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產能





    2025-09-20
  • 美股雷達

    儘管 2 奈米晶片技術已經成熟,但 2025 年旗艦手機如蘋果 (AAPL-US) iPhone 17 仍無法量產搭載 2 奈米晶片,主要原因在於台積電 (2330-TW) 產能節奏未能完全配合手機廠的出貨計畫。根據台積電規劃,2 奈米原定於 2025 年年中開放產能,但從下線(tape out)到回片,再到功能與性能調試,一般需要數月時間。






  • 2025-09-16
  • 原物料

    全球鋁市場正面臨 20 多年來最嚴峻的供應考驗,花旗周一 (15 日) 出具研究報告指出,目前每噸 2500 美元鋁價難以維持市場平衡,若印尼等主要產區產能擴張不如預期,鋁價恐被迫攀升至 4000 美元的歷史高點。在這份由 Wenyu Yao、Maximilian Layton 和 Shreyas Madabushi 三位分析師共同撰寫的研究報告中,花旗稱結構性供應短缺已迫在眉睫,未來五年市場恐將出現不可持續的巨大赤字。






  • 2025-09-15
  • 國際政經

    美國民主黨人近日要求川普政府向中國施壓,抑制其「結構性產能過剩」的問題,此舉被視為要求北京徹底改革其經濟模式。與此同時,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正在西班牙與中國官員展開會談。據《路透》報導,美國眾議院中國事務委員會的民主黨議員在致函時表示,任何雙邊貿易協議都應包含「具約束力的要求」,以迫使中國削減工業產能過剩。






  • 2025-09-12
  • 台股新聞

    廣達 (2382-TW) 執行副總暨雲達總經理楊麒令今 (12) 日指出,由於訂單暢旺、超出預期,因此持續擴充美國加州與田納西州兩廠的產能,同時也透露,廣達著手布局墨西哥產能,預計明年初上線投產。 楊麒令今天出席經理人成長年會,並以「AI 世代下,持續引領產業發展與突破」為主題發表演講。






  • 2025-09-04
  • 美股雷達

    根據《路透》周四 (4 日) 報導,通用汽車 (GM-US) 將削減旗下主要電動車工廠的產量,理由是需求走弱,這也讓 GM 成為最新一間在川普政府撤回電動車政策支持後,調整產能的車廠。知情人士與通用汽車員工內部訊息指出,該公司位於田納西州 Spring Hill 的裝配廠,將在 12 月停止生產兩款電動凱迪拉克休旅車,包括中型的 Lyriq(銷量表現相對不錯,也是最暢銷電動車之一) 與大型的 Vistiq。






  • 2025-08-28
  • 美股雷達

    台積電 (2330-TW)(TSM-US) 預計在 2025 年底進入 2 奈米晶片的量產階段,而蘋果 (AAPL-US) 已搶下接近一半的產能,顯示其在尖端製程競賽中的優勢地位。業界普遍預期,這項技術將在 2026 年的 iPhone 18 系列中率先亮相,凸顯蘋果持續卡位先進製程的戰略意圖。






  • 2025-08-27
  • 美股雷達

    最新數據顯示,川普政府推行的關稅政策正持續衝擊美國重型卡車製造業,該政策已導致規模達 500 億美元的美國重型卡車產業製造成本大幅攀升,迫使企業調整供應鏈策略,部分廠商開始尋求透過《美墨加協定》(USMCA) 框架下的優惠條款緩解壓力。目前,美國卡車製造商進口鋼鐵、鋁及銅衍生性商品必須負擔 50% 高關稅,以 Paccar(PCAR-US) 為例,該公司進口的任何不符合 USMCA 原產地規則的零件還必須額外繳納關稅。






  • 2025-08-19
  • 台股新聞

    臻鼎 - KY(4958-TW) 今 (19) 日指出,臻鼎 - KY 旗下鵬鼎控股董事會通過淮安園區投資 2025 下半年至 2028 年將投入人民幣 80 億元 (約 335 億元新台幣) 擴充高階 PCB 產能,搶攻 AI 應用市場。臻鼎指出,此一投資計畫擴充產能,為快速成長的 AI 應用市場提供涵蓋伺服器、光通訊、人形機器人、智能汽車、及邊緣 AI 裝置等多領域的全方位 PCB 解決方案。






  • 2025-08-12
  • 台股新聞

    沖壓件廠鉅祥 (2476-TW) 在 AI、雲端高速運算應用需求及新產能的加入挹注之下,法人看好其全年營收及獲利將雙雙改寫歷史新高,估營收達 72.4 億元且每股純益達 5.84 元,今 (12) 日價量齊揚,爆量 6900 張大漲,股價上漲逾 6%,突破盤整區。











  • 2025-07-22
  • 港股

    《路透》周二 (22 日) 援引兩位知情人士消息報導,中國電動車巨擘比亞迪 (01211-HK) 將延後其位於匈牙利的新工廠全面量產時程至 2026 年,且啟用後前兩年產能將明顯低於原訂規模。與此同時,該公司在土耳其的新工廠預計將提前投產並大幅擴產,反映比亞迪正在重新調整其歐洲生產布局,以兼顧成本與關稅壓力。






  • 2025-07-16
  • 台股新聞

    連接器廠瀚荃 (8103-TW) 表示,全面啟動中國地區產能整併與產能調整計畫,預計在未來 3-5 年將目前中國地區的 5 座工廠整合為成 3 個高效率的生產廠,並規劃非中國地區的產能占比提升至 4 成。瀚荃 15 日於中國華南東莞常平地區舉行新廠奠基儀式,公司表示,新廠將結合先進製造技術、自動化產線與高效管理機制,成為公司未來核心製造據點,將目前在華南地區的 2 座生產基地合併為 1 個新廠。






  • 2025-07-09
  • 美股雷達

    根據《CNBC》周二 (8 日) 報導,美國飛機製造商波音 (BA-US)6 月交付 60 架飛機,創下自 2023 年 12 月以來最高月交機紀錄,主因是該公司致力於提升主力機型 737 Max 的產能,試圖從一連串安全與製造危機中復甦。波音在今年第二季共交付 150 架飛機,是自 2018 年以來同期最佳表現,當時也是該公司最後一次全年實現獲利。






  • 2025-07-08
  • 歐亞股

    日本汽車大廠日產(Nissan)正處於經營困境的風暴中心,近日傳出正與全球電子代工龍頭鴻海 (2317-TW) 洽談合作,計畫共同使用其位於神奈川縣的追濱工廠。此消息若成真,不僅可能為日產的重組計畫帶來轉機,也將是鴻海進軍電動車(EV)製造領域的關鍵一步,引發業界高度關注。






  • 2025-07-04
  • 大陸政經

    近期報告指出,中國的晶片產業正以驚人的速度擴大其生產能力,有望在未來幾年內超越現有的全球領導者,南韓和台灣,成為全球最大的晶片代工生產國。這場全球晶片生產的競賽,不僅關乎製程技術,更牽涉到各國的晶片產能。產能現況與未來展望根據市場研究和技術諮詢公司 Yole Group 的報告,中國目前在晶片代工產能方面位居第三,僅次於南韓和台灣。






  • 2025-06-25
  • 台股新聞

    加工絲廠聚隆 (1466-TW) 表示,子公司聚泰今年產能已銷售一空,已展開擴產,今明二年獲利均可望倍增,另一子公司聚茂生技,則跨入寵物保健食品市場,並將與上曜子公司世紀 *(5314-TW) 合作拓展市場。聚隆表示,聚泰主要產品為 LYOCELL 纖維素纖維、醫療相關的熔噴不織布及口罩,其中,LYOCELL 主要應用在家紡、戶外等領域,今年以來客戶需求強勁,售價也較過往提升 1 倍,醫材產品則以醫院的高單價通路為主。






  • 2025-06-17
  • 原物料

    最近幾周,由於中國管制稀土出口,全球供給短缺,從印度、美國、日本、南韓到德國,汽車產業都感受到影響,而擁有全球第三大稀土儲藏量的印度日前明確表態稱「將加速國內稀土資源勘探與開發」,印度稀土礦場計畫更被美國視為替代中國的選項。印度此舉是在嘗試擺脫對中國稀土依賴及爭奪全球供應鏈話語權,但產能與現實挑戰同樣不容忽視。






  • 2025-02-08
  • 台股新聞

    製罐廒福貞 - KY(8411-TW) 今 (8) 日公布 2025 年 1 月營收為 8.19 億元,僅次於去年同期 9.04 億元,為近五年單月同期次高,月減 18.09%,年減 9.35%,係由於農曆春節假期提早至元月,工作天數減少影響所致,以及客戶配合物流作業,多已提前至去年 12 月啟動備貨需求,使 1 月營收年減少。






  • 2025-02-05
  • 歐亞股

    日本最大車廠豐田今 (5) 日與中國上海市政府就共同助力中國社會綠色低碳發展相關舉措達成合作意向,決定在上海市金山區獨資成立 LEXUS 純電動車及電池的研發、生產公司。豐田表示,雙方合作範圍涉及物流網路、產業鏈上下游、氫能、智慧自動駕駛、電池回收再利用等,豐田將與上海市攜手打造具備影響力的碳中和引領典範專案。






  • 2025-01-15
  • 台股新聞

    大井泵浦 (6982-TW) 獲看好開拓外銷市場效益逐步顯現,以及 2025 年下半年高雄環球新廠產能開出挹注,在今年營收可望持續拚雙位數成長,大井泵浦今 (15) 日股價獲買盤湧入,股價逆勢上漲逾 8%,並站上所有均線。大井泵浦 2024 年 16.13 營收為 16.13 億元,年增 14.8%,而 2024 年前三季稅後純益達 9401 萬元,每股純益達 2.66 元,超過 2023 年全年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