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
專家觀點
談到歷史上最富有的一代,非「嬰兒潮世代」(Baby Boomers)莫屬。1946 至 1964 年間出生的人,如今年齡介於 60~78 歲,正好搭上全球經濟高速發展的黃金時代。戰後嬰兒潮帶來的人口紅利,讓台灣、美國乃至全球的製造業與科技業進入爆發式成長。
專家觀點
過去在台灣,「中產階級」象徵著一種安穩的生活,有房、有車、有固定工作,孩子能接受良好教育,退休生活也有保障,這樣的藍圖,曾經讓許多人努力追尋。近十年來,這幅圖像逐漸破碎。薪資成長停滯、房價高漲、教育與醫療支出節節上升,加上國際政經局勢與科技浪潮的衝擊,就算擁有穩定收入,許多人依舊深陷焦慮,感覺錢永遠不夠用。
專家觀點
買房,幾乎是台灣社會多數人心中的人生大事,對許多人而言,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不只是遮風避雨的地方,更代表著安定、安全與未來的保障,然而隨著房價年年飆升,光靠薪水存錢,似乎永遠追不上房價的腳步,那麼在這樣的環境下,年輕世代到底該如何實現「買房夢」?答案就在於:資產配置。
台股新聞
台灣央行今 (25) 日公布 7 月購屋貸款和建築貸款 (土建融) 餘額,分別來到 11 兆 3756 億元、3 兆 4365 億元,其中,土建融餘額轉下滑,顯示建築貸款承作低迷,而房貸餘額雖創新高,但年增率僅 6.74%,也創 2023 年 12 月以來新低。
台股新聞
台灣經濟研究院今 (25) 日公布 7 月營建業營業氣候測驗點為 93.79 點,較 6 月下降 0.96 點,結束先前短暫一個月的上揚,再度轉為下跌,台經院說明,未來半年大環境展望仍充滿變數,間接對國內房市買氣造成壓抑。在營造業方面,由於中颱丹娜絲、強烈西南氣流對我國嘉南地區嚴重損害,不但影響南部工區模板工程的施工,且更需額外抽調工班進行災區重建工程,使部分公共建設計畫人力短缺情形更嚴重,影響執行進度,因此,7 月整體營造業景氣呈現衰退。
台股新聞
中央銀行今 (21) 日公布 7 月五大銀行 (台銀、合庫銀、土銀、華銀和一銀) 新承做放款統計,新承做房貸較上月增加 45.46 億元至 709.24 億元,而房貸利率 2.303%,月增 0.02 個百分點,則創下 2009 年 1 月以來新高。
台股新聞
國立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今 (28) 日公布 7 月消費者信心指數 (CCI) 為 64.38 點,較上月回升 0.68 點,終結連 4 跌,仍是去年 5 月以來次低,反映關稅不確定性的影響,本次 6 項調查指標中僅物價水準、投資股票時機上升,另有 4 項指標下降。
台股新聞
中央銀行今 (22) 日公布 6 月五大銀行 (台銀、合庫銀、土銀、華銀和一銀) 新承做放款統計,新承做房貸較上月減少 58.44 億元至 663.78 億元,而房貸利率 2.283%,月增 0.001 個百分點,則創下 2009 年 1 月以來新高,央行指出,多少有政策的效果在裡面。
台股新聞
台灣經濟研究院今 (24) 日公布 5 月營建業營業氣候測驗點為 90.41 點,月減 0.1 點,呈現連 5 跌,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不諱言,未來半年受限於央行管控政策持續、房市供給增加、關稅與地緣風險不確定性高等因素,預期房市將呈「量縮、價鬆動」格局,住宅和商用不動產前景皆欠佳。
台股新聞
台灣連鎖家具龍頭詩肯 (6195-TW) 在既有的詩肯柚木、詩肯居家與詩肯睡眠外,近來已陸續開出新加坡 NOVA 家具,展望後市,下半年規劃再有「FRANKEN 德國法蘭克名床」品牌加入營運行列,並會持續尋找進駐合適的百貨商場。詩肯今年前 5 月合併營收僅衰退 1.7%,表現持穩,但詩肯審慎提到,由於經濟情勢不穩,前景的不確定性高,後續是否進一步波及房市和家具市場,仍密切關注。
台股新聞
網路生活平台數字科技 (5287-TW) 甫公布 5 月合併營收 2.08 億元,年增 7%,並創單月新高紀錄,數字科技表示,旗下 591 房屋交易網多元收費模式有成,並啟動 AI 變現,而小雞上工在打工市場擴大市占,後續穩健推升站台整體營收規模無虞。
台股新聞
台灣央行今 (24) 日公布 4 月購屋貸款和建築貸款 (土建融) 餘額,分別來到 11 兆 2169 億元、3 兆 4441 億元,房貸餘額雖續創高,但年增率 8.8% 創去年 4 月以來低點,而土建融餘額年增率僅 2.83%,也寫去年 8 月以來低點,反映房市需求減緩。
台股新聞
台灣經濟研究院今 (26) 日公布 4 月營建業營業氣候測驗點為 90.38 點,月減 2.98 點,不僅連 4 跌,更創 2022 年底來低點,台經院指出,購屋信心已降至這波房市多頭新低點,短期買氣難以恢復。台經院說明,4 月六都建物買賣移轉件數月減 7.3%,反映 3 月初台積電宣布將擴大赴美投資 1000 億美元,民眾憂心台積電在台建廠計畫生變,再加上信用管制政策壓抑房市動能。
台股新聞
中央銀行今 (22) 日公布 4 月五大銀行 (台銀、合庫銀、土銀、華銀和一銀) 新承做放款統計,新承做房貸較上月減少 192.79 億元至 627.3 億元,而房貸利率 2.282%,月增 0.018 個百分點,則創下 2009 年 1 月以來新高,央行指出,央行有自主控管風險,會反映在各種類型的貸款利率上。
台股新聞
台灣央行副總裁嚴宗大將於明 (21) 日赴立院進行房市相關業務報告,在最新出爐的書面中,央行認為,房市交易已見降溫、民眾看漲房價預期心理下降,但信用資源仍有過度流向不動產相關部門的情形。嚴宗大將赴立院財委會進行「房屋稅 2.0 課徵亂象與金融機構對不動產融資緊縮及中央銀行信用管制措施對房地產交易之影響」專題報告,央行認為,不動產貸款集中度略見下降,民眾看漲房價預期心理也下降,房市交易有降溫跡象,不過,不動產貸款餘額仍高,信用資源仍有過度流向不動產相關部門。
台股新聞
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今 (27) 日公布 3 月我國消費者信心指數 (CCI) 為 71.86 點,較上月下降 0.73 點,並創去年 5 月以來新低,其中,六項調查指標均下滑,又以「未來半年物價水準」跌最多,也創去年 7 月以來低,顯示水電價調漲在即,令消費者對通膨的預期再度升溫;另外,「購買房地產時機」降至 2020 年 9 月以來新低,反映近來房市的濃厚觀望氣氛。
台股新聞
台灣經濟研究院今 (25) 日公布 2 月營業氣候測驗點調查為 102.46 點,較 1 月轉為上揚 0.48 點,不過,台經院示警,「短期內不動產市況進入盤整期相當確立」,不動產市場景氣仍以保守視之,仍有待一段時間後,供需才能逐步調整至較健康的階段。
台股新聞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將於今 (14) 日赴立院財委會進行業務報告,在最新出爐的書面報告中,楊金龍認為,央行實施信用管制措施三個目的,成效均逐漸顯現,包括 (1) 房市投機需求減少、(2) 無自用住宅者購屋貸款比率上升,以及 (3) 不動產貸款集中度及不動產貸款增幅均趨降;央行也統計,專案金檢次數已多達 170 次。
台灣房市
疫情過後房市股市買氣同步大增,再加上政府政策及科技類股大力推動,房價股價同時攀上史上高點;2024 年 9 月 20 日後央行實施管制政策,導致買氣急轉直下大挫。經過近 5 個月的時間沉澱後,比較房市與股市的購買意願,仍有 35% 民眾考慮買進房地產,勝過 33.5% 考慮買股。
台股新聞
台灣央行今 (25) 日公布 1 月購屋貸款和建築貸款 (土建融) 餘額,分別來到 11 兆 1112 億元、3 兆 4325 億元,其中,土建融餘額呈現連 3 減,顯示建築貸款承作持續放緩中,而房貸餘額雖創新高,但年增率 9.86%,也是 8 個月來相對低點,反映房市趨緩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