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美AI投資GDP占比逼近2% 提振經濟卻讓其他行業沒錢花

鉅亨網編譯王貞懿 綜合外電


美國正掀起 AI 資料中心投資狂潮,預估 2025 年投資金額將達 5,200 億美元 (約新台幣 16.7 兆元),規模超越網路時代的電信投資高峰、逼近鐵路建設投資高峰。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科技巨頭瘋狂投資AI算力設施,短期刺激經濟成長但長期恐引發結構性問題。(圖:Shutterstock)

儘管相關投資短期對經濟帶來重大提振,但也導致其他重要領域資金短缺,恐為經濟帶來前所未見的負面衝擊。


AI 投資成 GDP 成長主力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過去 6 個月,AI 基礎設施建設對美國經濟成長的貢獻超越所有消費者支出。

僅過去 3 個月,輝達 (NVDA-US)、蘋果 (AAPL-US)、微軟 (MSFT-US)、亞馬遜 (AMZN-US)、Google(GOOG-US)、Meta(META-US)、特斯拉 (TSLA-US) 等「七巨頭」在資料中心的投資就超過 1,000 億美元 (約新台幣 3.2 兆元)。

《經濟學人》7 月底的報導也證實這項趨勢:過去一年,Google、Meta、微軟、亞馬遜和甲骨文 (ORCL-US) 的資本支出總額,已超越美國所有上市工業公司支出總和。

投資規模史無前例

風投機構 SKV Capital 合夥人 Paul Kedrosky 分析指出,AI 基礎設施支出占 GDP 比重已超越網路時代美國電信基礎設施投資,且比例持續成長。並已達鐵路投資高峰的 20%,且相關投資可能尚未達到頂點。

根據輝達最新資料中心銷售數據,採用標準乘數計算,2025 年 AI 資本支出可能占美國 GDP 約 2%,對 GDP 成長貢獻將達 0.7%。

資金排擠效應浮現

然而,巨額 AI 投資也帶來負面效應。Kedrosky 指出,當企業投入大量資金購買 GPU 時,其他領域必然資金短缺。例如亞馬遜一邊花數百億美元建資料中心,一邊裁撤雲端運算部門員工,並非因 AI 取代人力,而是資金都被 AI 投資吸走。

此外,與鐵路等傳統基建不同,AI 設備貶值極快,企業必須頻繁更換硬體才能維持競爭力。

這場由科技巨頭主導的豪賭宛如雙面刃,在創造成長奇蹟的同時,也引發美國資金配置失衡與就業市場動盪,長期負面效應可能遠超預期。

section icon

鉅亨講座

看更多
  • 講座
  • 公告


    Empty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