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基礎設施





    2025-11-14
  • 大型科技公司的獲利能力一直是支撐高估值的重要因素,但市場開始重新評估這些數字的可靠性。知名投資人、《大賣空》(The Big Short) 電影原型貝瑞 (Michael Burry) 本周在社群媒體上提出警示,指出包括 Meta(META-US) 與 Alphabet(GOOGL-US) 在內的科技巨頭近年陸續延長運算設備的折舊年限,可能使獲利表現被「墊高」,引發市場對財報品質的討論。






  • 2025-11-13
  • 網路設備製造商思科 (CSCO-US) 周四 (13 日) 盤前大漲 7.22%,此前公司上調了年度利潤和營收預期,原因是雲端需求強勁,以及人工智慧(AI)驅動的基礎設施開支。思科是雲端、企業和電信客戶的關鍵供應商,隨著企業加速雲端遷移和升級園區網路,推動思科股價今年上漲近 25%,表現優於同期標普 500 指數 16% 的漲幅。






  • 2025-11-11
  • 根據《彭博》周二 (11 日) 報導,微軟 (MSFT-US) 宣布,將投資高達 100 億美元於葡萄牙沿海地區建立人工智慧 (AI) 資料中心園區,這將是該公司今年在歐洲最大規模的投資之一。此舉凸顯微軟持續擴張 AI 運算能量,以滿足激增的全球需求。






  • 《路透》周二 (11 日) 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導,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GOOGL-US)計劃在德國投資約 50 億歐元 (約 58 億美元),以擴充當地基礎設施與資料中心容量,顯示美國科技巨頭正加速在歐洲最大經濟體擴張雲端與人工智慧(AI) 能量。






  • 2025-11-08
  • 美股雷達

    社群媒體巨頭 Meta Platforms (META-US) 週五 (7 日) 宣布,未來三年內將在美國基礎建設與就業領域投資高達 6,000 億美元(約新台幣 195 兆元),其中主軸將放在人工智慧(AI)資料中心建設,作為公司推動 AI 發展計畫的核心支撐。






  • 2025-11-04
  • 美股雷達

    輝達 (NVDA-US) 已宣布與一家估值約 7.5 億美元、獲得高盛支持的新創公司 Spectro Cloud 建立戰略夥伴關係。這項合作旨在解決人工智慧領域最大的挑戰之一:企業約有 70% 的繪圖處理單元 (GPU) 運算能力閒置未用。Spectro Cloud 周二 (4 日) 發布了其 PaletteAI 平台,並集成了輝達技術,承諾將 GPU 效率從普遍的 30% 提升至 60%,潛在地為企業節省數百萬美元的基礎設施成本。






  • 美股雷達

    面對人工智慧 (AI) 應用需求暴升與算力瓶頸壓力,微軟 (MSFT-US) 持續加碼全球運算資源布局。微軟周一 (3 日) 先後宣布與數據中心業者 IREN(IREN-US) 及 AI 雲端新創 Lambda 簽署多項大型合作協議,均聚焦部署大量輝達 (NVDA-US) 加速晶片,支援 Azure 雲端擴容,並改善 ChatGPT 等模型的運算能力限制。






  • 2025-11-02
  • 美股雷達

    微軟 (MSFT-US) 首席執行長納德拉(Satya Nadella)近日表示,儘管 AI 產業對高效能 GPU 需求持續攀升,但微軟在擴充算力方面遇到的最大障礙,並非晶片供應不足,而是電力與基礎設施的限制。近期有觀點認為,輝達 (NVDA-US) 及整個 AI 產業最終可能面臨「算力過剩」問題,即透過部署 AI 晶片獲取的單位算力增長,將難以長期維持。






  • 美股雷達

    儘管聯準會(Fed)本週宣布降息、美國企業密集公布財報,但市場焦點最終仍集中在人工智慧(AI)。美國大型科技公司持續砸下數十億美元建構 AI 基礎設施,推動標普 500 與那斯達克 100 指數雙雙上揚,逼近歷史新高。然而,這場 AI 投資熱潮也顯露出新裂縫,投資人開始要求企業提供更明確的回報證據。






  • 2025-10-22
  • 美股雷達

    社群媒體巨擘 Meta (META-US) 週二 (21 日) 宣布,已與資產管理公司 Blue Owl Capital 成立合資企業,共同推動位於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的大型 AI 資料中心「Hyperion」建設計畫,總金額達 270 億美元,旨在支撐 Meta 長期的人工智慧發展戰略。






  • 2025-10-20
  • 歐亞股

    越南總理范明政周一 (20 日) 已簽署第 31 號命令,正式為 2026 年至 2030 年的 5 年期社會經濟發展計畫制定指導方針,旨在實現國家發展的突破性增長與現代化目標。這份藍圖設定了多項雄心勃勃的指標,強調關鍵指標必須可行、明確且符合國家 2021-2030 年發展戰略。






  • 大陸政經

    儘管有強勁的出口支撐,中國經濟仍出現過去 1 年中最疲軟的增長速度,但當局表示,經濟仍有望達成今年的擴張目標。國家統計局周一 (20 日) 公布,第 3 季 GDP 較去年同期增長 4.8%,略微超出了經濟學家的預期。國家統計局表示,前 3 季的增長為實現全年約 5% 的增長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2025-10-16
  • 美股雷達

    貝萊德、輝達 (NVDA-US)、xAI 和微軟 (MSFT-US) 組成的投資財團 AIP 宣布達成一筆 400 億美元的交易,收購資料中心巨頭 Aligned,預計將於 2026 年上半年完成,尚待監管部門批准。Aligned 目前在美洲地區營運或正在開發約 50 個園區,總計擁有 5 吉瓦的營運及規劃容量。






  • 2025-10-14
  • 美股雷達

    在當前的人工智慧浪潮中,核心科技公司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相互投資數十億美元,分析師指出,這種日益複雜的「糾纏」正在加劇 AI 泡沫的風險。近期一系列公開的大型交易,突顯了科技巨頭之間緊密的資金網路。例如,輝達 (NVDA-US) 在九月下旬宣布將投資高達 1000 億美元於 ChatGPT 製造商 OpenAI,作為合作夥伴關係的一部分,以確保 OpenAI 使用其晶片來訓練和運行下一代模型。






  • 幣圈

    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 (Swift) 近日宣布,將在其核心技術基礎設施中新增基於區塊鏈的分散式帳本技術 (DLT) 共享帳本。此舉被視為全球金融領域邁出的關鍵一步,有望大規模實現即時、全天候 (7×24 小時) 的跨境交易及支付。Swift 首席執行官 Javier Pérez-Tasso 在 Sibos 2025 大會開幕式上宣布了該共享帳本計畫。






  • 2025-10-10
  • 美股雷達

    高盛近期發布報告,梳理人工智慧(AI)產業的五大核心爭議,並針對企業與投資者提供策略啟示。高盛認為,當前 AI 行業雖具泡沫特徵,但核心指標仍未達泡沫水準。報告指出,消費端與企業端 AI 應用差異明顯,支出規模快速擴張,但基礎設施與能源供應仍是關鍵瓶頸,而整體行業估值尚未出現泡沫級風險。






  • 美股雷達

    AI 熱潮正從股市向債市深度蔓延,摩根大通 (下稱小摩)(JPM-US) 出具最新研究報告指出,AI 相關企業債務規模已超越傳統銀行業,躍居投資級債券指數最大類股,佔比達 14%,負債總額破 1.2 兆美元。這一趨勢引發市場對信貸泡沫的警覺,分析師警告,若 AI 領域出現典範轉移,其信貸崩潰衝擊恐甚於股市暴跌。






  • 2025-10-09
  • 台灣政經

    在國科會及賑災基金會的支持下,由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災防科技中心) 領銜的研究團隊,針對 2016 年台南與 2018 年花蓮地震,進行災害韌性的分析後。研究成果近日刊登於國際地震權威期刊《美國地震學會通報》(BSSA)。國科會今 (9) 日表示,此篇文稿同時受到聯合國減災風險辦公室 (UNDRR) 重視,摘錄於他們的網站上,分享給全世界的防災夥伴。






  • 人工智慧 (AI) 領軍企業 OpenAI 正積極推動一項極為大膽的「基礎設施投資」計畫,其執行長阿特曼 (Sam Altman) 透露,外界應當「期待未來幾個月從我們這裡獲得更多」巨額交易的消息。阿特曼解釋,由於 OpenAI 未來的模型及即將推出的其他產品將會更加強大,從而推動更多的市場需求,因此「我們已經決定,現在是時候進行一次非常積極的基礎設施投資了。






  • 2025-10-08
  • 美股雷達

    一場可能刷新全球併購紀錄的交易正在醞釀之中。據報導,貝萊德 (BlackRock) 旗下的全球基礎設施合作夥伴公司 (Global Infrastructure Partners, GIP),正與資料中心營運商 Aligned Data Centers 進行深入談判,潛在收購估值約為 400 億美元 (含債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