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科技

改採DeepSeek?人形機器人新創Figure終止與OpenAI合作 放豪語「30天內驚豔世界」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綜合報導 2025-02-05 16:40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人形機器人新創Figure終止與OpenAI合作 放豪語「30天內驚豔世界」(圖:Shutterstock)

美國機器人新創企業 Figure 周二 (4 日) 宣布終止與 OpenAI 的合作關係,創辦人 Brett Adcock 在 X 上聲稱,在機器人 AI 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且完全自主研發,雖未透露細節,但豪言將在 30 天內推出顛覆人形機器人產業的創新成果,這也讓網友懷疑是否採用了 DeepSeek。

美國科技媒體《TechCrunch》報導,Adcock 表示,要想在現實世界中大規模實現具身 AI,機器人技術與 AI 的深度垂直整合勢在必行。「我們不能將 AI 外包,這和我們不能外包硬體是一個道理。」


Adcock 指出,合作中的關鍵問題是整合。儘管 OpenAI 擁有強大的技術實力,但將 AI 應用於實體機器人並非其核心關注焦點。真正的突破需要將 AI 模型與特定硬體深度融合,打造端到端 AI 模型的解決方案。

隨著近期 DeepSeek 爆紅,網友認為 Figure 可能轉向採用 DeepSeek 等開源 AI 模型,也有網友好奇 Figure 未來如何解決機器人在 5G 物聯網、電子卡槽,乃至未來衛星通訊等方面的技術難題。

公開資料顯示,Figure 機器人率先在倉儲物流、快遞配送、醫療服務等領域展開佈局,著力解決人類在日常工作中的問題。

去年 3 月,在宣佈與 OpenAI 展開合作的 13 天後,Figure 就發佈由 OpenAI 大模型加持的 Figure 01 的展示影片,可識別物體,與人類流暢對話,並聽從指令做家事等等。

5 個月後,升級版 Figure 02 便實現突破性進展,搭載客製化 AI 模型,具備自然對話和視覺推理能力,且在續航和計算能力上都有顯著提升。

專家認為,這場「分手」的背後或許還有其他原因。

過去兩年,OpenAI 雖通過其內部創業基金投資多家專注於開發類人機器人技術的公司,並為這些公司的人形機器人提供動力的 AI 模型,但事實上,OpenAI 自成立以來就對機器人領域早有佈局,像是 2017 年發布的 Roboschool 類比工具,以及 2018 年訓練的人類機械手等。

今年,OpenAI 更顯露重返機器人領域的野心,開始組建專業的機器人團隊,最近也向美國專利商標局提交一份新的商標申請,暗示其將涉足多個新產品線,包括人形機器人、智慧珠寶、VR/AR 設備等硬體產品。

商標申請中也提到「用戶可程式設計的人形機器人」及「具溝通和學習功能、用於輔助和娛樂人類的人形機器人」,這或許也顯示 OpenAI 正探索開發兼具輔助與娛樂功能的人形機器人。

浙商證券則指出,特斯拉與輝達等科技巨頭的人形機器人專案正在快速推進,今年料將進入有限生產階段,中國企業如華為、宇樹科技等也在積極佈局,形成內外雙驅的產業擴張態勢,顯示人形機器人市場即將進入快速發展期,為相關企業提供巨大成長空間。 AGI 技術的持續突破使得人形機器人在圖像分類、視覺推理和英語理解等方面取得顯著進展,預計中美製造業和家政業的人形機器人需求到 2030 年共將達到約 203 萬台,市場規模約 3185 億元。

華創證券也認為,多家科技公司加碼人形機器人產業,該產業不斷發展,新技術不斷反覆運算,人形機器人落地量產進程加快。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