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
台股
金融債近期表現出色,主要受惠於美降息循環展開、財報亮眼以及監管放寬等利多加持。根據統計,自 2023 年 10 月 19 日全球金融債殖利率走低以來,全球金融債指數與全球金融次順位債指數分別上漲 23% 與 27%(請參考下方圖表),表現優於全球投資級公司債,目前金融債與金融次順位債到期殖利率分別為 4.15% 與 4.53%,仍處於長期的相對高檔,且美債殖利率未來有望進一步走低,金融債持續看好。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周四 (6 日) 表示,日本與美國將共同研究在太平洋的南鳥島附近水域開發稀土礦藏,她指出,共同開發稀土礦物是她與美國總統川普上周會晤時的關鍵議題之一。此次合作的目標是透過確保稀土供應,以對抗中國在該材料上的全球主導地位。稀土是製造從汽車到戰鬥機等各種產品所必需的關鍵材料。
全球發債規模創新高之際,波克夏公司 (BRK.B-US) 最近聘請多家銀行,為再次發行日元債券做準備。如果成真,將是這家由「股神」巴菲特執掌的公司今年來第二度進入日元債券市場。日本本地的日元債券市場本周十分熱鬧,包括雷諾 (Renault)、斯洛維尼亞都準備發行新債。
一手情報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截至 2025/11/05)野村腳勤觀點:AI 十年大計,現在只是第一年在 GTC 2025 大會上,黃仁勳宣布與 Nokia、Uber、Eli Lilly、Palantir 等多家跨產業巨頭展開合作,隨後又馬不停蹄飛往韓國,與當地企業簽下高達 26 萬顆 Blackwell GPU 的訂單。
美股雷達
美元指數周三 (5 日) 保持在近五個月高點附近,最新經濟數據化解美國經濟和勞動力市場的疑慮,促使投資人評估聯準會 (Fed) 今年再度降息的可能性。紐約尾盤,追蹤美元兌六種主要貨幣走勢的 ICE 美元指數 (DXY) 報 100.16,目前處在 5 月底以來最高點。
日本軟銀集團總裁宮川潤一周三 (5 日) 表示,美國政府停擺,導致其旗下支付應用業者 PayPay 在美國上市的監管審查暫停。儘管面臨這一阻礙,軟銀原本正積極籌備 PayPay 的首次公開募股 (IPO),投資者預期其估值可能超過 3 兆日元 (約 200 億美元),並預期 IPO 最快可能在 12 月進行。
黃金在過去 10 個月 49 度創下歷史新高之後,如今漲勢停下腳步,即將逼近修正領域。在技術面上,「修正」(correction) 通常指一個資產從近期高點回跌 10% 以上,雖然這可能是典型的市場行情,但也象徵進入超買領域。根據道瓊市場數據,如果交易最活絡的黃金期貨在周三 (5 日) 收盤跌破每盎司 3923.46 美元,將代表從 10 月 20 日的 4359.40 美元高點回跌 10%,進入「修正」領域。
日本各地野熊現蹤,從北海道、東北、關東、關西都有熊出沒,4 月以來至少 12 人喪命,日本自衛隊奉命出動協助驅趕,投資人則趁機買進兩檔不知名企業,掀起迷因股熱潮。根據日本政府統計,今年熊襲人事件受害者主要是東北地區的長者,例如其中三起致命襲擊就發生在秋田縣。
歐亞股
日本流感疫情提前爆發。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的最新數據,全國定點醫療機構報告的流感病例數,在短短一週內激增至前一週的約 2 倍,已連續第十週攀升。這一波猛烈的疫情不僅促使東京等多個首都圈地區發布了「流感注意警報」,上千學校緊急停課,對日本的社會運作和經濟活動造成顯著衝擊,厚生勞動省的報告指出,在 10 月 20 日至 26 日的一周內,日本全國流感病例數高達 24,276 例。
一手情報
美國企業第三季財報表現亮眼,標普 500 指數中已公布財報者逾八成企業獲利優於市場預期,加上川習會後美中貿易緊張情勢緩解,激勵美股四大指數再創新高,帶動與美股連動性高的台股同步走強。台股加權指數上週 (10/27~10/31) 一度大漲逾 600 點,突破 28,000 點大關,創下歷史新高。
台股新聞
MCU 廠新唐 (4919-TW) 今 (4) 日舉辦法說會,董事長蘇源茂表示,受日本子公司稼動率未如預期以及車用市況不佳影響,第三季營運持續虧損,但已觀察到日本子公司營運將逐步落底,目標在最短時間內讓其營運重回 2023 年的水準。蘇源茂指出,新唐現階段虧損主要來自日本子公司,2022 年全球晶片嚴重缺貨,公司為滿足日本市場需求,在當地進行前、後段產能投資,但隨後市場環境急速反轉,使得產能利用率偏低,增加成本負擔,再加上日本車用市場競爭力下降與庫存調整影響,導致車用相關出貨連續兩年下滑,產能利用率不如預期,成為虧損主因。
基金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截至 2025/10/29)野村腳勤觀點:外資回流台灣的結構性趨勢自 4 月解放日以來,外資買超台股已逾 6,000 億新台幣,推升台股屢創新高。若進一步觀察外資淨匯入金額,自 2023 年以來已累積超過 3 兆元,顯示外資對台灣市場的信心持續提升。
外匯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周二 (4 日) 發表重要講話,表示日本在實現日本央行的物價目標方面,仍只走完了一半的路程。高市指出,儘管受食品成本上漲影響,日本的消費者通膨率持續徘徊在 3% 左右,但尚未實現以穩固的工資增長為後盾的可持續且穩定的價格增長。
雜誌
徐千婷高市早苗被喻為「安倍傳人」,但當前日本經濟情況與安倍第二任期迥異;她崇拜柴契爾夫人,競選口號是「讓日本重返巔峰」,上台後的現實卻不容浪漫。大阪的一間地下酒吧裡,重金屬樂團正演唱著 Deep Purple 的《BURN》。燈光閃爍間,一位年輕女鼓手揮舞著鼓棒,節奏乾脆有力。
中國外交部對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峰會期間,與台灣官員會面及其隨後在社群媒體上發布會談內容表示強烈不滿。根據《彭博》報導,中國外交部週六(1 日)在官網聲明指出,「這些行為性質惡劣,影響重大」,並表示中國對此表達堅決反對,已向日本提出嚴正交涉與抗議。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Sanae Takaichi)週六(1 日)明確表示,他沒有計劃重新與美國談判達成的 5500 億美元投資協議。根據《路透》報導,高市早苗在結束一週密集的外交行程後對記者表示:「我認為,即使首相更換,政府之間的承諾也不應改變。
新加坡《聯合早報》引述《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指出,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拒絕了美國要求日本停止進口俄羅斯天然氣的提議。據報導,日本政府官員透露,高市早苗在東京與美國總統川普會晤時表示,全面禁止進口俄羅斯液化天然氣「難度很大」。目前,俄羅斯液化天然氣約占日本總進口量的 9%,其中日本三井物產與三菱商事均持有俄羅斯「薩哈林 2 號」(Sakhalin-2)能源項目的股份。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周五 (31 日) 在南韓慶州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 (APEC) 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場邊,進行了雙方上任後的首次會晤。雙方均表示,希望能夠構築「建設性和穩定的日中關係」,並強調將推動「基於共同戰略利益的互惠關係」。
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本周在東京元赤坂的迎賓館,與美國總統川普進行了首次面對面會談。高市首相承諾將實現日美關係的「新黃金時代」,目標是讓兩國更加強大和繁榮。高市對川普極盡讚美之詞,但此舉在日本引發大量爭議。在這次會談中,兩位領導人快速簽署了一項協議,確立了保障稀土和其他關鍵礦物開採與加工的框架。
基金
全球經濟正邁入由高利率周期轉向資金再配置的新階段,美國經濟呈現「通膨趨緩、成長放慢、製造收縮」的複雜局面。勞工統計局基準調整顯示,上半年非農就業恐遭高估逾 90 萬人,暗示勞動市場降溫快於預期。在此背景下,美國政府暫時關門導致官方數據延宕,聯準會在十月底決策前更僅能倚賴民間調查與金融條件指標,使政策路徑不確定性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