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終盤點〉航空業不平靜、5G頻譜競標、後鴻海時代 國內十大產業新聞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9-12-30 11:48
鉅亨網記者彭昱文、王莞甯、張欽發、沈筱禎、劉韋廷、魏志豪、林薏茹
2019 年接近尾聲,《鉅亨網》幫讀者盤點出國內產業十大新聞,回顧今年發生了哪些重要大事?其中,航空界二大巨頭華航 (2610-TW) 及長榮航 (2618-TW) 破天荒接連發生罷工事件,引發國人高度關注,而鴻海集團 (2317-TW) 創辦人郭台銘卸下董座、交棒劉揚偉,正式退出鴻海經營也成為焦點,另外,華映也宣告破產,象徵面板業的寒冬未過,令人不勝唏噓。
一、航空界不平靜 華航、長榮接連罷工
2019 年航空業不平靜,先是華航機師在 2 月 8 日 (農曆初四) 無預警罷工,短短不到 5 個月,長榮航空服員也在 6 月 20 日下午 4 點起罷工,分別創下台灣航空史上首度機師合法罷工案例,以及台灣航空史上最長罷工紀錄。
華航機師罷工,是台灣史上機師發動合法罷工首例,由於適逢農曆年運輸高峰,影響超過 200 個航班,受影響旅客人數也高達 5 萬人,並導致華航日後增加經營成本。延伸閱讀…
機師罷工後才短短不到 5 個月,長榮航也發生罷工事件,由桃園空服員職業工會發起,自 6 月 20 日起長達 17 天的罷工,更是創國內航空史上最長的罷工紀錄,受影響旅客逼近 28 萬人,取消航班超過 1400 個。延伸閱讀…
二、5G 頻譜競標 掀百億銀彈大戰
繼英國、美國、韓國等國家進入 5G 商轉後,台灣也在今年底啟動 5G 頻譜首波競價,據 NCC 規劃,3 個頻段合計 300 億元,其中 3.5GHz 頻段共將釋出 270MHz 頻寬,底價 243 億元;28GHz 頻段共釋出 2500MHz 頻寬,底價 25 億元;加上前次 4G 第 3 波釋照釋出的 1800MHz 頻段 20MHz 頻寬,底價 32 億元。
開始競標後,NCC 為加速截標時程,啟動兩階段的加速機制,也讓金額翻倍,電信業商均認為,除總底價 300 億元高於預期,隨著總標金墊高,未來恐反映在 5G 資費上。延伸閱讀…
電信業除標金成本外,另一項考驗則是 5G 專頻專網。行政院拍板定案 4.8-4.9 GHz 作為 5G 專網頻譜,宣告大企業如台積電 (2330-TW)、台塑 (1301-TW) 與鴻海 (2317-TW) 等大廠業者可自行建置專網,不過,過去企業專網占電信業不少營收比重,在開放企業專網後,未來如何填補營運缺口,將成各家考驗。延伸閱讀…
三、子公司接連下市 大同爆財務危機
百年老店大同集團 (2371-TW) 財務風波不斷,經營權紛爭也屢屢搬上檯面,旗下子公司綠能先是在 5 月初下市;華映也步上後塵宣布下市,並向法院聲請破產,向桃園市政府勞動局提出大量解僱勞工計畫書,約影響近 2000 名員工。緊接著,第 3 家尚志半導體也因持股綠能 21%,且受太陽能市況不佳影響,認列損失淨值由正轉負,6 月底慘烈下市。
不只國內子公司接連下市,海外子公司也面臨財務危機,其中持股 50% 的大同美國公司 (TUS) 因接獲矽料供應商 Hemlock 來函,雙方和解不成對方提出 3500 萬美元和解金,加上 TUS 去年、今年連續虧損,依法向美國申請重整。
大同集團認列旗下子公司虧損,營運也逐步下滑,如今靠著旗下土地資產挹注營運動能。延伸閱讀…
四、劉揚偉接棒 鴻海後郭台銘時代來臨
鴻海 (2317-TW) 創辦人郭台銘宣布參選總統初選,並辭去鴻海董事長,正式退出經營團隊全心投入選舉,成全國民眾、國內外市場討論話題,雖然最終在國民黨黨內初選落敗後,也放棄獨立參選,但郭台銘現在透過幕僚積極布局國會,是否放眼 2024 年也值得關注。
另一方面,鴻海董事長由劉揚偉接棒後,不僅破天荒首度自辦法說,更向外界宣示轉型三部曲,從內部數位轉型,到布局電動車、數位醫療、機器人等三大趨勢應用,同時強化人工智慧 (AI)、半導體、5G/6G 三大核心技術,目標 3-5 年內毛利率要登上 10%,讓外界看到後郭台銘時代不一樣的鴻海。延伸閱讀…
五、謀劃十年 併購之王陳泰銘再出手
回顧 2019 年,市場上也有不少併購案,其中就屬國巨斥資 16.4 億美元 (約新台幣 500 億元) 併購美系被動元件廠基美 (KEMET) 最引發關注,不論是金額、規模均為台廠近年最大手筆收購案,國巨不但藉此鞏固全球 MLCC 第三供應商的地位,同時也藉此跨入高階車用,預計合併後,國巨營收規模上看 900 億元。延伸閱讀…
六、誠美材經營權之爭 喪失昆山奇美控制權
誠美材 (4960-TW) 上半年爆發經營權糾紛,前副董事長葉美麗趁董事長何昭陽缺席情況下,通過解除何昭陽董事長職務,導致公司派與市場派搶奪公司經營權,隨著經營層內鬥,包含子公司昆山奇美、債權銀行都爆發經營危機。
4 月誠美材舉行臨時股東會,進行董事改選,公司派成功奪回董事、獨董合計 6 席次,順利讓經營權之爭落幕,也讓公司營運逐步恢復運作。
但子公司昆山奇美方面,中國合資股東眼看誠美材經營權之爭,有意搶奪經營管理權,雖然誠美材經營權之爭落幕,但誠美材 7 月也公告,放棄增資昆山奇美,將引進外部合資企業增資因應營運需求,持股比例降低至 38%,也等同失去昆山奇美控制權。延伸閱讀…
七、昔日太陽能股王落日 零營收下櫃
太陽能廠益通 (3452-TW) 12 月 4 日宣布,因連續 6 個月零營收,將在 2020 年 1 月 13 日下櫃,回溯至 2006 年,益通因太陽能電池需求熱,股價一度衝高至 1205 元,榮登台股股王,也是英業達、鴻海布局太陽能的首選。
13 年過去,太陽能產業榮景不再,回顧過去曾投資太陽能廠的大廠,包含台積電 (2330-TW)、聯電 (2303-TW)、台達電 (2308-TW)、乃至此次的英業達 (2356-TW),如今已全數認賠出場,太陽能產業曾是大廠追逐的夢,如今卻已成為各廠亟欲甩開的包袱。延伸閱讀…
八、因應貿易戰台商回台、建商購地金額創高
面對美中貿易戰,經濟部推出投資台灣三大方案,累計投資金額逾 8400 億元,而因應企業回台投資、公共建設等,建商積極購地,加上政府釋出精華區土地,拉高建商購地金額,根據統計,2019 年建商購地金額達 2074 億元,包含中石化 (1314-TW)、寶佳、興富發集團 (2542-TW) 等皆突破百億,總面積則高達 30 萬坪,皆寫下歷史新高,其中 25 萬坪為政府部門釋出。延伸閱讀…
觀察台商回台投資,股王大立光 (3008-TW) 大舉擴產,搶攻手機高階鏡頭商機,除已投入 50 億元購地外,今年 1 月也已斥 28.06 億元購入兩處建廠用地,預計將匯回 111 億元海外資金,繼續執行後續的建廠。
代工廠也因應客戶需求,加速啟動全球產線調整計畫,其中高階產品皆將移回台灣生產,廣達 (2382-TW) 擴大林口生產基地,將興建第三生產大樓,和碩 (4938-TW)、英業達 (2356-TW) 分別申請回台投資逾 140 億、48 億元,擴建既有廠房,緯創 (3231-TW)、仁寶 (2324-TW) 則主要拓展越南。延伸閱讀…
九、華映宣告破產 正式走入歷史
大同集團子公司華映去年爆發財務危機,有價證券也因淨值轉負在今年 5 月下市,原預期以六代線進行重整及重建更生,但向法院聲請重整遭駁回,提出抗告後再遭台灣桃園地方法院駁回抗告,加上部分債權人聲請法院強制執行,迫於無奈,華映在 9 月 18 日向法院聲請破產,也宣告這個曾經是全球最大彩色映管廠在今年正式畫下句點。延伸閱讀…
華映宣告破產,後續仍有員工薪資、債權、廠房處分等問題待解,華映工會日前更走上街頭,要求母公司大同應善盡企業責任、妥善處理。延伸閱讀…
十、上銀啟動接班 卓永財交棒獨子卓文恒
工具機大廠上銀 (2049-TW) 在今年股東會後,正式啟動交棒,由上銀前董事長卓永財獨子卓文恒接任董事長,卓永財則任集團總執行長與名譽董事長,並由卓文恒、總經理蔡惠卿擔任共同執行長。
卓永財育有 1 子 2 女,幾年前就已啟動接班計畫,卓文恒為其獨子,擁有美國多明尼肯大學管理碩士學位,1995 年進入上銀服務,至今已滿 24 年,從工廠基層做起,一路晉升到執行副總,並於今年接任董座,也使上銀成為近 20 年來,國內首家正式交棒的傳動元件大廠。延伸閱讀…
- 如何發揮多重資產策略的最大優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