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
《紐約時報》指出,美國憲法將徵稅與支出權交給國會,而非總統,旨在避免行政首長掌握過大權力。然而,美國總統川普在任內多次無視國會立法,試圖將這項權力攫為己有,令人擔憂。根據聯邦政府問責局(GAO)認定,川普已經至少六次違反法律,而這還未包括政府關門期間的違法行為。
美股雷達
在最新的市場分析中,方舟投資(ARK Invest)創始人「木頭姐」Cathie Wood 再次提出逆市場主流認知的判斷。她指出,當下美國市場的緊張與震盪,並非經濟基本面惡化,而是短期流動性扭曲造成的暫時性現象。Wood 認為,美國經濟就像一輛被「雙腳踩住剎車」的高性能跑車:一隻腳踩在聯準會的量化緊縮(QT)上,另一隻腳踩在財政部累積過多的現金(TGA)上,當這雙腳逐漸鬆開時,AI 帶來的生產力革命與創新導向的財政策略將共同推動市場和經濟加速前行。
多位華爾街分析師指出,由於融資成本長期高位,美國貨幣市場的資金緊張可能持續整個 11 月,可能迫使聯準會(Fed)在原定 12 月 1 日結束縮表前,提前採取緊急措施以補充市場流動性。經歷月末市場波動後,上周五收盤時,美國有擔保隔夜融資利率(SOFR)急升 18 個基點,創下自 2020 年 3 月以來非加息周期的最大單日漲幅。
美股雷達
摩根大通 (JP Morgsn) 分析師預測,即使美國聯準會 (Fed) 本周可能結束縮減資產負債,但為了緩解資金市場的壓力,可能仍須採取額外的措施。即使華爾街大銀行普遍預期,Fed 本周即將停止縮減規模 6.6 兆美元的美國公債與抵押擔保證券 (MBS),也就是所謂的「量化緊縮」(Quantitative Tightening, QT),但摩根大通策略師 Jay Barry 與 Teresa Ho 指出,在重要付款期間,市場波動仍將持續。
美股雷達
自從上個月輝達 (NVDA-US) 同意向 OpenAI 投資 1000 億美元以來,AI 領域的資金流動和投資模式引發投資者與分析師高度關注。《巴隆周刊》指出,這些公司應該提高財務透明度,以增強投資人信心。根據《巴隆》報導,輝達對 OpenAI 的投資形成了資金與產品的循環:OpenAI 及其數據中心合作夥伴再向輝達採購晶片。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周四 (9 日) 表示,他的政府計畫藉由正在進行的政府關門,永久削減部分受到民主黨支持的計畫與經費,進一步加深國會僵局。這場關門始於 10 月 1 日,截至目前已進入第九天,仍看不到化解跡象。川普在白宮內閣會議上直言:「我們只削減民主黨的計畫。
美股雷達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FT)周三 (8 日) 報導,人工智慧 (AI) 新創 OpenAI 與 Anthropic 正考慮動用投資人資金,以應對潛在金額高達數十億美元的版權訴訟。近來包括 OpenAI、微軟 (MSFT-US) 與 Meta(META-US)在內的多家科技公司,陸續遭到版權擁有人提告,指控其未經授權使用受保護內容訓練 AI 模型,掀起高風險的法律爭議。
專家觀點
最近台股屢屢改寫歷史新高,新聞標題天天輪番上演「台積電再創天價」、「加權指數刷新紀錄」。但許多投資人看著手中持股卻忍不住納悶:「指數漲成這樣,我的高股息 ETF 怎麼一點反應都沒有?」這並不是錯覺。當前市場正上演典型的「拉積盤」現象,也就是由少數權值巨頭撐起整個指數,而非全面性上攻。
歐亞股
根據《華爾街日報》週六(4 日)報導,人工智慧公司 OpenAI 執行長奧特曼(SamAltman)近期展開一場橫跨東亞與中東的全球募資與合作行動,尋求資金與製造夥伴,以滿足公司對運算能力日益增長的需求。據悉,自 9 月下旬以來,奧特曼已在台灣、南韓及日本展開一系列會談,與台積電 (2330-TW) 、鴻海 (2317-TW) 、三星及 SK 海力士等主要供應商討論,爭取優先生產及供應 AI 晶片。
台灣房市
根據統計,2025 年第一季全台平均房貸期數達 319 期,較前一季增加 2 期,等於平均貸款又多了兩個月,房貸期數再刷新紀錄,2023 同期全台平均房貸期數還在 300 期以下,最新統計六都平均房貸期數都超過 26 年,顯示 30 年房貸已逐漸取代 20 年房貸,成為市場第一主流。
專家觀點
你知道嗎?原本熱絡的美國市場優勢正在逐漸消散,投資人開始「移情別戀」。2025 年上半年,台幣與韓元同步升值,讓更多人意識到匯率避險已成為資產配置的必要條件。這種變化,甚至驅動大型養老基金與主權基金減碼美元部位,轉向新興市場與替代資產。不僅讓投資人意識到匯率避險的重要性,更引發養老基金與主權基金減碼美元資產的行動。
科技
人工智慧 (AI) 熱潮推動 OpenAI 提出龐大的「星際之門」(Stargate)基礎建設計畫,目標在未來十年投入數千億美元打造資料中心與運算能力。執行長阿特曼 (Sam Altman) 近日宣布,與輝達 (NVDA-US)、軟銀、甲骨文(ORCL-US) 等合作的規模已遠超初版構想。
A股港股
香港金融市場周二 (23 日) 顯著波動,港元匯率以 20 多年來罕見的速度走強,同時銀行同業拆息 (HIBOR) 全面抽升,其中與房屋貸款利率密切相關的 1 個月拆息更連續 4 日上漲,創下 4 個月新高。市場分析指出,此番異動主要受惠於強勁的股票資金流入,尤其是大陸投資者的積極佈局,然而當日香港股市走勢偏弱,引發市場對後續行情的廣泛討論。
台股盤勢
隨著 AI 需求不斷墊高,台股今 (23) 日跳空開高,尾盤台積電更直接攻上 1340 元,續創新天價,上漲 45 點作收,獨家貢獻大盤指數 368 點;盤中指數最高達 26307 點,終場仍大漲 366.77 點,收在 26247.37 點,改寫收盤紀錄,成交量也明顯放大至 5290 億元。
美股雷達
日本軟銀集團近日宣布將裁減全球願景基金團隊約 20% 的員工,涉及人數可能達 60 人,以將資源集中轉向創始人孫正義在美國的大規模人工智慧(AI)投資。然而,專家指出,孫正義的 AI 投資仍面臨巨大挑戰。事實上,軟銀裁員的決策令人矛盾:截至今年 6 月底的第一財季,集團淨利潤約 29 億美元,連續第二季實現盈利,其中願景基金貢獻最大,價值增長達 48 億美元。
美股雷達
在全球金融市場中,一股強大的「流動性敘事」正成為主導一切的力量,其影響力甚至超越了傳統的經濟基本面。高盛首席宏觀研究員 Paolo Schiavone 指出,當前市場的核心判斷是「流動性勝過基本面」。在聯準會 (Fed) 降息預期升溫的背景下,大量閒置資金準備在市場回檔時逢低買入,這種預期心理正不斷延長當前的經濟週期,並為風險資產注入了強勁的上漲動力。
國際政經
美國哥倫比亞特區聯邦上訴法院週五(5 日)裁定,不阻止下級法院判決,認為美國總統川普無權單方面削減數十億美元的對外援助資金,並要求政府必須迅速動用這些資金,用於國會授權的項目。根據《路透》報導,上訴法院裁決發布於下級法院作出判決僅數天之後。下級法院曾裁定,政府應在國會授權於九月到期前,將約 110 億美元的外援資金投入相關項目。
美股雷達
《路透》引述《The Information》週五(5 日)報導指出,人工智慧(AI)公司 OpenAI 大幅上調預計資金消耗量,至 2029 年將達 1,150 億美元,比公司先前預估高出約 800 億美元,以支撐其熱門聊天機器人 ChatGPT 背後的 AI 運算需求。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致信美國眾議院議長強生(Mike Johnson),宣布將動用「口袋撤銷權」(pocket rescission)。此權力允許總統在財政年度結束前,向國會提交請求,阻止已獲批准的撥款啟用。川普此舉等於繞過國會,挑戰了三權分立的基本原則,如果被常態化,美國總統可能變相掌握財政大權,削弱國會角色。
中國股市正經歷一波強勁的牛市,本月成交量有望創下歷史新高,凸顯了市場的熱烈氛圍,正吸引更多的投資者。根據《彭博》彙編數據,本月截至目前,中國股市的日均成交量已達 2.2 兆元人民幣,超越了政府刺激方案後去年 10 月創下的 2 兆人民幣的前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