述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於「FT 未來 AI 高峰會」場邊訪談表示,中國將在人工智慧 (AI) 競賽中勝出,引發廣泛關注。黃仁勳隨後透過官方 X 帳號發布聲明,語氣明顯轉為較溫和,強調美國仍須「加速向前」,以保持在 AI 領域的全球領先地位。
全球科技股近期大幅震盪,市場對人工智慧 (AI) 熱潮是否恐形成泡沫再度引發熱議。然而多位分析師與投資人認為,儘管漲勢過於火熱後出現修正,但暫不需因短期拉回過度驚慌,市場仍具後續支撐力道。亞洲股市連續兩日遭到賣壓,南韓與日本主要指數相較本周二早盤觸及高點回跌約 5%,但臨收前跌幅已有所收斂。
美國服務業 10 月擴張速度為 8 個月來最快,顯示在新訂單加速成長帶動下,第四季開局展現具韌性的經濟動能。然而,就業指標仍落在萎縮區間,反映勞動需求走弱,且高關稅推升物價壓力,市場對通膨與降息前景依舊審慎。美國服務業 10 月擴張速度為 8 個月來最快,顯示在新訂單加速成長帶動下,第四季開局展現具韌性的經濟動能。
美股雷達
麥當勞 (McDonald’s) 周三 (5 日) 美股盤前公布第三季 (截至 9/30) 財報,全球同店銷售成長優於市場預期,在平價促銷策略支撐下,美國市場表現持穩。不過,獲利略遜於分析師預估,顯示消費力放緩仍對營運構成壓力。受財報影響,麥當勞 (MCD-US) 盤前股價一度上漲 1.1%,開盤後延續強勁態勢上漲 3.04%,每股暫報 308.32 美元。
根據《彭博》周三 (5 日) 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導,中資背景微機電系統 (MEMS) 晶片製造商 Silex Microsystems 正評估最快於明年在斯德哥爾摩證券交易所 (Nasdaq Stockholm) 首次公開募股 (IPO)。該公司近期股權變動,使控制權自中國股東轉移至瑞典投資者手中,外界認為更有助其爭取海外投資人青睞。
根據《CNBC》周三 (5 日) 報導,中國電動車製造商小鵬汽車 (09868-HK)(XPEV-US) 宣布,將於 2026 年推出無人駕駛計程車 (Robotaxi) 服務,並公開旗下第二代人形機器人產品線,展現以自研人工智慧 (AI) 晶片為核心的科技布局。
台股新聞
台泥 (1101-TW) 今 (5) 日舉辦首屆產業鏈大會,以「產業鏈減碳」為主軸,攜手建材領域的客戶與供應鏈主要夥伴,共同推動永續發展及低碳技術,並鼓勵採用本土水泥替代進口、支持國內產業。台泥董事長張安平指出,水泥行業作為全球建築世界的骨架,承擔著重大碳排放責任,「建築業向來重料、重能耗、重碳排,所以減碳這件事,不是選擇題,是必修課」。
幣圈
比特幣近期走勢持續承壓,在經歷近十年來最差的 10 月市場表現後,本周行情再度惡化。周二 (4 日) 紐約交易時段,比特幣一度狂跌 6.5%,最低觸及 99,963 美元,為 6 月以來首度失守 10 萬美元心理關卡,且跌破 200 日移動均線。
比特幣周二 (4 日) 延續跌勢,在投資人風險意願降溫的情況下,過去兩日累計跌幅已超過 6%,市場擔憂人工智慧 (AI) 概念股評價過高,導致資金同步減碼高風險資產。截稿前,比特幣 24 小時內下跌 5.9%,報 101,098 美元;以太幣同樣承壓,跌幅逾 8%,報 3,367.99 美元。
根據《CNBC》報導,在今年全球股市多頭氣勢強勁之際,高盛 (GS-US) 與摩根士丹利 (MS-US) 周二 (4 日) 警告,投資人應為未來一至兩年內可能出現的回檔做好準備。高盛執行長蘇德巍 (David Solomon) 表示,股市長期上漲後出現修正是正常現象,並非危機前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