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說
台股新聞
訊芯 - KY(6451-TW) 今 (21) 日舉辦法說會,總經理徐文一表示,公司在高速光纖收發模組與 CPO (Co-Packaged Optics) 領域已取得領先地位,51.2T CPO 產品已進入小量量產,並開始向中國與北美客戶出貨,102.4T CPO 也完成 NPI 並交給終端客戶測試。
台股新聞
IC 通路商倍微 (6270-TW) 今 (21) 日召開法說會,董事長傅江松表示,雖然匯率波動影響獲利,但今年前三季獲利已超越去年全年,全年營收預估可成長 10-15%,明年則看好 AI 浪潮持續推進,將帶動伺服器相關產品如磁碟陣列卡 (Raid Card) 及 Security IC,將挹注明年營收。
台股新聞
台玻 (1802-TW) 今 (20) 日舉行法說會,受惠於 AI 伺服器、PCB 上游材料需求強勁,也帶動高階玻纖布產能吃緊。法人表示,因應 AI 時代來臨,訊號的傳輸越來越高速,使得高階 PCB 必須使用低介電常數 (Low DK) 玻纖布,目前高階玻纖布訂單需求強勁,明(2026) 年出貨預期可望增至 40-50%。
台股新聞
生達 (1720-TW) 今 (20) 日召開法說會,生達總經理范滋庭指出,持續推進新產品上市,預期明年台灣將推出 5 項新品上市,日本目前則有 2 項簽約的 CDMO 合作案查登中,看好台灣與日本市場明年成長。 范滋庭表示,台灣今年上市 5 項產品,包括 3 項糖尿病、1 項攝護腺,以及 1 項高血壓藥品。
台股新聞
電聲元件廠安普新 (6743-TW) 今 (20) 日召開法說會,安普新副董事長許明仁表示,儘管公司預估 2025 年營收將較 2024 年衰退約 20% 左右,但看好 2026 年營運將有所突破,主要成長動能將來自於新增的兩大電競搖桿品項,預計在明年第一季陸續進入量產階段。
台股新聞
中華車 (2204-TW) 今 (20) 日召開法說會時指出,與在地供應鏈共同投入開發能量,拓展零碳商用車全新應用場景─創新推出電動資源回收車,正逐步推廣到全台各縣市環保機關,預計 2026 年初於彰化縣開始示範運行。中華車說明,第一台國產電動 3.5 噸商用車 ET35 下線,採用全新開發的「電動商用車專用平台」,可靈活因應各類市場需求,如物流廂車、資源回收車、行動餐車、行動零售車等多元應用。
台股新聞
台灣銘板 (6593-TW) 今 (20) 日受邀召開法人說明會,公司指出,台灣銘板已正式從傳統製造業轉型為以區塊鏈技術為核心的數位金融科技服務公司,未來營運將由卡片製造、銘板事業與 Web3 金融科技三大引擎共同驅動整體營運規模放大。台灣銘板指出,隨著冷錢包卡量產、國際交易所合作落地,以及 CaaS(Card as a Service)跨境金融平台、跨境金融 U 卡服務與以太坊驗證節點等新事業加速導入,公司期望在金融科技與區塊鏈浪潮下,掌握 Web3 轉型所帶來的中長期機會,並以期對 2026 年起營運將迎來良好的成長動能。
台股新聞
工業電腦廠宸曜 (6922-TW) 今 (20) 日召開法說,董事長高明和表示,明年智慧製造、國防等應用領域仍將延續今年的強勁動能,正向看待明年營運、樂觀預期營收可望雙位數成長。高明和表示,全球智慧自動化、AI 即時決策與邊緣運算的需求成長趨勢明確,產業長線前景樂觀,企業對能在嚴苛環境下運行的高效能運算平台需求持續上升,有助強化宸曜在邊緣 AI 市場的領先地位。
台股新聞
裕融企業 (9941-TW) 今 (20) 日舉辦法說會時指出,整體風險可控,在國內外也多有發展新計畫,尤其在菲律賓和馬來西亞的推展速度快,今年以來東南亞營收年增率高達 80.2%,看好東南亞市場的成長潛力強勁。裕融說明,持續秉持「穩中求進」作為核心策略,一方面強化風險管理,一方面穩健業務動能,同時加快東南亞市場布局,整體表現符合預期。
台股新聞
測試介面大廠穎崴 (6515-TW) 董事長王嘉煌今 (20) 日表示,面對客戶因應地緣政治所帶來的供應鏈重組,公司正與美國合作夥伴洽談,期望在明年佈局美國的製造產能,最快明年上半年拍板,下半年可確定相關製造線並投產。隨著客戶 NCNT (No China No Taiwan) 要求明確,王嘉煌指出,公司也推動加速落地,部分美國 IDM 業者已表達合作意願,看好此次合作將是未來數年成長的動能來源之一。
台股新聞
連接器廠凡甲 (3526-TW) 今 (19) 日召開法說,經營團隊表示,AI 高速、高功率連接器及線陸續進入認證及試產階段,將成為後續營運動能,加上中國車市脫離谷底,明年營運審慎樂觀、值得期待。凡甲表示,伺服器升級趨勢非常快,先前開發可彎折的 F cable 已非市場主流,公司在 AI 伺服器布局確實起步較慢,但今年有陸續趕上,包括高功率、高速連接器、高速線等,其中,PCIe 6.0 已接近完成研發。
台股新聞
華南金 (2880-TW) 今 (19) 日舉行法說會,針對市場傳第一金投信、兆豐投信、合庫投信及華南永昌投信 4 家公股金控旗下投信,有意「四合一」進行整併,且財政部表態鼓勵業者自行協商。針對是否將配合政策推動華南永昌投信參與整併,華南金回應,有關投信合併一事,公司並未發布任何訊息,對此不予評論,並強調應先調整體質、待自身實力壯大,才有足夠能力進行併購;但要是在適合的時間點、且遇到合適標的,都不會排除任何併購的可能。
台股新聞
智通科創 (8932-TW) 今 (19) 日召開法說會時指出,自 2023 年啟動的商業轉型並聚焦軟體資訊服務事業的努力,已開花結果,展望第四季,軟體事業群營收比重有機會再攀高,推升營運和獲利成長可期。智通第三季稅後純益 2.1 億元,季增 33%、年增 534%,獲利能力大幅躍升,同時,單季營業利益率 51%、淨利率 37%,雙雙創歷史新高,主要是因軟體事業群營收占比提高至 74%,成為最重要的成長引擎,而前三季合併營收已超越去年全年。
台股新聞
混凝土廠環泥 (1104-TW) 今 (19) 日召開法說,公司表示,基建、企業廠辦需求有撐,加上新產能加入、電子事業群併購美國 Tekscan 挹注,明年營運展望樂觀,營收可望優於今年。環泥表示,雖然通膨、缺工等導致營建經營成本大幅上升,但基建、企業廠辦仍有需求,截至 9 月混凝土總待提量約 202 萬立方米。
台股新聞
光學元件廠玉晶光 (3406-TW) 在 2025 年第三季稅後賺回 14.14 億元,年增 2.6%,超越上半年的總和,每股純益 12.54 元,前三季稅後賺 25.26 億元,每股 22.41 元,對第四季進入市場需求淡季,玉晶光董事長陳天慶今 (19) 日指出,第四季營收可望較去年同期成長,實際數字仍需視客戶的最後拉貨節奏而定。
台股新聞
裕日車 (2227-TW) 今 (19) 日召開法說會時指出,2026 年會有國產車小改款上市,也正在計劃引進一款歐規全新進口車款,而新的進口車尤其美規,若台美關稅談判確定後,也不排除會盡量引進。裕日車今年前 10 月 NISSAN 和 INFINITI 總銷售僅 10,644 台,年減 35.2%,裕日車坦言,除受總體市場關稅變動影響外,也因日產母廠轉型、新產品銜接時程等問題,使整體銷售受一定影響。
台股新聞
裕隆 (2201-TW) 今 (19) 日召開法說會,針對投資人關注納智捷傳要賣給鴻海集團一事,裕隆回應,與合作夥伴穩健推進業務中,目前對此事件沒有辦法做任何評論,還是以正式對外公告為準。對於納智捷是否賣給鴻海 (2317-TW) 轉投資鴻華先進,裕隆回應,一向秉持公司治理原則,讓各資訊透明,而所有重大訊息都會依相關程序和主管機關要求去說明,目前無法給出任何評論。
台股新聞
南寶 (4766-TW) 今 (18) 日召開法說,公司表示,今年雖然面臨匯率、關稅等變數,但受惠拓展新產品、新應用、新客戶有成,全年營收仍拚創高目標,明年隨鞋材業務可望重回成長軌道,營收可望續創高。南寶樹脂執行長許明現表示,今年外部環境充滿挑戰,許多產業承受壓力,但公司今年至今營收仍有小幅成長,前三季毛利率與營業利益率也創同期新高,顯示公司具備相對穩健的抗風險能力。
台股新聞
機能布料廠竣邦 - KY(4442-TW) 今 (18) 日召開法說,公司表示,受惠運動、戶外領域成長,以及拓展專業工裝、其他配件等領域,目前掌握客戶新產品導入與開發件數同步增加,將挹注明年營運動能。竣邦表示,受惠運動、戶外及其他多元領域客戶業務拓展效益逐步發酵,加上戶外領域客戶庫存調整已告一段落,出貨已恢復常態,第三季整體銷售明顯回升。
台股新聞
短纖布料廠冠星 - KY(4439-TW) 今 (18) 日召開法說,董事長林錦茂表示,今年營運谷底回升,越南廠產能效率轉佳,也新增幾個大客戶帶動訂單成長,對明年營運展望非常樂觀、充滿信心,營收可望創高。林錦茂表示,越南廠產能到位、效率提升後,吸引許多品牌客戶擴大下單,部分在中國生產的客戶也轉往越南生產,經濟規模提升也改善獲利表現,明年越南廠產能將再提升 50%,預計相關動能可望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