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產量





    2025-10-01
  • 美股雷達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國防部已要求美國導彈製造商大幅提高 12 種關鍵武器系統的產量。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國防部為迅速擴大導彈生產規模,已召開一系列由高級國防官員與美國主要國防承包商高層參與的高層會議。美國國防部副部長范伯格(Stephen Feinberg)透過新成立的彈藥加速委員會領導這項計畫。






  • 2025-09-30
  • A股

    在輝達 (NVDA-US) 因地緣政治因素在中國市場面臨挑戰之際,中國科技巨頭華為正準備在明年大幅提升其最先進人工智慧(AI)晶片產量,目標是在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市場中贏得更多客戶。根據《彭博》報導,知情人士透露,華為計畫在 2026 年生產約 60 萬顆旗艦昇騰(Ascend)910C 晶片,產量約為今年的兩倍。






  • 2025-09-29
  • 能源

    消息人士透露,OPEC+ 可能在下週日的會議中,批准再度提高每日原油產量至少 13.7 萬桶,以在油價上升的背景下進一步爭取全球石油市場佔有。根據《路透》報導,自今年四月以來,OPEC + 逆轉了減產策略,已經將產量配額提高超過每日 250 萬桶,約佔全球需求的 2.4%,以提升市場佔有率,同時回應美國總統川普施壓降低油價的壓力。






  • 2025-09-27
  • 美股雷達

    據《Investopedia》報導,美國聯邦航空總署 (FAA) 周五 (26 日) 證實,正在放寬對部分波音 (Boeing)(BA-US) 客機的限制,包括 737 與 787 系列,這可能讓該飛機製造商加快生產與交付速度。波音股價周五上漲 3.6%,今年迄今已累計漲約 28%。






  • 2025-09-18
  • 農作

    根據外媒周三 (17 日) 報導,阿拉比卡咖啡期貨價格近六周來大幅飆升,本周一更衝上每磅 4.21 美元的水準,創下 2 月以來新高。投資人密切留意巴西及其他主要產區供應吃緊與天候不穩,再加上即將到來的收成存在不確定性,引發市場強烈空頭回補行情,累計自 8 月初以來漲幅已逼近五成。






  • 2025-09-16
  • 歐亞股

    根據《日經》周二 (16 日) 報導,日產汽車 (Nissan) 因電池採購延誤,下修新款 Leaf 電動車 9 月至 11 月的產量計畫,幅度超過一半。《日經》指出,電池供應問題來自日產旗下關係企業的產能不如預期,迫使公司調整生產規劃。新款 Leaf 預計年底前上市,目標在美國與日本市場銷售。






  • 2025-09-14
  • 美股雷達

    電動車巨頭特斯拉 (TSLA-US) 德國工廠經理 André Thierig 表示,由於「銷售數據非常良好」,特斯拉德國工廠將比原先計劃生產更多電動車。根據《彭博》報導,Thierig 指出,位於柏林附近的特斯拉工廠「已上調第三與第四季度的生產計劃」,並補充表示,工廠持續對「所有供應市場保持正面訊號」。






  • 2025-09-05
  • 期貨

    對於長期以來因白銀價格多次上漲後又回落而感到失望的投資者來說,一位頂尖的業界內部人士提出了強有力的論點:目前的白銀市場已經發生了根本性且結構性的轉變。前白銀協會主席及赫克拉礦業 (Hecla Mining) 已退休執行長 Phil Baker 指出,當前的市場與 2011 年和 2020 年的上漲失敗截然不同,其關鍵差異在於前所未見的多年供應赤字,以及投資者心態的深刻轉變。






  • 2025-08-30
  • 能源

    美國原油生產在 6 月達到歷史新高,根據能源資訊管理局(EIA)發布的《石油供應月報》數據,日均產量上升 133,000 桶,達到 1,358 萬桶。德州作為最大美國產油州,6 月產量增加 11,000 桶,達到 572 萬桶,為 4 月以來的最高水準。






  • 2025-08-12
  • 最新數據顯示,比亞迪 (002594-CN)(01211-HK) 在今年前 7 月的單月出口量到達 8 萬輛左右水準,這一成績讓多數車廠感到意外。根據中汽協周一 (11 日) 公布的數據,今年前 7 月中國整車出口前十大企業中,奇瑞出口量 66.7 萬輛,年增 7.3%,佔總出口量的 18.1%,比亞迪成長則最為顯著,出口量年增 130% 至 55.3 萬輛。






  • 2025-06-16
  • 能源

    綜合外媒周一 (16 日) 報導,石油輸出國組織及其盟友(OPEC+)5 月增產 18 萬桶 / 日,儘管總量略低於預期,但核心成員如沙烏地阿拉伯積極推動擴產,同時要求先前超產的成員國實施補償性減產。石油輸出國組織 (OPEC) 最新月報顯示,整體產量仍超出配額,部分成員國如哈薩克持續違反產量限制,引發組織內部緊張。






  • 2025-06-13
  • 國際政經

    《彭博》周四 (12 日) 報導,美國商務部官員表示,華為在 2025 年的昇騰 (Ascend) 系列人工智慧 (AI) 晶片產量預計將不超過 20 萬枚。此舉是為回應美國國會議員對中國先進半導體產能快速追趕的疑慮。負責出口管制業務的美國商務部次長凱斯勒 (Jeffrey Kessler) 周四於國會聽證會中指出:「我們不能因為中國的產量目前仍小,就對形勢掉以輕心。






  • 2025-06-10
  • 《路透》周二 (10 日) 報導,印度最大車廠 Maruti Suzuki 受到中國稀土出口限制影響,首款電動車 e-Vitara 的短期產量目標大幅下修三分之二,顯示汽車產業供應鏈衝擊持續擴大。據《路透》取得的公司文件,Maruti Suzuki 原計畫在 4 月至 9 月生產 26,500 輛 e-Vitara,但最新計畫只剩約 8,200 輛。






  • 2025-05-14
  • 石油輸出國組織與盟國 (OPEC+) 自 4 月起啟動備受矚目的石油增產計畫,但初期步伐相當謹慎。根據該組織周三 (14 日) 公布的最新月報,8 個承諾增產的國家當月僅合計增產 2.5 萬桶 / 日,遠低於原訂的 13.8 萬桶 / 日。沙烏地阿拉伯作為 OPEC + 的領導國,4 月按計畫實施增產,但包括哈薩克、伊拉克等過去超產的成員國因需履行補償性減產承諾而減少供應。






  • 2025-05-12
  • 最新數據顯示,中國車市上月乘用車市場零售量年增 14.5% 至 175.5 萬輛,創下近十年同期次高紀錄,今年前 4 月亦年增 7.9% 至 687.2 萬輛,而 4 月數據不僅打破傳統「前低後高」的季節性規律,更顯示中國汽車業在政策驅動與技術變革雙重作用下的強勁復甦動能。






  • 2025-03-31
  • 港股

    去年,中國汽車業迎來歷史性時刻,電動車大廠比亞迪以 7771 億元的營收超越騰訊等網路巨頭,成為中國最賺錢車廠,不僅改寫了中國車市的競爭格局,更在全球舞台上展現出強勁的競爭力。根據比亞迪發布的 2024 年財報顯示,全年營收人民幣達 7771 億元,年增率 29%,連續第 3 年維持高速成長,這一營收數字不僅遠超過騰訊同期的 6602 億元營收,也將傳統車廠巨頭上汽集團甩在後方。






  • 2025-01-07
  • 原物料

    中國在青藏高原又發現新的銅礦資源,規模超過 2000 萬噸,若按 0.6% 的出礦品位計算,新發現的 2000 萬噸資源量,折算成資源儲量約 12 萬噸,屬於中型銅礦。中國《央視財經》報導,目前青藏高原已經形成了玉龍、多龍、巨龍 - 甲瑪和雄村 - 朱諾四個千萬噸級的銅礦資源基地,預測資源潛力達 1.5 億噸,有望成為世界級銅資源基地。






  • 2025-01-06
  • 美股雷達

    根據特斯拉 (TSLA-US) 最新發表的 2024 年全球生產與交付報告,特斯拉在全球共生產電動車約 177.3 萬輛,交付年減 1.07% 至約 178.9 萬輛,儲能產品全年裝機量達 31.4GWh。此外,去年特斯拉在全球增加 1.15 萬多個超級充電樁,年增率 19%。






  • 2025-01-03
  • 歐亞股

    根據義大利工會組織 FIM-CISL 周五 (3 日) 數據,全球第四大車廠 Stellantis(STLA-US) 去年在該國的汽車生產量下滑 37%,顯示汽車製造業受打擊。為解決義大利的產能過剩問題,Stellantis 嚴重依賴政府資助的臨時裁員計畫。






  • 2024-12-26
  • 美股雷達

    日本汽車製造商豐田汽車 (TM-US) 周三 (25 日) 表示,雖然美國和中國需求強勁,其全球銷量連續第二個月成長,但該公司 11 月全球產量已連續第 10 個月下降。這家全球最大汽車製造商 11 月全球汽車產量為 86 萬 9230 輛,較去年同月下降 6.2%,降幅大於 10 月的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