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用晶片
A股
荷蘭政府周三 (19 日) 宣布已停止依《關鍵物資可用法》(Goods Availability Act) 對中國企業聞泰科技 (600745-CN) 旗下的安世半導體 (Nexperia) 所施行的接管措施,其背後考量主要基於全球供應鏈穩定、外交層面的建設性對話以及對歐洲自身利益的重新評估。
歐亞股
綜合外媒報導,荷蘭政府周三 (19 日) 宣布,已停止依《關鍵物資可用法》(Goods Availability Act)對中國企業聞泰科技 (600745-CN) 旗下的安世半導體 (Nexperia) 所施行的接管措施,結束近兩個月來與北京的激烈對峙。
歐亞股
在人工智慧熱潮帶動下,日本科技業本季財報表現優出預期,AI 資料中心需求暴增,促使晶片製造商與設備供應商紛紛上修展望。反觀車用半導體市場,表現低迷且面臨巨大壓力。MSCI 日本資訊科技指數中多數公司都已公布財報,超過四分之三的公司表現優於分析師預期,這個比例在更廣泛的 MSCI 日本指數中算是前段班。
荷蘭經濟部長卡雷曼斯 (Vincent Karremans) 周四 (13 日) 表示,荷蘭政府代表團將於下周初前往中國,與北京方面就半導體企業恩智浦 (NXPI-US) 分拆公司安世半導體 (Nexperia) 的貿易爭端展開新一輪協商,尋求能讓雙方接受的解方。
大陸政經
隨著中國與荷蘭之間關於安世半導體 (Nexperia) 控制權爭議的持續延燒,安世半導體晶片的供應狀況變得愈發緊張。全球許多汽車大廠再度面臨類似疫情期間的供應危機,被迫開始減產,甚至導致部分工廠停產。這場供應中斷的根源在於今年 9 月 30 日荷蘭方面強制接管了聞泰科技旗下的安世半導體。
國際政經
安世半導體(Nexperia)表示,由於中國子公司拒絕付款,已暫停向中國的工廠供貨,暴露了這家汽車晶片製造商內部的不和。這家隸屬於中國聞泰科技的荷蘭公司,為包括福斯汽車和 BMW 汽車在內的多家汽車製造商供應電源控制晶片。安世半導體在 10 月 29 日通知客戶,由於位於中國的組裝廠拒絕支付晶片貨款,暫停向其工廠直接供應晶片。
美股雷達
美國半導體廠商安森美 (Onsemi) 周一 (3 日) 公布 2025 會計年度第三季 (截至 10/3) 財報,營收與獲利雙雙優於市場預期,主因人工智慧 (AI) 應用蓬勃推動資料中心對節能電源管理晶片需求強勁,抵銷汽車市場疲弱影響。財報公布後,安森美股價盤前一度漲逾 4%,然而開盤後卻翻黑下跌。
歐亞股
《CNBC》周一 (3 日) 報導,中國日前表示,將考慮對受荷蘭政府接管事件影響的安世半導體 (Nexperia) 晶片出口給予部分豁免,緩解市場對車用半導體供應短缺的憂慮,帶動歐洲汽車股周一 (3 日) 盤中全面走高。荷蘭政府 9 月基於安全疑慮,出手接管由中國聞泰科技 (Wingtech) 持有的車用晶片廠恩智浦 (NXPI-US) 前子公司安世半導體,隨後中方祭出反制,阻止其半導體產品自中國出口,引發汽車業者對生產受阻的強烈警告。
歐亞股
根據《彭博》周五 (31 日) 報導,荷蘭晶片製造商安世半導體 (Nexperia) 與旗下中國工廠管理層之爭持續升溫,已波及歐洲汽車供應鏈,造成德系零組件大廠削減產能,並引發歐洲與中國間供應鏈緊張情勢再度升高。荷蘭政府接管引爆爭端 安世半導體停供中國廠晶片總部位於荷蘭奈梅亨的安世半導體本周致函客戶表示,公司將停止向其位於中國東莞的封測與組裝廠運送晶圓。
美股雷達
根據《彭博》周二 (28 日) 報導,格羅方德 (GlobalFoundries)(GFS-US) 執行長 Tim Breen 表示,客戶要求供應鏈獨立於中國與台灣之外。該公司將在德國德勒斯登廠投資 11 億美元擴產,預計 2028 年完成首階段,年產能將增 10%。
A股
全球汽車供應鏈正面臨一場突如其來的「斷供」危機,荷蘭半導體企業安世半導體突遭政府「鎖喉」,母公聞泰科技 (600745-CN) 的正常經營控制權被實質性剝奪,引發行業震盪。安世半導體原屬荷蘭皇家飛利浦半導體部門,是全球車規級功率晶片龍頭,市佔率超 30%,福斯、BMW、賓士等車商的關鍵供應商。
美股雷達
據《彭博》周五 (24 日) 報導,歐洲汽車產業正全力防止中資晶片廠安世半導體 (Nexperia) 爭議引發停產危機。荷蘭政府近日出手接管中國聞泰科技 (Wingtech) 持股的晶片製造商安世半導體,引發北京強烈反彈。中國隨即封鎖該公司從中國工廠出口,切斷兩地工廠聯繫,讓歐洲車廠面臨斷鏈威脅。
歐亞股
歐洲晶片製造商意法半導體 (STMicroelectronics) 周四 (23 日) 預估,今年營收將較去年下滑,顯示汽車與工業用晶片需求回溫速度不如預期,拖累巴黎股價盤初重挫逾 7%。該公司預估第四季 (本季) 營收約為 32.8 億美元,略低於市場預期的 33.4 億美元;全年營收將降至約 117.5 億美元,遠低於 2024 年的 132.7 億美元。
國際政經
根據《彭博》周二 (21 日) 報導,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警告,荷蘭政府接管中資半導體公司安世半導體 (Nexperia) 的舉動,已「嚴重影響」全球供應鏈穩定,並敦促荷方儘速解決問題。根據中國官方公布的會談紀要,王文濤近日與荷蘭經濟事務部長卡雷曼斯 (Vincent Karremans) 通話,表達強烈關切,指此舉已對中歐經貿合作與全球產業鏈穩定造成不利影響。
美股雷達
根據《彭博》周四 (16 日) 報導,中國對荷蘭汽車晶片供應商安世半導體 (Nexperia) 實施報復性出口管制,恐在一個月內引發全球汽車產業斷鏈危機。該公司晶片廣泛用於汽車開關、方向盤控制等功能,單一輛車就使用數百顆。知情人士透露,歐洲製造商正召開緊急會議,防範可能在一個月內發生的供應中斷。
台股新聞
高通 (QCOM-US) 與 BMW 集團攜手推出 Snapdragon Ride Pilot,為兩家歷經三年合作開發的全新自動駕駛 (AD) 系統。除採用高通 Snapdragon Ride 系統單晶片 (SoCs),也搭載雙方共同開發 Snapdragon Ride 自動駕駛軟體堆疊。
港股
全球智慧駕駛領域的算力今年競爭進入深水區,曾由輝達 (NVDA-US)Thor 晶片引領的產業格局因延期交付而產生裂痕,外部供應鏈的不確定性與高昂成本迫使車廠重新審視技術自主權,而在這場關乎未來生存空間的角逐中,蔚來 (09866-HK)(NIO-US) 、小鵬 (09868-HK)(XPEV-US) 、理想 (02015-HK)(LI-US) 三家中國新勢力車廠以截然不同路徑推進晶片自研,在技術理想與商業現實的夾縫中尋找突圍方向。
美股雷達
美國總統川普最近丟出一顆「關稅震撼彈」,打算對進口半導體課徵 100% 關稅,美國汽車業嚴正以待,巴克萊分析師研判,若車用晶片被貼上「獨立元件」標籤,那可就是 100% 的高關稅重擊,供應鏈價格可能一路漲到車主手上。川普擬對進口半導體徵收 100% 關稅,但具體適用於汽車用晶片的範圍仍未確定,使美國汽車業處於觀望狀態。
美國持續加強對晶片等高科技產品對中國出口的審核與限制,尤其在出口管制機制上頻繁濫用,導致中國汽車業面臨供應鏈不穩與技術獲取受阻的壓力。為應對這一挑戰,中國車廠與本土晶片企業正加速推進技術自主,積極研發與採用國產車用晶片,逐步替換以往依賴的輝達等外國晶片巨頭產品,力圖構建自主可控的汽車晶片供應鏈。
美股雷達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 (TSLA-US) 執行長馬斯克週一 (28 日) 證實,已與三星簽署 165 億美元 (約新台幣 4,865 億元) 合約,最新一代車用 AI 晶片「AI6」將交由三星代工,對此,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給出五大分析。特斯拉與三星合作預計將持續至 2033 年底,預計將有助提振三星代工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