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量
原物料
中國在青藏高原又發現新的銅礦資源,規模超過 2000 萬噸,若按 0.6% 的出礦品位計算,新發現的 2000 萬噸資源量,折算成資源儲量約 12 萬噸,屬於中型銅礦。中國《央視財經》報導,目前青藏高原已經形成了玉龍、多龍、巨龍 - 甲瑪和雄村 - 朱諾四個千萬噸級的銅礦資源基地,預測資源潛力達 1.5 億噸,有望成為世界級銅資源基地。
美股雷達
根據特斯拉 (TSLA-US) 最新發表的 2024 年全球生產與交付報告,特斯拉在全球共生產電動車約 177.3 萬輛,交付年減 1.07% 至約 178.9 萬輛,儲能產品全年裝機量達 31.4GWh。此外,去年特斯拉在全球增加 1.15 萬多個超級充電樁,年增率 19%。
歐亞股
根據義大利工會組織 FIM-CISL 周五 (3 日) 數據,全球第四大車廠 Stellantis(STLA-US) 去年在該國的汽車生產量下滑 37%,顯示汽車製造業受打擊。為解決義大利的產能過剩問題,Stellantis 嚴重依賴政府資助的臨時裁員計畫。
美股雷達
日本汽車製造商豐田汽車 (TM-US) 周三 (25 日) 表示,雖然美國和中國需求強勁,其全球銷量連續第二個月成長,但該公司 11 月全球產量已連續第 10 個月下降。這家全球最大汽車製造商 11 月全球汽車產量為 86 萬 9230 輛,較去年同月下降 6.2%,降幅大於 10 月的 0.8%。
歐亞股
日本最大車廠豐田今 (25) 日說,即便美國和中國需求強勁帶動該車廠上月全球銷量連兩月走增,但全球產量仍年減 6.2% 至 86 萬 9230 輛,降幅大於 10 月的 0.8% 且連續第 10 個月下滑。生產和銷售數據不包括旗下大發工業和日野。
能源
根據外媒周五 (13 日) 報導,石油輸出國組織與夥伴國 (OPEC+) 主要成員國之一的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簡稱阿聯) 將在明年初減少石油出貨量,因為 OPEC + 尋求更嚴格的規定來實現生產目標以支撐油價。根據與阿布達比國家石油公司 (Abu Dhabi National Oil Co., ADNOC) 簽訂接收貨物合約的公司透露,ADNOC 已削減了對亞洲部分客戶的原油配額,不同等級的原油日產量減少了多達 23 萬桶。
農作
馬來西亞棕櫚油局 (MPOB) 周五 (13 日) 表示,由於暴雨影響這個全球第二大棕櫚油生產國馬來西亞的收成,該國 12 月份的棕櫚油產量連續第四個月下滑。馬來西亞產量下降將抑制該國的庫存,並進一步提振指標期貨,該指數已經接近兩年半以來新高水準。
國際政經
石油輸出國組織與夥伴國 (OPEC+) 將於周日 (12/1) 召開線上產量政策會議,外媒周三 (27 日) 報導指出,該組織將面臨兩難的抉擇:不是繼續限制石油供應到 2025 年,就是要冒著油價再次暴跌的風險鬆綁產量限制。由於中國的石油需求放緩,而整個美洲的石油供應激增,OPEC + 代表們表示會再次討論推遲增產計劃,可能會延後幾個月。
歐亞股
日本八大汽車廠公布 2024 年上半年度 (4-9 月) 全球產量為 187.8301 萬輛,較上年同期減少 6%,這是自 2020 年新冠疫情造成沉重打擊以來,日本車廠四年來上半年度產量首次年減。日本八大車廠為:豐田、日產、本田、Subaru、馬自達、三菱、五十鈴和鈴木。
大陸政經
最新數據顯示,中國新能源汽車在生產與銷售方面均大幅成長,中國國務院周三 (23 日) 介紹今年前三季工業和資訊化發展情況時指出,中國今年前三季汽車工業運行整體良好,產業增加值年增 7.9%,產銷分別完成 2147 萬輛和 2157.1 萬輛,年增率分別為 1.9% 和 2.4%,累計出口整車 431.2 萬輛,年增率 27.3%。
美股雷達
電動車新創公司 Rivian (RIVN-US) 周五 (45 日) 表示,由於正在努力應對零件短缺和需求放緩的問題,該公司大幅下修全年產量預期,第 3 季汽車交車量低於分析師預期。該公司股價在周五盤前交易下跌超過 6%。該股今年以來已下跌超過 50%。
能源
路透周三 (2 日) 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導,石油輸出國組織與夥伴國 (OPCE+) 聯合部長級監督委員會 (JMMC) 會議將於稍晚召開,會上不太可能建議對現有政策進行任何調整,讓該組織能在 12 月開始逐步增加產量。知情人士透露,稍晚的會議不太可能會有任何意外,頂多是重申成員國遵守協議規定生產目標目標的必要性。
歐亞股
根據《路透》引述當地媒體報導,由於電動汽車銷售力度減弱,日本豐田汽車已大幅放慢電動汽車生產速度,將 2026 年全球產量下調至 100 萬輛,較原預測目標 150 萬輛,下調約 30%。然而,這一目標對豐田來說,仍然是一項雄心勃勃的挑戰。相較於純電動車,豐田在開發混合動力汽車方面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去年僅售出了約 10.4 萬輛電動車,純電動車目前約占其全球銷量的 1%。
能源
根據彭博周二 (3 日) 調查,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8 月的產量變化不大,每日生產 2,706 萬桶,僅比 7 月少約 7 萬桶,整體來看算穩定。雖然利比亞 8 月日產量下滑 15 萬桶,但其減產部分被奈及利亞和科威特兩成員國的小幅增產抵消。
歐亞股
日本汽車製造大廠豐田 (Toyota)29 日表示,受到中國與泰國產量下降的影響,7 月份全球產量連續 6 個月下滑,但降幅已較 6 月的二位數收斂。豐田表示,7 月全球產量年減 1% 至 804,610 輛,中國和泰國的產量分別下降 6% 和 13%。
歐亞股
受到工廠停產影響,日本車廠豐田 (Toyota) 計畫將 2024 年的全球汽車生產計畫下調約 5%,從 1030 萬輛減少至 980 萬輛,這是豐田 4 年來首度全球產量低於前一年水平。下調產量計劃有兩大因素。一是豐田因涉及安全數據造假、「型式指定」認證違規,導致多款車型停產。
美股雷達
Lucid Group (LCID-US) 周一 (8 日) 公布的第 2 季交車數高於分析師預期。降價提振了對其豪華電動轎車的需求,導致該公司股價在周一盤前交易上漲約 6%。高額借貸成本、經濟不確定性以及消費者對汽油電動混合動力車的偏好,都影響了電動車的需求。
美股雷達
FIM-CISL 聯盟周一 (8 日) 表示,如果政府最近推出的購買獎勵措施不能提振需求,特別是電動車,汽車製造商 Stellantis (STLA-US) 今年的義大利產量可能會下降約三分之一。該工會表示,產量可能會從去年的 75.1 萬輛降至略高於 50 萬輛,遠低於 Stellantis 與義大利政府討論的 2030 年前 100 萬輛的目標。
美股雷達
特斯拉 (TSLA-US) 公布 2024 年第 2 季汽車產量和交車量。上季總產量 為 41 萬 831 輛,交車量 44 萬 3956 輛。這些數據超出華爾街的預期。根據 FactSet Street Account 編製的共識估計,分析師預計特斯拉在截至 6 月 30 日當季交車量將到 43.9 萬輛。
美股雷達
國際金價今 (11) 日小幅下跌,因投資人靜待周三 (12 日) 公佈的美國 5 月通膨數據以及聯準會 (Fed) 最新利率決議,現貨與期貨金價分別在每盎司 2320 美元跟 2303 美元附近波動。HDFC Securities 商品和貨幣主管 Anuj Gupta 表示,由於投資人正等待今起一連兩天召開的 Fed 會議結果,加上美國非農就業數據表現佳,使得降息預期有所減弱,推動美元走漲,美元指數重回 105 關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