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市
歐亞股
日本最大的人壽保險公司表示,由於利率上升削弱了其投資組合的價值,截至 3 月的財年中,其國內債券持有的未實現損失增加了兩倍之多。日本生命保險公司 (Nippon Life Insurance)上月表示計劃減少對國債的持有,該公司周五 (23 日) 表示,日本債券的帳面損失較上年同期擴大至約 3.6 兆日元(250 億美元)。
美股雷達
巴克萊表示,如果日債拋售潮沒有減弱,日本可能會考慮要求國營機構買日債來支撐市場,然而此舉可能導致這些機構大舉拋售美債。本週,日本 20 年期公債拍賣遭遇冷場,殖利率飆升,重創長期公債。其中,40 年期公債殖利率逼近 3.7%,自 4 月以來已上升整整 1 個百分點,短短幾週內投資人損失接近 20%。
美股雷達
近來美國 30 年期公債殖利率突破 5%,引發市場對美國財政狀況的關注,然而,專家指出,真正可能引爆全球資金流動危機導火線,是日本。美國 30 年期公債殖利率週四 (22 日) 盤中衝上 5.15%,為 2007 年以來最高,最終回落至 5.063%。
美股雷達
橋水基金 (Bridgewater Associates) 創辦人、億萬富豪達里歐(Ray Dalio) 週四(22 日) 再次對美國財政狀況敲響警鐘,直言債務與赤字的惡化情勢應令投資人對美債市場感到憂慮。達里歐在紐約出席一場活動中表示:「我認為我們應該對債市感到害怕。
根據《彭博》周四 (22 日) 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推動第二任期的稅改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暫譯:《漂亮稅改大法》)近日在國會眾議院過關,法案內容涵蓋對打工族、車主與退休族群的稅務減免。但這項法案雖獲政治盟友支持,卻遭遇金融市場的冷眼旁觀。
巴隆周刊 (Barron’s) 報導,債市的「5 月崩盤」正往更糟的局勢發展,美國長天期公債周三 (21 日) 遭拋售,日本、英國公債也難以倖免,政府債券儼然不再是安全避風港。30 年期美債殖利率收盤周三升破 5%,這個景象之所以駭人,是因為 5% 是 30 年期美債過去 20 年來的常態上限。
美股雷達
《Marketwatch》報導,美國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持續攀高,可能挑戰 5% 關卡,市場風雲詭譎,Roth 經濟學家暨市場策略師 Michael Darda 表示,若該殖利率升至 5% 以上,料將重創股市,但同時也為債市帶來絕佳買入時機。
美股雷達
美國預算赤字長期以來被視為股市的順風,但前聯準會交易員、Fedguy.com 撰稿人 Joseph Wang 警告,這個長期的順風可能很快會變成投資人的大麻煩。隨著美國總統川普推動的「大而美」稅改法案逐漸接近國會表決,債市率先表態釋出警訊,長天期美債殖利率近日大幅走高,市場擔憂美國財政赤字惡化恐成為股市利空因素。
《ZeroHedge》報導,鳳凰資本研究市場策略師 Graham Summers 近日指出,穆迪將美國主權信用評等從 Aaa 降至 Aa1 具有系統性影響,債務危機即將來臨,它不會在下週或下個月發生,但它即將到來。穆迪將美國的主權信用評等從最高級的「Aaa」下調至「Aa1」,引發市場廣泛關注,穆迪指出,美國當前的財政支出與債務狀況正朝向不可持續的方向發展,未來可能面臨系統性風險。
美股雷達
美國財政部週三 (21 日) 標售 160 億美元 20 年期國債,結果顯示投標需求疲弱,進一步推升美債殖利率攀上今年新高,凸顯市場對美國財政前景的疑慮日益加深。本次標售的得標利率達 5.047%,顯著高於過去六次拍賣的平均值 4.613%,並較標售前市場預期高出 0.011 個百分點,反映投資人要求更高報酬才願意承接美債。
美股雷達
川普稅改法案引發赤字憂慮,加上 20 年期美國公債拍賣慘淡,市場愁雲慘霧,美股週三 (21 日) 全面下殺,銀行股表現低迷。美債週三拋售潮加劇,30 年期美債殖利率本週第二次升至 5% 以上。美元下跌,黃金上漲,比特幣創歷史新高。美國財政部週三拍賣 160 億美元的 20 年期公債,最終得標利率為 5.047%,明顯高於過去六次拍賣的平均值 4.613%,顯示需求疲軟,這也是自 2023 年 10 月以來,20 年期美債首次出現得標利率突破 5% 的情況。
美股雷達
根據《華爾街日報》(WSJ) 報導,全球金融資訊巨擘彭博 (Bloomberg) 旗下金融終端機周三 (21 日) 美國當地時間早上發生重大系統異常,影響部分交易功能與即時報價,導致歐洲多國政府債券發行作業被迫延後,交易員與機構投資人一度無法正常存取即時價格與通訊服務。
歐亞股
日銀 (日本央行 / BOJ(周三 (21 日) 結束兩日債市聽證會,與來自大型銀行、保險公司與資產管理機構的市場參與者進行溝通。多數意見分歧明顯,反映出對日銀後續縮減公債購買規模 (量化緊縮 / 縮表 / QT) 速度的看法不一,凸顯決策難度,也引發市場對長天期債券供需失衡的擔憂。
美股雷達
《Marketwatch》報導,美股在穆迪調降美國主權信評後展現韌性,標普 500 指數週一收盤已自 4 月低點反彈 19.68%,幾乎觸及技術性牛市的 20% 門檻。不過,市場樂觀情緒的背後也引來重量級人士的警告。摩根大通 (小摩) 執行長戴蒙 (Jamie Dimon) 直指市場充斥著「異常的自滿情緒」,而摩根士丹利 (大摩) 財富管理投資長 Lisa Shalett 則進一步示警,投資人正忽視三大潛藏的市場錯位現象,可能為未來波動埋下伏筆。
《彭博》報導,全球私募股權基金巨頭 KKR & Co. 警告,政府公債不再能如過往般在市場波動時提供保護作用,迫使全球投資人重新思考資產配置策略,尋求更有效的避險與多元化手段。KKR 全球宏觀與資產配置主管 Henry McVey 在最新研究報告中指出,受到美國財政赤字擴張與通膨持續黏著的影響,債券與股票之間的傳統負相關關係已出現明顯破裂。
美股雷達
巴隆周刊 (Barron’s) 週一(19 日) 報導,美國政府再度面臨信評挑戰,繼標普與惠譽之後,穆迪 (Moody’s) 也在上週五 (16 日) 晚間宣布將美國主權信用評等從「Aaa」下調至「Aa1」,使美國失去最後一項「完美信評」。消息引發週一 (19 日) 美國長天期公債市場劇烈波動,30 年期殖利率盤中一度飆升至 5.032%,觸及關鍵心理關卡,隨後回落至 4.937%。
美股雷達
穆迪 (Moody’s) 上週五 (16 日) 宣布調降美國主權信評,加上市場預期川普總統提出的大規模減稅法案將進一步擴大聯邦赤字,美國 30 年期公債殖利率週一 (19 日) 盤中突破 5% 大關、美元走貶,美股則由早盤下挫轉為小幅收紅。穆迪指出,美國持續惡化的財政狀況與快速上升的利息支出已對債務可持續性構成風險,因此將美國主權信評由最高級「AAA」調降至「Aa1」。
巴隆周刊 (Barron"s) 報導,美中兩國暫停執行高額關稅 90 天,專家警告,這可能只是下一波劇烈波動來臨前的短暫歡愉。4 月 2 日被市場稱為「解放日」,川普當天宣布對數十國大舉加徵關稅,引發市場劇烈震盪。雖然川普於 4 月 9 日宣布暫停執行高額關稅 90 天,美中近日達成暫時關稅協議,市場急速回暖,但一些華爾街分析師仍對經濟前景仍充滿疑慮。
陸媒《財經》雜誌周四 (8 日) 發表評論文章,認為未來美債市場將呈現「殖利率雙向波動加劇、存續期利差擴大、安全資產屬性受質疑」三大特徵,其震盪效應恐牽動全球金融市場穩定性。這篇由王瑤和張明撰寫的文章指出,自川普政府於 2025 年 4 月 2 日公佈超預期的「對等關稅」政策以來,美國國債市場出現了大幅震盪。
基金
聯準會如預期的「按兵不動」,維持基準利率 4.25%~4.50% 不變。主席鮑爾強調保持耐心、淡化經濟衰退疑慮,並暗示雙重使命面臨挑戰,富達國際宏觀與戰略資產團隊對美股的評級下調至「中性」;對信用債給予「中性」評級;看好公債市場表現,給予「加碼」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