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利
高盛策略師近日表示,美國企業即將迎來超預期的第三季財報季,強勁經濟表現與 AI 領域穩健前景令當前市場獲利預期顯得過於保守。以 David Kostin 為首的高盛策略師團隊指出,儘管標普 500 指數成分股企業第三季獲利料將只有成長 7.2%,創兩年來最低增幅紀錄,銷售增速也將從第二季 6.4% 放緩至 5.9%,但鑑於近期季度經濟數據的韌性,市場對獲利的預期仍偏低,尤其科技七巨頭有望跑贏預期。
台股新聞
台股 8 月屢創歷史新高,全月爆出 9.4 兆元成交量,帶動 8 月全體證券商稅後純益 150.33 億元,較上月成長 21.59 億元 (約 16.77%);累計 1 至 8 月全體證券商稅後純益 618.45 億元,較去年同期衰退 120.24 億元 (約 16.28%)。
台股新聞
汽車零組件大廠東陽 (1319-TW) 今 (15) 日公布 8 月自結合併稅前盈餘 3.3 億元,年增 4%,前 8 月稅前盈餘 29.28 億元,年減近 18%,累計每股盈餘(EPS) 4.79 元,仍創歷年同期次高。東陽表示,8 月開始訂單逐漸回溫,既定的擴廠專案依計畫持續推進中,已全力做好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旺季需求。
美股雷達
解放日和關稅陰影似乎已成為過去式,華爾街如今再度瀰漫樂觀氛圍,尤其看好人工智慧(AI)帶動科技板塊成長。根據《巴隆周刊》報導,華爾街普遍相信,AI 不僅能持續推動輝達 (NVDA-US) 、博通 (AVGO-US) 、Meta(META-US) 、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GOOGL-US) 、亞馬遜 (AMZN-US) 等大型科技股上漲,更能幫助各產業提升效率與獲利,帶動整體企業盈利成長。
台股新聞
鞋材廠百和 (9938-TW) 今 (11) 日公布最新自結獲利資訊,2025 年 8 月稅後純益 1.36 億元,月增 50.54%,年減 25.84%,累計 2025 年 1-8 月稅後純益爲 8..84 億元,年減 12.2%,每股純益爲 2.97 元。
台股新聞
新台幣兌美元 8 月貶值 2.3%,讓壽險公司避險壓力喘口氣,還可充實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不過,股利入帳高峰已過,各家獲利表現不一,六大壽險今 (2025) 年 8 月稅後純益合計 167.32 億元,累計前 8 月稅後純益僅 711.02 億元,較去年同期大減 68%。
台股新聞
富邦金 (2881-TW) 今 (10) 日公布 2025 年 8 月自結稅後純益 111 億元,累計前 8 月稅後純益 734.8 億元,每股稅後純益 (EPS) 為 5.11 元。子公司台北富邦銀行 8 月及累計獲利均創下歷年同期新高;富邦產險與富邦證券 8 月獲利皆創下歷史新高、累計前 8 月獲利亦為歷年同期次高。
台股新聞
合庫金控今(9)日公布 8 月自結盈餘,公股四金二銀的 8 月獲利全數出爐。累計前 8 合計稅後淨利達 981.06 億元,年增 3.38%。其中,兆豐金(2886-TW)以 254.65 億元穩居獲利王,第一金(2892-TW)以 196.55 億元居次,華南金(2880-TW)與合庫金(5880-TW)分列三、四名。
台股新聞
凱基金控 (2883-TW) 今 (9) 日公布 8 月自結財務數據,單月稅後純益為 38.97 億元,今年前 8 月累計稅後純益 145.23 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0.83 元。凱基金表示,8 月受惠於市場預期美國聯準會降息的樂觀氛圍,激勵資本市場走揚,加上台股成交量能較前月放大,帶動金控旗下壽險、證券、銀行與直接投資等業務均有穩健貢獻。
美股雷達
CNBC 報導,包括輝達 (NVDA-US) 在內,多家美國企業的高層上周紛紛賣出自家股票。雖然賣股動機可能差異很大,但內部賣股往往受投資人高度關注,擔心可能反映公司更深層問題。追蹤企業在美國證券管理委員會 (SEC) 申報資料的 VerityData 公司列出上周出現明顯內部賣股的美企名單,重點放在高層自主決定的交易行為,並排除了在揭露文件中明確標示依事先規劃 10b5-1 交易計畫進行的拋售,後者會事先規定出售日期、股價與數量。
台股新聞
各家金控自結 8 月獲利陸續公布,在 3 家已公告的公股金控中,第一金控 (-TW) 與華南金控 (2880-TW) 前 8 月獲利皆創下歷史同期新高,展現穩健的獲利能力,第一金更可望在下月突破 200 億元;兆豐金控 (2886-TW) 則受股利入帳時點影響,單月獲利雖月減,但年增近 3 成,整體表現仍具韌性,前 8 月以 254 億元暫居公股獲利王。
台股新聞
中信金 (2891-TW) 今 (5) 日公告 2025 年 8 月自結獲利,單月稅後純益 79.01 億元,累計前 8 月合併稅後純益 495.81 億元,每股稅後純益 (EPS) 為 2.49 元。中信金表示,子公司中信銀行 8 月存放款及財富管理業務動能表現良好,單月稅後純益 49.95 億元,累計前 8 月稅後純益 371.75 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 17%,再度締造歷史新高紀錄,主要受惠於放款業績與淨利差擴大,加上財富管理與信用卡業務穩健成長,帶動利息及手續費淨收益增加。
台股新聞
鮮活果汁 - KY (1256-TW) 今 (5) 日公布最新獲利資訊,2025 年 8 月營收為 5.17 億元,月增 1.81%,創 2023 年 9 月以來單月新高,較去年同期成長 23.33%;單月稅後純益 6200 萬元,年增 37.62%,單月每股純益 1.83 元。
美股雷達
梅西百貨 (Macy’s) 周三 (3 日) 美股盤前公布 2025 會計年度第二季財報 (截至 8/2),該季營收和獲利均優於市場預期,同時上調全年營收與獲利預測,並公布三年來最佳的同店銷售表現,顯示轉型計畫初見成效。然而,公司仍警告下半年消費者可能趨於保守,貿易關稅壓力持續存在。
台股
星展銀行(台灣)整併屆滿兩周年之際,星展集團董事會再度來台舉行,展現對台灣市場的高度重視與長期承諾。受惠於營運規模擴大與整併綜效的全面發揮,星展銀行(台灣)在 2025 年上半年繳出亮眼成績單,總收入達新台幣 165 億元,年增 10%;稅後盈餘更大幅攀升至新台幣 44 億元,年增高達 65%,雙雙創下歷史新高,穩居台灣最大外商銀行的領導地位。
港股
《彭博》周五 (29 日) 報導,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持股的螞蟻集團 (Ant Group) 最新一季獲利大減 60%,主因是該公司持續加碼海外市場擴張與人工智慧 (AI) 投資,導致短期獲利承壓。螞蟻集團的財務數據係透過阿里巴巴財報揭露,通常比阿里巴巴本身落後一季,因此此次推算結果反映的是截至 3 月底的一季表現。
港股
中國電商龍頭阿里巴巴 (BABA-US)(09988-HK) 周五 (29 日) 公布 2026 會計年度第一季 (截至 6 月底) 財報,雖然該季淨利大幅超過市場預期,但營收仍低於市場預期,反映中國消費需求低迷與價格戰競爭激烈。不過,公司雲端與人工智慧 (AI) 相關業務表現亮眼,成為撐起成績的主要動能。
台股新聞
面板廠彩晶 (6116-TW) 今 (29) 日代子公司瞳彩投資公告,自 8 月 26 日至 29 日處分中光電 (5371-TW) 持股 3442 張,交易金額 4.28 億元,每股均價 124.52 元,處分利益 2.25 億元。彩晶先前自 8 月 19 日至 22 日已處分中光電共 8216 張、處分利益 2.45 億元,若加上此次瞳彩投資的處分,彩晶集團累計已處分 1.16 萬張中光電持股,合計處分利益逾 4.7 億元。
台股新聞
縮時攝影機大廠邑錡 (7402-TW) 公布最新獲利資訊, 2025 年 7 月營收 3660 萬元,年減 22.27%,達成轉虧爲盈,單月稅後純益爲 130 萬元,年減 82.34%,單月每股純益 0.04 元,加計半年報 1-7 月稅後稅後虧損 425 萬元,每股虧損 0.12 元。
美股雷達
美國百貨業者柯爾百貨 (Kohl’s) 周三 (27 日) 美股盤前公布 2025 會計年度第二季 (截至 8/2) 財報,該季獲利與營收均超越華爾街預期,並調高全年獲利目標,雖然雖然銷售仍持續下滑,加上高層人事動盪未歇,但市場解讀其多年來的轉型努力正在逐步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