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廠
台股新聞
面板大廠友達 (2409-TW) 展望第二季,經營團隊預估,三大事業中僅垂直場域將較首季成長,顯示科技、智慧移動均呈現下滑;不過,友達與 BHTC 整合效益明顯顯現,攜手拿下國際大車廠的訂單。依照友達預估,第二季三大營運支柱表現與上季相比,顯示科技 (Display) 將微幅下滑、智慧移動 (Mobility Solution) 季減低個位數百分比、垂直場域 (Vertical Solution) 則有中高個位數百分比的季增。
國際政經
川普關稅政策再轉彎。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 (Howard Lutnick) 表示,川普為緩解汽車供應商的壓力,預計在美東時間 29 日,也就是就職百日當天,宣布調整汽車關稅政策。《華爾街日報》報導稍早指出,川普擬對進口汽車零部件的關稅進行調整,未來汽車製造商在支付進口汽車 25% 的關稅後,將不再需要為其他關稅(如鋼鐵和鋁材關稅)額外買單。
歐亞股
日產汽車決定在 2026 年 3 月底前結束其中國武漢工廠的汽車生產,主因是該廠開工率跌至 10% 以下。武漢廠關閉後,日產在中國生產基地將縮減至 4 個。日產武漢廠 2022 年開始投產,年產能約 30 萬輛,負責生產電動車 Ariya 與運動型多用途車(SUV)X-Trail,曾是日產在中國境內的重要生產基地,短短 3 年就叫停,主要原因是中國本土車器竄起,導致日產銷售低迷,武漢產的開工率滑落至不到一成。
川普 9 日宣布對等關稅暫緩實施 90 天,但仍維持其他關稅,包含對輸美汽車的 25% 關稅。日韓汽車廠、全球汽車產業鏈目前仍嚴陣以待,預備迎接未來產業格局的巨變。長期以來,日韓車企出口都高度依賴美國市場。 2024 年,韓國和日本分別名列美國第二和第三大汽車出口國。
科技
全球汽車業正吹起裁員風,包括福斯、奧迪、福特、Stellantis4 家車企以及 4 家零部件巨頭在內的 8 家廠,將在歐洲累計裁員約 5 萬人。在所統計的車廠中,福斯是裁員人數最多的車廠,該公司此前稱公司將關閉至少 3 家德國本土工廠,並裁撤上萬名員工,以應對利潤下降的局面。
國際政經
汽車產業颳起寒流,全球 9 大車廠包括日產汽車、福斯集團、博世 (Bosch) 等,近來陸續公布裁員計畫,目前累計共有 6 萬人將丟失飯碗。電動轉型艱難和汽車消費需求消退,讓車企與相關零組件廠的營運接受打擊,被迫採取策略進行調整,包括優化內部組織結構,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而裁員是降低成本最直接也最立桿見影的手段。
國際政經
日本逾五成製造業上市公司上半年度獲利出現衰退或虧損,四年來首次多於獲利成長的企業,其中,汽車和原物料產業陷入苦戰,而涉足 AI 業務的企業保持強勁成長。日本媒體最新統計數據指出,截至 11 月 1 日,已發布上半年度 (4-9 月) 財報的 156 家製造業企業,最終損益惡化的有 74 家、虧損為 6 家,占比為 53%,創下 2020 年新冠疫情同期以來最高水準,當時比率高達 75%。
歐亞股
日本八大汽車廠公布 2024 年上半年度 (4-9 月) 全球產量為 187.8301 萬輛,較上年同期減少 6%,這是自 2020 年新冠疫情造成沉重打擊以來,日本車廠四年來上半年度產量首次年減。日本八大車廠為:豐田、日產、本田、Subaru、馬自達、三菱、五十鈴和鈴木。
賣爆了,在剛剛過去的中國國慶假期,車廠都在瘋狂曬單。在國慶節假期過後,多家車廠公布了國慶期間的鎖單情況或大定情況。在國慶賣車這件事情上,鴻蒙智行無疑是最積極的一個,在過去的 7 天時間裡,幾乎每天都在公布最新戰報。從最新的海報數據來看,鴻蒙智行 10 月 1 日至 10 月 7 日累計大定數突破 28,600 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