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創公司
美股雷達
美國川普政府上周宣布針對 H-1B 工作簽證計畫進行重大改革,對新申請者徵收高達 10 萬美元的簽證費用,此舉在矽谷及其他科技重鎮引發強烈震撼。儘管政策旨在保護美國本土就業,但《路透》所做訪談顯示,這項新措施反而可能促使企業將更多高階工作機會轉移至海外,與政策初衷背道而馳。
美股雷達
2024 年,一顆名為 2024 PT5 的小行星短暫環繞地球近兩個月,被稱為「迷你月亮」。此一事件激發了太空企業家們的想像,一場針對小行星豐富礦產的「太空淘金熱」正悄然升溫。小行星被視為巨大的寶庫,富含鉑、鈷、鐵甚至黃金等用於製造智慧型手機和筆記型電腦的貴重金屬。
科技
三年前,OpenAI 旗下 ChatGPT 橫空出世,如同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巨石,激起了持續至今的 AI 熱潮,同時也開啟了美國多家科技新創企業估值的爆發性成長旅程。在公開市場上,AI 榮景讓輝達、博通、甲骨文等公司的市值大幅提升,而在私人市場,AI 同樣是估值飆升的關鍵驅動力,OpenAI 的估值也一路大幅上揚,SpaceX、Anthropic 和 Anduril 等其他知名新創公司的估值也呈現出天文數字般的漲幅。
美股雷達
人形機器人賽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升溫。美國新創公司 Figure 本周宣布,其 C 輪融資已獲得超過 10 億美元的承諾資金,投後估值達到驚人的 390 億美元 (約合新台幣 1.2 兆元)。這不僅打破了全球人形機器人公司的估值紀錄,更使其估值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內飆升超過 1400%,凸顯了市場對於具身智慧 (Embodied AI) 未來的巨大信心。
《路透》周一 (8 日) 援引兩名知情人士消息報導,中國機器人新創宇樹科技 (Unitree Robotics) 正籌備首次公開募股(IPO),目標公司估值高達人民幣 500 億元(合 70 億美元),有望成為近年中國規模最大的科技股掛牌之一。
美股雷達
綜合外媒周二 (2 日) 報導,OpenAI 宣布以 11 億美元收購產品開發新創公司 Statsig,延續其收購攻勢,而 Statsig 創辦人 Vijaye Raji 將出任 OpenAI 應用部門技術長。未來,Statsig 將協助 OpenAI 和其他企業測試功能,並在營運中運用即時數據。
美國 AI 巨頭 OpenAI,作為風靡全球的 ChatGPT 開發者,自 2015 年底成立以來,從非營利組織轉型為營利組織,並在微軟及頂級創投業者支持下成長為超級獨角獸。如今,OpenAI 高層團隊的動盪與技術團隊的重組,正催生出一系列新的 AI 創業力量。
科技
《CNBC》周一 (14 日) 報導,獲阿里巴巴 (BABA-US)(09988-HK) 投資支持的中國人工智慧 (AI) 新創月之暗面 (Moonshot) 於上周五 (11 日) 深夜發布開源大型語言模型 (LLM)Kimi K2,主打高效程式碼生成能力與極低成本,直指 OpenAI 的 GPT-4.1 與 Anthropic 的 Claude Opus 4 等市面主流對手,搶攻企業端與開發者市場。
美股雷達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美國科技新創企業迎來融資熱潮,36 家新晉獨角獸企業總估值突破 920 億美元,累計獲得 72.4 億美元融資。這些企業廣泛分佈在 AI、生醫、機器人、太空經濟等前沿領域,展現出美國資本市場的活躍態勢與多元化佈局特徵。
美股雷達
Alphabet(GOOGL-US)旗下的 Google 周一 (30 日) 宣布,已與麻省理工學院 (MIT) 衍生的新創公司 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CFS)簽署購電協議,將自其首座商業核融合電廠購買 200 百萬瓦 (MW) 電力。
台股新聞
貿協在世貿一館打造共享辦公室品牌 「TAI-ONE SPACE 智能共享辦公室」,明 (18) 日起正式營業。貿協董事長黃志芳今 (17) 日表示,TAI-ONE SPACE 將提供中小型新創企業作為長、短期辦公空間,世貿中心除了交通方便、商業能量也強大,也藉此活化世貿的空間利用,目前已有 2 家新創公司已簽約進駐。
美股雷達
英國《金融時報》(FT)周一 (2 日) 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導,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旗下人工智慧 (AI) 新創公司 xAI 正尋求在一輪 3 億美元的股票出售交易中,將公司估值拉高至 1,130 億美元。報導指出,這筆交易將允許 xAI 的員工向投資人出售持股,後續預料還會有新一輪更大規模的融資計畫,屆時 xAI 將對外投資人釋出新股。
根據《彭博》周四 (29 日) 報導,中國人工智慧 (AI) 新創公司深度求索 (DeepSeek) 宣布,其升級版模型 DeepSeek-R1-0528 在數學、程式設計與邏輯推理方面表現優於先前版本,並顯著降低模型幻覺 (Hallucination) 現象。
美股雷達
據報導,由前 OpenAI 首席科學家 Ilya Sutskever 共同創立的人工智慧新創公司 Safe Superintelligence Inc. (SSI),正在尋求以至少 200 億美元的估值籌集新資金。《路透》報導指出,該公司正與新舊投資者進行洽談。
美股雷達
繼去年 9 月完成首輪融資後,最新消息傳出 OpenAI 前首席科學家 Ilya Sutskever 去年創辦的公司「安全超級智慧」(Safe Superintelligence,SSI) 正洽談新一輪融資,估值料將高達 200 億美元 (約 6616 億台幣)。
科技
美國機器人新創企業 Figure 周二 (4 日) 宣布終止與 OpenAI 的合作關係,創辦人 Brett Adcock 在 X 上聲稱,在機器人 AI 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且完全自主研發,雖未透露細節,但豪言將在 30 天內推出顛覆人形機器人產業的創新成果,這也讓網友懷疑是否採用了 DeepSeek。
幣圈
有「女股神」之稱的方舟投資 (ARK) 創辦人伍德最新預測,川普的當選將引發一波新創公司併購 (M&A) 浪潮,並重申自己對比特幣(BTC) 將上看 100 萬美元的樂觀看法。伍德在接受《彭博電視台》訪問時表示,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 (FTC) 的改革將釋放潛在的併購需求,並為創投家創造「流動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