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比亞迪





    2025-11-18
  • 最新數據顯示,拉丁美洲電動車銷量飆升創下紀錄,政府鼓勵與中國品牌平價車款湧入當地是主要原因。《路透社》報導,中國品牌的崛起在秘魯車市正悄悄改寫競爭格局。儘管特斯拉尚未設立展示廳,比亞迪、吉利、長城等中國電動車已經以特斯拉六成左右的售價,迅速搶佔市場。






  • 2025-11-17
  • A股

    中國電動車巨擘比亞迪 (002594-CN)(01211-HK) 的智慧輔助系統「天神之眼」近日交出里程碑式成績單,車型保有量突破 200 萬輛,單月銷量達 31 萬台,每日輔助駕駛數據生成量逾 1.3 億公里,這一表現讓今年 2 月比亞迪提出的「全民智駕」口號從願景照進現實。






  • 2025-11-13
  • A股

    日本豐田汽車的最新財報顯示,第三季營業收入達 12.38 兆日元(約 5,937 億元人民幣),較一年前增長 8%。儘管營業利潤下降近 28%,但淨利潤高達 9,320.8 億日元(約 430 億元人民幣),大增 62%。據《第一財經》周三(13 日)報導,根據目前已經出爐的中國指標性車廠第三季財報,已經公布財報且歸屬淨利潤為正的中國 8 大車廠(比亞迪 (002594-CN) 、奇瑞、賽力斯、長城 (02333-HK) 、上汽集團 (600104-CN) 、長安汽車 (000625-CN) 、一汽解放 (000800-CN) 、東風股份 (600006-CN) )的利潤總和僅 203.55 億元,不到豐田的一半。






  • 2025-11-11
  • 美股雷達

    據《商業內幕》周二 (11 日) 報導,福特 (F-US) 執行長法利 (Jim Farley) 在拆解特斯拉 Model 3 與中國電動車後大感震撼,他對這些競爭者的領先程度感到震驚,這促使他全面改革福特。「當我們拆解第一輛特斯拉 Model 3,並開始拆解中國車輛時,我非常謙卑。






  • 《路透》周一 (10 日) 報導,日本車廠本田汽車 (Honda) 日前下修全年獲利預期兩成,主因包括美國關稅衝擊與晶片短缺,但分析指出,真正威脅本田長遠發展的,並非關稅或供應瓶頸,而是中國電動車品牌的急速崛起。晶片短缺與美關稅夾擊 本田全年財測下修兩成日本第二大汽車製造商本田表示,受美國加徵關稅與部分車用晶片短缺影響,將全年營益預期下修約 20%。






  • 2025-11-06
  • A股

    據《彭博》周三(5 日)報導,中國電動車大廠比亞迪 (002594-CN) 在英國市場正逐漸領先競爭對手特斯拉 (TSLA-US) 。英國汽車製造商和貿易商協會(SMMT)周三表示,10 月比亞迪在英國掛牌的新車數量幾乎是競爭對手特斯拉的七倍。






  • 中國電動車品牌正在迅速改寫巴西汽車市場格局。里約熱內盧街頭,如今隨處可見比亞迪(BYD)與長城汽車等中國品牌的身影,成為中國電動車全球擴張的新象徵。根據巴西海關數據,該國在 2024 年從中國進口約 13.8 萬輛電動與混合動力車,比前一年多出近 10 萬輛,顯示中國車企在南美市場的進展極為迅速。






  • 2025-11-03
  • A股

    中國電動車大廠比亞迪上月銷量達 44 萬 1706 輛,創下今年新高,今年前 10 月累計銷量突破 370 萬輛,不僅穩坐中國車市銷冠,更躋身全球車廠第一梯隊,打破外界對比亞迪「國產廉價品牌」的固有認知,旗下王朝、海洋系列貢獻 39.5 萬輛,涵蓋中端的方程豹、騰勢分別賣出 3.1 萬、10.1 萬輛,豪華品牌仰望也有 654 輛,呈現「全面開花」局面。






  • 2025-10-31
  • 港股

    過去五年快速崛起的中國電動車大廠比亞迪 (01211-HK),靠著政府支持、激進價格策略與積極海外擴張,在 2024 年一度超越特斯拉 (TSLA-US),成為全球純電車銷量第一。然而,面對中國政府加強監管內部價格戰與本土競爭加劇,比亞迪今年在最大市場——中國本土的銷售動能明顯受挫,外界原先預期的亮眼一年,反而成為自 2020 年疫情以來最艱困的時期。






  • 2025-10-30
  • 中國電動車龍頭比亞迪 (01211-HK) 周四 (30 日) 公布第三季財報,由於中國競爭升溫與價格戰壓力日益加劇,該季獲利持續下滑,連續兩季較去年同期下滑。比亞迪周四香港股價下跌 0.6%,至每股 104.2 港元。具體來看,比亞迪第三季淨利為人民幣 78 億元 (約 11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滑約 33%,創逾四年來最大跌幅;營收則減少 3% 至人民幣 1,949.8 億元,為超過五年來首見下滑,雙雙不及市場預期。






  • 2025-10-29
  • 美股雷達

    據《路透》周三 (29 日) 報導,中國在最新五年規劃中首度將電動車排除在戰略產業之外。分析師認為,這顯示北京當局認定該產業已趨成熟,不再需要大規模政府補貼。中國電動車產業經多年扶植已出現嚴重產能過剩,市場將扮演更重要角色決定業者存亡。中國在最近公布的 2026 至 2030 年五年發展規劃中,將電動車從戰略產業名單中剔除,這是該產業十多年來首度遭排除。






  • A股港股

    據《彭博》報導,中國汽車製造商在歐洲市場迎來了有史以來表現最好的一個月,受純電動 (EV) 和混合動力車型需求的激增推動,今年 9 月,中國品牌在整個歐洲乘用車市場的銷售份額攀升至創紀錄的 7.4%。這一里程碑式的表現,讓中國品牌首次超越了南韓汽車製造商,例如起亞 (Kia)。






  • A股

    中國電動車巨頭比亞迪 (002594-CN) 近日在日本市場推出其首款針對當地設計的電動輕型車(Kei Car、K-Car),期望憑藉這類小巧車型的高人氣,進一步拓展在日本的市場版圖。根據《彭博》報導,比亞迪週三(29 日)在日本移動展(Japan Mobility Show)正式發表旗下首款電動輕型車原型「Racco」,預計將於 2026 年夏季在日本上市。






  • 2025-10-28
  • 歐亞股

    最新數據顯示,歐洲車市 9 月迎來連 3 月成長表現,新車註冊量年增 11% 至 124 萬輛,釋放出產業復甦的正面訊號。這一成長由電動車所帶動,尤其是平價電動車需求激增,但高端市場疲軟、政策不確定性及地緣貿易摩擦仍為長期前景蒙上陰影。從市場表現來看,歐洲五大主要市場交付量全線回升,英國和德國增幅領先,分別達 14% 和 13%。






  • A股港股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最新數據,中國汽車產量格局發生了歷史性變動。今年前三季,安徽省汽車產量以 240.44 萬輛的成績,超越了長期居於首位的廣東省 (208.84 萬輛),領先幅度超過 30 萬輛,預計安徽將首次登頂全國汽車產量第一大省。在今年前三季,中國汽車總產量中,安徽的占比達到了 10%,這意味著每 10 輛車中,就有 1 輛是「安徽製造」。






  • 2025-10-23
  • 美股雷達

    據《路透》周四 (23 日) 報導,特斯拉 2017 年推出的 Model 3 將電動車帶入大眾市場,但自 2020 年 Model Y 投產後,僅推出銷售不佳的 Cybertruck,便再無新車款問世。分析師警告,在中國車廠快速推新的壓力下,特斯拉持續忽視核心汽車業務恐難維持成長。






  • 2025-10-20
  • 美股雷達

    全球最大電動車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 (300750-CN) 第三季獲利大幅成長,在鞏固中國市場領先地位的同時,持續推進海外擴張,匈牙利廠將於今年底或明年初全面投產。寧德時代周一公布,第三季營收達人民幣 1041.9 億元,年增 12.9%,淨利年增 41% 至人民幣 185 億元 (26 億美元)。






  • A股

    中國電動車大廠比亞迪 (002594-CN)(01211-HK)上周五 (17 日) 向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提交召回計畫,宣布對旗下「唐」系列插電式混動汽車 (PHEV) 及純電車「元 Pro」實施兩起獨立召回,涉及總量超 11 萬 5783 輛,為比亞迪成立以來最大規模召回行動。






  • 2025-10-15
  • 大陸政經

    懂車帝公布的上險量數據顯示,剛剛過去的「金九」,中國車市競爭進一步加劇,據《第一財經》周二(14 日)報導,「金九」車市中有如下四個關鍵數據。(1)338 款車月銷不足千輛;(2)銷量 TOP 10 裡只有特斯拉 Model Y 單價超過人民幣 20 萬;(3)17 款熱門車型包攬 21.9% 銷量;(4)問界 M8 和小米 SU7 雙雙掉出 TOP 10。






  • 2025-10-14
  • A股港股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 (CAAM) 周二 (14 日) 公布數據,中國電動車 (EV) 製造商正持續擴大其海外市場版圖,使得 9 月份電動車出口量較去年同期翻了一倍。數據顯示,涵蓋純電動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的「新能源汽車」(NEVs) 出口量在 9 月激增 100%,達到 22.2 萬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