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荒」考驗機構優化配置能力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9-08 09:05
今年以來,“資產荒”成為財經界熱議的焦點話題。部分專家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指出,“資產荒”的根源在於實體經濟增長動力不足,導致投資標的稀缺。同時,在資產回報率整體下降的背景下,追求穩定回報的配置行為造成債券等大類資產價格波動。破解“資產荒”的關鍵在於改善實體經濟基本面,當前應加強內外部宏觀協調以防控潛在的金融風險。
“資產荒”蔓延
城投債遭瘋搶、10年期國債收益率大跌……這些現象成為上半年“資產荒”不斷發酵的標簽。而在全球范圍內,“資產荒”也成為襲擾國際投資者的問題,使得一些投資級公司債成為搶手貨。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10年期美國國債和德國國債收益率下行幅度均超過70個基點,兩國債券市場長期和短期債券收益率的期限利差不斷壓縮。業內人士表示,在美聯儲升息顧慮重重、歐洲和日本負利率政策持續深化的背景下,資金對於債市的熱捧正是全球“資產荒”的體現。當前,為提振經濟,各經濟體紛紛采取降息、量寬等刺激政策,但從效果看,刺激政策並未帶來經濟的實質改善,反倒推升了資產價格,加劇了“資產荒”。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部長徐洪才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資產荒”表現為投資者找不到好的投資對象。從原因上來看,實體經濟增長動力不足,傳統行業效益滑坡,大宗商品需求不振,產能過剩和上市公司業績低迷,都使得投資方找不到好的投資標的,成為造成“資產荒”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美聯儲加息顧慮重重,日本央行和歐洲央行先後實行負利率政策,“資產荒”也有全球資本流動和匯率劇烈波動的因素。
廣發基金固定收益部副總經理謝軍指出,“資產荒”問題是全球主要經濟體加槓杆周期末端的景象,經濟增長缺乏新動力,名義利率接近極限。這個局面是多年來復雜的宏觀因素造成的,將決定大類資產配置方向。
資產配置受考驗
今年6月初以來,隨着以國債收益率為代表的無風險利率下行,債券、大宗商品、房地產等大類資產出現上漲態勢。在經濟增速放緩和貨幣環境維持穩健中性的背景下,資產價格上漲使投資者無法僅從流動性充裕的視角進行解讀。
國泰君安期貨金融衍生品研究所分析師王洋對此表示,主要大類資產類別上漲是由於在國內經濟總體資本回報率下降的趨勢下,缺乏高質量資產供給的“資產荒”導致流動性不斷追逐穩定回報資產造成的,這種資產既包括具有穩定票息收入的債券資產,也包括高穩健分紅的股票資產。
“資產荒”考驗着投資機構的全球化資產配置能力。工商銀行副行長張紅力介紹,工商銀行加快資產管理業務的創新和轉型,加快推進大資管戰略,通過全球化、多元化的資產配置,為客戶創造比較穩定的理財收益回報。張紅力表示,目前所謂的“資產荒”是階段性、相對的命題。一方面由於老百姓理財意識高漲,流動性相對充裕因素的影響,理財資金規模上升的比較明顯,找適當資產配置的壓力在加大。另一方面,由於居民比較習慣於對照定期存款利率來對理財產品進行定價和比較,在當前的市場情況下,這種定價的挑戰和壓力越來越大。
“表面上是金融現象,實際上是全球實體經濟低迷的反映。關鍵是要改善實體經濟,‘資產荒’的化解才能水到渠成。”徐洪才認為,“資產荒”背景下的貨幣政策要保持連續性和穩定性,同時應深化運用財政政策,繼續擴大支出和投資,拉動實體經濟增長,從根本上破解“資產荒”。
招商宏觀研究團隊提出的具體解決對策包括:一是找到和培育新的具有增長和盈利空間的投資機會,如環保、PPP、智能制造等。二是關注供給側改革。供給側改革對解決資產荒問題的作用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通過去僵屍產能恢復其他企業的盈利能力,另一方面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包括對企業進行減稅以及各種費用等。三是增加消費端動力。通過提升社會保障水平,以及繼續推進城鎮化來維持消費端的增長動力。
加強協調防范風險
“要充分加強宏觀經濟協調,以防范‘資產荒’的潛在風險。”徐洪才指出,目前全球有13萬億美元的長期國債利率為負,這很不正常,可能對全球金融體系產生巨大沖擊。他表示,宏觀經濟協調已經上升到新的高度,既要實現短期的協調,也要保證中長期協調。短期協調,主要體現在各國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方面,反對競爭性貶值和負利率政策。中長期的宏觀經濟協調則需要深入推進結構性改革,在對實體經濟“做手術”的過程中實現創新發展。“只有長短結合的宏觀經濟協調,才能為全球實體經濟可持續發展注入動力和活力。”徐洪才表示。
同時,市場融合加深,“資產荒”也更加考驗監管的智慧。業內人士表示,流動性過剩和“資產荒”,將在全世界實行紙幣本位制的經濟中體現,意味着資產市場以後出現大規模波動的概率會增大。對國內經濟而言,市場上大多數資金片面追求無風險、低風險的利率債等資產,不利於相關領域的產能出清以及企業的正常發展轉型。
中信建投分析師顧韡指出,當各家銀行理財都非常集中地投資於債市,在交易方向和交易節奏上也基本存在同質化傾向。這樣會產生較強的一致行為,債市在這類資金主導下會經常性地呈現較大波動:當各家銀行理財配置壓力同步增長時,就會導致洶涌的搶籌,出現“資產荒”;一旦發生事件沖擊導致理財資金拋售,則會瞬間從“資產荒”變為流動性危機。近些年債市運行生態和銀行理財的相關特征有密不可分的聯系。
此外,“資產荒”對其他大類資產價格上漲的影響也應引起重視。中國工商銀行城市金融研究所研究員藏波指出,在“資產荒”背景下的房地產信貸大增,雖然有利於短期“去庫存”,但由於供給端的商品房增量同期也大增,會在長期積攢新的庫存。需要注意的是,西部地區新建量增速在一季度過後也開始上漲,而該地區相對於東中部來說,去庫存難度比較大。新建量增加無異於“雪上加霜”,投入的信貸資金可能會在未來形成大量不良貸款,這應引起監管部門的高度關注。(劉國鋒)
- 如何發揮多重資產策略的最大優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