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
基金
◼ 川普上週已向多數國家完成新一輪關稅通知,並將關稅談判截止日期推遲 至 8/1,但市場反應相對鈍化。◼ 在與美國的十大貿易逆差國當中,僅剩台灣、印度尚未公布,而川普也提 到針對其他尚未收到信函的貿易夥伴,預計將實施 15%~20% 的全面性關稅。
基金
2024 年全球市場因 AI 與機器人技術的快速發展掀起投資熱潮,相關概念股表現亮眼,吸引大量資金湧入。然而,進入 2025 年後,市場情勢明顯轉變,美國總統川普重返政壇,關稅政策反覆、加上中東地區地緣政治與降息時程不確定性增高,投資人開始意識到,過度集中於美國市場或單一產業的投資策略,已難以應對當前的挑戰。
特斯拉 (TSLA-US) 執行長馬斯克近日表示,該公司可能會徵詢股東意見,以決定是否對其創辦的人工智慧(AI)公司 xAI 進行投資。此前,馬斯克的另一家公司 SpaceX 已準備向 xAI 投資高達 20 億美元,資助其開發 AI 聊天機器人 Grok。
美股雷達
捷克央行(Czech National Bank)在第二季調整其美國投資組合,加碼 AI 領域的數據分析公司帕蘭提爾科技 (PLTR-US) 股票,同時首度買進加密貨幣交易平台 Coinbase Global (COIN-US) 的股份。這些交易內容已在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資料中揭露。
在過去一周內,比特幣價格連續刷新歷史新高。然而,與前幾次多頭不同,這次上漲並未引發散戶的熱情。與此同時,加密資產管理公司 Bitwise 預測,比特幣價格今年可能會攀升至 20 萬美元。Bitwise 研究主管 André Dragosch 在週五(11 日)的一篇 X 貼文中指出:「比特幣創下歷史新高,但散戶幾乎沒有參與。
儘管美股本週以小幅下跌收場,但投資人將目光聚焦於即將於下週全面啟動的財報季,預期企業若交出亮眼財報,有望再次點燃美股漲勢。根據《巴隆周刊》,本週的市場頗為反常。儘管標普 500 指數在週四(10 日)創下歷史新高後,全週仍微跌 0.2%;那斯達克指數因輝達 (NVDA-US) 市值突破 4 兆美元帶動,週內微漲 0.2%;道瓊工業指數則下跌 1%。
美股雷達
綜合外媒周四 (10 日) 報導,美國稀土礦商 MP Materials 宣布與美國國防部簽署一項重磅協議,將獲得總額高達 9 億美元的資金支持,目標是建立完整的稀土磁鐵產業鏈,減少對中國供應的依賴。該協議公布後,MP 周四盤中股價飆漲近 50%,最高觸及每股 48.12 美元,創 2022 年 4 月以來新高,該股今年以來已累計上漲逾 90%。
基金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截至 2025/07/09)野村腳勤觀點:營收表現強,但匯損影響仍待檢驗從已公布的 6 月營收顯示,多數企業受惠於上半年關稅拉貨潮,營收表現亮眼,普遍呈現雙位數成長,股價也同步反映投資人樂觀情緒。
基金
川霸總自重返白宮以來,已多次發文抨擊鮑主席是「慢郎中」、「傻瓜」、和「頑固的騾子」等,也對聯準會維持利率穩定的決定表示強烈不滿。然面對接連的政治壓力與通膨挑戰,鮑主席重申聯準會的獨立性,強調聯準會決策的唯一目標是為全民帶來經濟穩定,將根據客觀且不受政治影響的分析來做出貨幣決策。
美股雷達
滙豐銀行 (HSBC) 分析師警告,許多投資人對 2025 年下半年已形成高度一致的預期,一旦這些看法出現逆轉,可能讓整體投資環境陷入脆弱狀態。滙豐在客戶報告中指出,風險資產正出現「全面上漲」,股市快速上漲主要靠投資人熱情推動,而不是靠基本面支撐。
歐亞股
根據《金融時報》周三 (9 日) 報導,由於川普關稅政策引發貿易緊張情勢升溫,新加坡主權基金淡馬錫控股(Temasek) 對歐洲企業前景轉趨悲觀。就在一年前,淡馬錫才大張旗鼓在巴黎設立辦事處,並承諾投資 190 億美元,現轉而鼓勵旗下投資組合公司進軍中東市場。
美股雷達
Google (GOOGL-US) 亞太區人工智慧(AI)與新興科技政策負責人 Eunice Huang 週三(9 日)在新加坡舉行的 Reuters NEXT Asia 論壇上表示,Google 目前的 AI 投資重點主要集中在技術基礎建設上。
美股雷達
方舟投資(ARK)旗下由「木頭姐」Cathie Wood 主導的多檔 ETF 近日又再度出手。在不斷變化的 ETF 市場中,方舟「木頭姐」的多檔 ETF,依舊是投資人追蹤創新趨勢的重要指標。根據週二(8 日)的日交易報告,ARK 積極買進基因編輯公司 CRISPR 治療 (CRSP-US) 的股票,同時拋售 908 Devices (MASS-US) 與串流媒體設備公司 Roku(ROKU-US) 。
基金
美國政策面的高度不確定性造成台股今年上半年的震盪起伏走勢,隨著對等關稅議題逐漸塵埃落定,第三季來自政策面的干擾或可降低,但焦點將放在景氣趨緩以及美元走弱對企業獲利的影響。野村投信認為,2025 年企業盈餘成長因關稅及匯率等因素出現下修,但其中仍不乏亮點,選股變得更加重要,產業面仍是聚焦需求強勁的 AI 相關族群,逢低可持續布局,傳產則以綠能為主。
基金
2025 年上半年金融市場震盪起伏,主要受到美國的關稅政策與利率政策影響。展望第三季,美國政策面影響力仍是市場焦點,特別是美國在對等關稅與各國協商的結果以及對於美國及全球經濟的影響。由於川普的政策較為反覆不定且常有驚人之舉,預期第三季股債市仍處於較波動的走勢,建議採取股債均衡配置,股市建議以美股為主,亦看好亞股中的台股、印度及韓股,債券相對看好非投資等級債與新興債。
基金
勞動市場平穩,Fed 降息急迫性降低美國 6 月非農新增人口為 14.4 萬人優於市場預期,同時 5 月數值上修,整體就業情況穩健。儘管平均時薪低於預期對通膨趨緩有所助益,但勞動市場的平穩讓市場評估聯準會降息的急迫性降低。資料來源:(左)Bloomberg,資料日期:2025/07/03,(右) CME,資料日期:2025/07/03。
基金
今年以來債券市場雖因關稅議題而遭遇亂流,但企業債與新興 / 邊境債仍有不錯的表現,漲幅超越美國政府公債。目前債市仍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包括美國就業市場表現強韌,預期聯準會 9 月降息的呼聲最高,大而美法案過關將使美國債務赤字持續增加,不利於美債前景。
美股雷達
《路透》周一 (7 日) 報導,隨著美國總統川普 90 天關稅暫緩期即將於周三 (9 日) 到期,信評機構與資產管理公司預期,高收益債市場這次不會重演 4 月「解放日」當周的恐慌性拋售,反而可能吸引投資人加碼「垃圾債」,趁利差稍微擴大之際進場布局。
大陸政經
《彭博》周一 (7 日) 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導,中國監管機構正考慮將「債券通」(Bond Connect) 南向通額度翻倍至人民幣 1 兆元 (約合 1,390 億美元),擴大本地投資人配置離岸債的空間,此舉被視為中國進一步放寬資本流動限制的關鍵步驟之一。
國際政經
全球四大會計事務所之一的德勤 (Deloitte) 周一 (7 日) 發布最新調查數據指出,在英國企業主管眼中,美國作為投資目的地的吸引力大幅下降,他們如今更傾向於挖掘本土及週邊的投資機會。德勤在 6 月 16 日至 6 月 29 日期間對 66 位財務長和高階主管進行調查,其中包括 37 家上市公司,總市值為 3860 億英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