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GDP





    2025-11-07
  • 台股

    金融債近期表現出色,主要受惠於美降息循環展開、財報亮眼以及監管放寬等利多加持。根據統計,自 2023 年 10 月 19 日全球金融債殖利率走低以來,全球金融債指數與全球金融次順位債指數分別上漲 23% 與 27%(請參考下方圖表),表現優於全球投資級公司債,目前金融債與金融次順位債到期殖利率分別為 4.15% 與 4.53%,仍處於長期的相對高檔,且美債殖利率未來有望進一步走低,金融債持續看好。






  • 2025-11-06
  • 歐亞股

    英國央行 (英格蘭銀行 / BOE) 周四 (6 日) 在一場極為接近的決策中,以 5 比 4 的票數維持基準利率在 4%,為自去年 8 月以來首次暫停降息腳步。儘管英國通膨仍居七大工業國 (G7) 之冠,央行釋出更強的寬鬆訊號,市場解讀此舉意味著最早可能在 12 月開始降息循環。






  • 美股雷達

    根據《彭博》周四 (6 日) 報導,美國股市自 4 月低點以來強勢反彈,累計飆升約 36%,一路無視多項警訊。然而,投資傳奇「股神」巴菲特偏好的估值指標正再度敲響警鐘。巴菲特指標創高 警示估值偏高被稱為「巴菲特指標」的股市總市值對美國國內生產毛額 (GDP) 比率近期突破新冠疫情期間創下的高點,而該高點曾領先 2022 年熊市來臨。






  • 台股新聞

    台灣經濟研究院今 (6) 日公布我國最新經濟成長預測,上修今年我國經濟成長率 (GDP) 至 5.94%,而明年在高比較基期下則下滑至 2.6%,台經院院長張建一更指出,由於今年國內經濟表現大幅優於預期,甚至有望挑戰成長 6%。張建一說明,AI 快速發展帶動全球投資熱潮,也為台灣帶來助益,惟受高基期影響,民間投資和淨出口貢獻將較上年減弱。






  • 一手情報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截至 2025/11/05)野村腳勤觀點:AI 十年大計,現在只是第一年在 GTC 2025 大會上,黃仁勳宣布與 Nokia、Uber、Eli Lilly、Palantir 等多家跨產業巨頭展開合作,隨後又馬不停蹄飛往韓國,與當地企業簽下高達 26 萬顆 Blackwell GPU 的訂單。






  • 2025-11-05
  • 一手情報

    美國企業第三季財報表現亮眼,標普 500 指數中已公布財報者逾八成企業獲利優於市場預期,加上川習會後美中貿易緊張情勢緩解,激勵美股四大指數再創新高,帶動與美股連動性高的台股同步走強。台股加權指數上週 (10/27~10/31) 一度大漲逾 600 點,突破 28,000 點大關,創下歷史新高。






  • 台股新聞

    經濟部長龔明鑫今(5)日於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報告前受訪,針對全民普發現金、經濟成長展望以及台美關稅談判等議題做出回應。他樂觀看待普發現金對內需的刺激效果,並表示今年經濟成長率(GDP)突破 5%「沒有問題」,更有機會挑戰更高。針對全民普發現金今日起開放預登記,龔明鑫表示,普發現金對於內需「多少應該會」有加溫效果。






  • 2025-11-04
  • 台股新聞

    繼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第三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年增率高達 7.6%,遠超市場預測 6% 後,瑞銀投資銀行部亞洲經濟學家鄧維慎今 (4) 日表示,台灣經濟展現強勁韌性,累積前三季成長率已達 7.1%,在亞洲地區名列前茅。鑑於全球 AI 需求帶來的強勁動能,瑞銀更將 2025 年台灣 GDP 預測從市場共識的 5% 大幅上調至 6.5%。






  • 台灣政經

    賴清德總統今(4)日出席「壯大資產管理,迎向黃金年代」論壇開幕。賴清德除了肯定台灣金融市場持續增長,股市屢創新高,也強調國人資產充沛,不應讓保險或銀行資金購買外國債券,而承受匯兌損失、衝擊金融體系,台灣要成立「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目的就是把錢留台灣,也吸引國際資金來台,建立台灣的「黃金年代」。






  • 基金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截至 2025/10/29)野村腳勤觀點:外資回流台灣的結構性趨勢自 4 月解放日以來,外資買超台股已逾 6,000 億新台幣,推升台股屢創新高。若進一步觀察外資淨匯入金額,自 2023 年以來已累積超過 3 兆元,顯示外資對台灣市場的信心持續提升。






  • 2025-11-03
  • 2025 年前三季的中國地區經濟數據已陸續公布。全國 GDP 總量達到 1015036 億元人民幣,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 5.2%。西藏自治區於 10 月 31 日發布數據,全區生產總值實現 2070.06 億元,同比增長 7.1%。從經濟總量觀察,廣東和江蘇繼續保持領先,兩省 GDP 均突破 10 兆元人民幣,分別為 105176.98 億元和 102811.0 億元。






  • 2025-10-31
  • 台股新聞

    行政院主計總處今(31)日公布 114 年第 3 季國民所得概估統計,未經季調之實質國內生產毛額(GDP)年經濟成長率高達 7.64%,較今年 8 月預測數(2.91%)大幅增加 4.73 個百分點,經季節調整後,第 3 季實質 GDP 折算年率成長率為 5.32%,大幅超出預期。






  • 基金

    全球經濟正邁入由高利率周期轉向資金再配置的新階段,美國經濟呈現「通膨趨緩、成長放慢、製造收縮」的複雜局面。勞工統計局基準調整顯示,上半年非農就業恐遭高估逾 90 萬人,暗示勞動市場降溫快於預期。在此背景下,美國政府暫時關門導致官方數據延宕,聯準會在十月底決策前更僅能倚賴民間調查與金融條件指標,使政策路徑不確定性升高。

  • 基金

    東京股市 10 月 27 日開盤後狂漲逾 800 點,日經 225 指數史上首次突破 5 萬點大關,寫下新紀錄,涵蓋範圍最廣的東證指數也同創歷史新高。根據彭博資料,截至 10 月 26 日,2025 年累計外資買超日股金額已超過 5 兆日圓,僅 10 月 17 日當週就達 7,526 億日圓,顯示國際資金持續看好日本市場。






  • 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三個月期銅價格本週衝上歷史新高,但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與供需疑慮下,漲勢迅速降溫。週四 (30 日),LME 期銅下跌 2.6%,即每公噸下挫 287 美元至 10,897 美元,終結連續六天的上漲走勢。前一日價格曾觸及每公噸 11,188.50 美元的歷史高點,本月迄今仍上漲約 6%,主要受美中貿易關係緩和與部分礦場供應中斷的支撐。






  • 2025-10-30
  • 美股雷達

    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 (CBO) 警告,聯邦政府關門已對經濟造成至少 180 億美元損失,且衝擊將持續擴大。若關門延續至六周至八周,第四季 GDP 成長率將減少 1.5 個百分點、至多 2 個百分點。無黨派立場的 CBO 指出,政府關門對美國經濟損失的數字「將在未來數周內加劇」。






  • 2025-10-28
  • 歐亞股

    南韓財政部於周二 (28 日) 表示,可能會將今年的經濟成長預期,從原先的 0.9% 上調 0.1 個百分點至 1%。此一暗示的背景是,中央銀行數據顯示,南韓經濟在第 3 季以 6 季以來最快的速度增長。南韓銀行同日公布,第三季的實際 GDP 季成長率 (初步數字) 為 1.2%。






  • 2025-10-27
  • 基金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截至 2025/10/22)野村腳勤觀點 :No data, No Problem儘管美國政府關門導致通膨與就業數據的公布延遲,使政策制定面臨更高不確定性,但從過去 CPI 與 PCE 的表現來看,通膨受控的趨勢已相當明確,相較之下,勞動力市場的變化才是影響政策走向的關鍵。






  • 2025-10-25
  • 基金

    DWS 全球投資長 Vincenzo Vedda 近日發表對全球市場與總體經濟的關鍵觀點,他指出當前市場明顯受到「選擇性認知」所主導強調,在這種非理性繁榮的背景下,從金價持續攀升,顯示投資人對避險的需求。他示警美股估值達「2018 年以來最高水平」目前數據表現雖良好,但房地產及消費情緒等領先指標顯現疲弱,他預估 2026 年經濟增長率約為 1.3%。






  • 大陸政經

    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閉幕後,外界對涵蓋 2026 年至 2030 年的「十五五規劃」高度關注,會中並聚焦三大宏觀主題。瑞銀投行中國經濟學家張寧博士表示,預計中國全年 GDP 增速或可達 4.8-4.9%,這項預測顯示出中國經濟的穩健增長趨勢。摩根資產管理亦指出,中國民眾的消費行為已從過去幾年的「緊縮」朝向「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