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
海外房市
隨著日本東京地價不斷上漲,漲幅逼近泡沫時期的水準,不少人擔心日本房價正走向新一輪危機。然而,專家指出,當前的日本房市與 1990 年代初期的泡沫經濟存在顯著差異。日本國土交通省 9 月 16 日公布數據顯示,2025 年全國所有用途土地的基準地價平均上漲 1.5%,這是自 1991 年泡沫經濟以來的最大漲幅,並已連續第 4 年上升。
美股雷達
隨著人工智慧(AI)投資熱潮持續延燒,市場對「AI 泡沫」的關注正逐漸降溫。最新觀察顯示,散戶投資者的恐慌情緒在今年夏季達到高點後已顯著回落,專家認為這可能代表 AI 相關股票的股價仍有進一步上漲空間。根據《CNBC》報導,Google 搜尋趨勢三年數據顯示,「AI 泡沫」(AI bubble)一詞在今年 8 月 20 日至 21 日的搜尋量達到最高峰,當時甚至超越「股市泡沫」、「AI 繁榮」與「加密貨幣泡沫」等相關搜尋詞彙。
美股雷達
經歷過網路泡沫的亞馬遜 (AMZN-US) 創辦人貝佐斯(Jeff Bezos)近日直言:「AI 是泡沫,但 AI 是真實的,它會改變每一個行業。」貝佐斯將當前的人工智慧(AI)投資熱潮形容為「工業泡沫」,指出:「好點子和壞點子一起融資,估值脫節是常態。
美股雷達
人工智慧 (AI) 投資究竟是不是泡沫,已經掀起正反兩派論戰,獨立研究機構 MacroStrategy Partnership 發布報告指出,人為壓低的利率環境中吹大了 AI 泡沫,如今規模已經達到網路泡沫時期的 17 倍、2008 年次貸泡沫的四倍,而 AI 投資的規模已經達到極限。
美股雷達
受投資人爭相佈局 AI 領域的推動,全球晶片製造商正經歷一場市值飆升的狂歡,這場狂歡不僅將科技股推向歷史高點,更折射出市場對 AI 技術重塑經濟格局的強烈預期。本周 AI 領域的利多消息持續點燃市場熱情。ChatGPT 母公司 OpenAI 在員工持股出售交易中估值達到創紀錄的 5000 億美元,且與多家南韓晶片製造商達成合作協議。
美股雷達
據《Business Insider》報導,美國經濟學家、資深交易員 Steve Hanke 認為,投資人應做好準備,因為人工智慧 (AI) 熱潮最終可能像網路泡沫一樣崩盤。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經濟學教授 Hanke 表示,「隨著資金湧入 AI,很難判斷市場的狂熱是理性還是不理性。
美股雷達
英國知名科技投資人 James Anderson 近日針對 AI 估值熱潮發出警告,引發市場關注。這位曾精準押注輝達、特斯拉的傳奇基金經理近日表示,儘管年初未察覺明顯泡沫,但 OpenAI 估值半年內從 1570 億美元飆升至 5000 億美元、Anthropic 同期暴漲近兩倍至 1700 億美元的速度與規模已令他有所警惕。
美股雷達
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接受 Bg2 Pod 專訪,與 Bill Gurley 和 Brad Gerstner 進行了剪輯後仍達近 2 小時的對談。據「新浪科技」,這次對談訊息密度格外高,黃仁勳表達了對輝達近期包括對 OpenAI 的千億美元投資、投資英特爾 (INTC-US) 等一系列大動作的原因,對輝達的產業角色的定位,對 AI 產業的發展前的前瞻,以及 AI 對世界經濟格局的徹底重構。
美股雷達
美股是否形成泡沫的討論日益升溫,標普 500 指數逼近歷史高點,但部分分析師認為漲勢仍有續航力。Capital Economics 市場經濟學家 John Higgins 認為,漲勢仍可能延續,該指數在 2025 年底可望高於原先預估的 6,750 點,並於 2026 年受人工智慧 (AI) 相關投資熱潮帶動再創新高。
美股雷達
《彭博》周二 (30 日) 報導,特斯拉 (TSLA-US) 股價 9 月大漲超過 30%,創下近一年最佳單月表現,成為標普 500 指數本月前十大漲幅個股之一。投資人熱情押注馬斯克對公司的新戰略重心,也讓市場關注即將公布的第三季銷售數據能否支撐這波漲勢。
美股雷達
在華爾街,David Einhorn 的名字象徵「危機的先知」。2008 年,他靠精準做空雷曼兄弟,在全球金融危機前夕一戰成名。時隔十七年,這位明星對沖基金經理再次對美股發出警告,而這次焦點正指向人工智慧(AI)投資熱潮。Einhorn 在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論壇中指出,AI 技術雖具變革性,但當前市場上的投資行為過於極端。
美股雷達
美國聯準會 (Fed) 主席鮑爾日前警告,美股估值相當高,此話一出立刻在股市掀起波欄,三大指數當天反轉收黑,MarketWatch 特別整理出三大指標,證明鮑爾的警告其來有自。過去三年來,標普 500 與那斯達克漲勢凌厲,已讓多項常見的估值指標達到歷史新高或接近高點。
美股雷達
從歷史角度來看,美股估值昂貴得驚人,但美銀 (BofA) 策略師指出,若細細分析,這些高估值或許是合理的。在美銀追蹤的 20 項內部指標中,標普 500 指數有 19 項指標都顯示估值偏高,其中四項甚至創下歷史新高。對此美銀股票與量化策略策略師 Savita Subramanian 周三 (24 日) 表示,標普 500 成分股有以下特徵:較低的財務槓桿、較低的盈餘波動、更高的效率,以及數十年來更穩定的利潤率,這些都為高昂的估值提供了支撐。
美股雷達
OpenAI 等人工智慧 (AI) 公司正在大舉投資資料中心建置,但卻鮮少提到如何賺取足夠的收入來支應龐大開銷。諮詢公司貝恩 (Bain & Co.) 推估,這個資金缺口可能達到 8000 億美元。貝恩周二 (23 日) 發布的「年度全球科技報告」指出,到 2030 年,所有 AI 公司合計需要每年 2 兆美元的收入,才能支應為滿足預期需求算力所做的投資。
黃金
MarketWatch 報導,黃金周一 (22 日) 創新高,是今年來第 36 度締造歷史,看起來似乎有泡沫的跡象,然而,並非所有分析師都認為這波漲勢已經過了頭。黃金從 2023 年年中以一路上漲,並持續創下歷史高點。Winhall Risk Analytics/OptionMetrics 撰稿人 Brett Friedman 在近期報告中寫道,許多人視黃金為「完美時機的完美投資」,能從對通膨、貨幣貶值、債務、地緣政治衝突與社會經濟焦慮的恐懼中受益。
美股雷達
科技股持續推動標普 500 指數屢創新高,華爾街分析師普遍看好這波漲勢仍將延續,美銀發出「泡沫」警告,但看好這類股的續航力。標普 500 指數週一 (22 日) 在輝達帶動下再度刷新高點,收漲 0.4% 至 6,693.75 點。道瓊指數勁揚 0.7%,收在 22,788.98 點。
科技
三年前,OpenAI 旗下 ChatGPT 橫空出世,如同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巨石,激起了持續至今的 AI 熱潮,同時也開啟了美國多家科技新創企業估值的爆發性成長旅程。在公開市場上,AI 榮景讓輝達、博通、甲骨文等公司的市值大幅提升,而在私人市場,AI 同樣是估值飆升的關鍵驅動力,OpenAI 的估值也一路大幅上揚,SpaceX、Anthropic 和 Anduril 等其他知名新創公司的估值也呈現出天文數字般的漲幅。
美股雷達
賓州大學教授 Benjamin Lee 警告稱,大型科技公司在人工智慧(AI)基礎設施上的過度投資可能面臨風險。在甲骨文 (Oracle) (ORCL-US) 宣布價值 3000 億美元的 AI 合約後,該公司的股價飆升,同時美股市場上的 AI 概念股也隨之上漲。
美股雷達
華爾街在瘋狂追逐大型科技公司的人工智慧 (AI) 投資浪潮時,可能忽視一項隱藏的代價:折舊成本。MarketWatch 報導,Alphabet(GOOGL-US)、亞馬遜 (AMZN-US) 和 Meta(META-US)預定在今年年底之前,共將投入 2740 億美元資本支出打造 AI 基礎設施。
美股雷達
創投公司 AZ-VC 創辦人兼管理合夥人 Jack Selby 近日發出嚴厲警告,指出當前圍繞人工智慧(AI)的投資狂熱,可能已經在私人科技投資領域催生了「史上最大泡沫」,並預示新創公司的估值修正即將到來。Selby 在新加坡一場會議上接受採訪時表示,數十億美元的風險投資正湧入全球各地的 AI 公司,然而,許多投資者開始擔心,在商業模式與利潤尚未跟上的情況下,企業估值已被推得過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