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獲利





  • 台股新聞

    台新新光金控 (2887-TW) 公布 2025 年 10 月自結稅後純益 78.4 億元,累計前 10 月稅後純益 338.3 億元,每股稅後純益 (EPS) 1.88 元。台新新光金控依 IFRS 3 規定,合併後重估原新光金控子公司資產負債公允價值,並追溯自 7 月 24 日起至 10 月底的影響,使 10 月損益同步反映調整。






  • 台股新聞

    國泰金控 (2882-TW) 今 (10) 日公布自結 2025 年 10 月稅後純益 194.4 億元,累計稅後純益達 942.2 億元,每股稅後純益 (EPS) 達 6.16 元。子公司方面,國泰世華銀行、國泰產險及國泰投信累計稅後純益續創同期新高,國泰證券累計獲利則為同期次高;國泰人壽單月獲利佳,主要反映資本利得及經常性收益挹注,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累積餘額逾 600 億元,有助進一步強化外匯波動抵禦能力,有效管理外匯風險。






  • 台股新聞

    富邦金 (2881-TW) 今 (10) 日公布 2025 年 10 月自結稅後純益 179.2 億元,累計前 10 月稅後純益 1088.4 億元,每股稅後純益 (EPS) 為 7.51 元。富邦金控及子公司富邦人壽 10 月獲利均寫歷年同期新高;台北富邦銀行、富邦證券 10 月及累計獲利皆創下歷年同期新高。






  • 台股新聞

    台股今 (10) 日開高一度上漲逾 230 點,金融股普遍在盤上表現,其中,上周五公布 10 月自結財務數據亮麗的凱基金,今天獲得買盤青睞,盤中最高漲至 16.2 元,漲幅 2.86%,傲視金融股。凱基金前 10 月稅後純益 238 億元,其中,凱基銀行與凱基證券二大支撐金控現金股利的子公司,前 10 月合計貢獻獲利近 153 億元,年增近 13%,為金控未來配息奠定堅實基礎。






  • 花旗集團 (C-US)上周六 (6 日) 發布日本策略報告示警不斷攀漲的日本股市,該投行認為日本科技股已出現顯著過熱跡象,估值甚至超越美股科技 7 巨頭,但獲利能力未能同步跟進,短期調整風險正加速累積。報告核心警告為,日本科技類股與基本面的嚴重脫節。






  • 根據美國《紐約郵報》報導,美國前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及其丈夫在裴洛西於國會議員任職的 37 年間,透過股票交易獲利超過 1.3 億美元,回報率高達 16930%,引發對其內線交易的廣泛關注。根據裴洛西 1987 年「親手遞交」的財務披露表副本,裴洛西首次就任國會議員前,她與丈夫、風險投資家保羅的投資組合中持有十多檔股票,價值約 61 萬至 78.5 萬美元。






  • 2025-11-07
  • 台股新聞

    公股四金二銀 114 年 10 月份的自結獲利於今 (7) 日全數出爐。兆豐金(2886-TW) 寫下歷史新猷,累計前 10 月獲利站上 300 億元 大關,6 家齊力搶下 1205 億元,年增 4%。觀察 10 月表現,四家金控的單月獲利較 9 月份略有回落,但累計前 10 個月的獲利表現多數優於去年同期,5 進 1 退,為全年獲利打下堅實基礎。






  • 台股新聞

    永豐金控 (2890-TW) 今 (7) 日公布 2025 年 10 月自結稅後純益 24.01 億元,較上月減少 2.8%,累計前 10 月稅後純益 229.45 億元,續創歷史同期新高,年成長 13.5%,每股稅後純益(EPS)1.72 元,年化 ROE 12.05%。






  • 台股新聞

    國票金控 (2889-TW) 今 (7) 日公布 10 月自結稅後純益 1 億 7957 萬元,累計前 10 月稅後純益 18 億 8683 萬元,較去年同期成長 2.12%,每股稅後純益 (EPS )0.52 元,10 月底每股淨值 12.48 元。






  • 2025-11-06
  • 全球航運巨頭馬士基 (Maersk) 周四 (6 日) 公布 2025 會計年度第三季財報,受惠貨櫃運量回升,基本獲利優於市場預期,並上調全年財測下緣。然而,該公司同時示警海運市場正面臨運價下滑與供給過剩的壓力,使投資人擔憂後市,財報公布後股價一度重挫逾 7%。






  • 2025-11-05
  • 美股雷達

    麥當勞 (McDonald’s) 周三 (5 日) 美股盤前公布第三季 (截至 9/30) 財報,全球同店銷售成長優於市場預期,在平價促銷策略支撐下,美國市場表現持穩。不過,獲利略遜於分析師預估,顯示消費力放緩仍對營運構成壓力。受財報影響,麥當勞 (MCD-US) 盤前股價一度上漲 1.1%,開盤後延續強勁態勢上漲 3.04%,每股暫報 308.32 美元。






  • 台股新聞

    東台精機 (4526-TW) 今 (5) 日召開董事會,通過 2025 年第三季財報,今年前三季合併營收 39.83 億元、年減 1.22%,受轉投資收益及子公司事業體穩定貢獻挹注,前三季累計稅後純益 6.63 億元,EPS 達 2.61 元,較去年同期轉盈,第四季整體營運可望持穩,東台 PCB 業務接單動能看旺,中長期目標力拚本業轉盈,預期工具機市況 2026 年第二季逐步回溫。






  • 2025-11-04
  • 美股雷達

    美國藥廠輝瑞 (Pfizer) 周二 (4 日) 美股盤前公布 2025 會計年度第三季財報並上調全年獲利預測,反映削減成本措施與既有產品銷售仍具支撐力,抵銷新冠產品需求持續下滑的影響。與此同時,輝瑞正與丹麥藥廠諾和諾德 (NVO-US) 展開公開法律戰,爭奪肥胖症新創公司 Metsera(MTSR-US)。






  • 台股新聞

    IC 通路大廠文曄 (3036-TW) 今 (4) 日召開法說會,受惠 AI 資料中心相關零組件需求大增,第三季稅後淨利 38.17 億元,超越財測高標,每股稅後純益 3.4 元,雙雙創下新高,展望明年,董事長鄭文宗看好,AI 需求持續強勁,將反映在公司相關產品出貨上,加上車用、消費性電子等產品庫存也較低,明年正面看待。






  • 美股雷達

    美國半導體廠商安森美 (Onsemi) 周一 (3 日) 公布 2025 會計年度第三季 (截至 10/3) 財報,營收與獲利雙雙優於市場預期,主因人工智慧 (AI) 應用蓬勃推動資料中心對節能電源管理晶片需求強勁,抵銷汽車市場疲弱影響。財報公布後,安森美股價盤前一度漲逾 4%,然而開盤後卻翻黑下跌。






  • 2025-11-03
  • 美股雷達

    「AI 教父」辛頓 (Geoffrey Hinton) 最新表示,大型科技企業正積極投資 AI,背後的商業邏輯很大程度在於以技術替代人力,進而降低成本並創造利潤,這可能引發大規模失業。諾貝爾獎得主辛頓上周五 (10 月 31 日) 接受彭博電視《華爾街一周》節目採訪時,再次針對 AI 對勞動力市場的潛在衝擊發出警告。






  • 2025-10-31
  • 港股

    過去五年快速崛起的中國電動車大廠比亞迪 (01211-HK),靠著政府支持、激進價格策略與積極海外擴張,在 2024 年一度超越特斯拉 (TSLA-US),成為全球純電車銷量第一。然而,面對中國政府加強監管內部價格戰與本土競爭加劇,比亞迪今年在最大市場——中國本土的銷售動能明顯受挫,外界原先預期的亮眼一年,反而成為自 2020 年疫情以來最艱困的時期。






  • 美股雷達

    全球頂級上市啤酒、葡萄酒和烈酒製造商的股價正面臨巨大壓力,總市值在 4 年多的時間內已累積損失達 8300 億美元。彭博追蹤約 50 家公司的指標顯示,該行業股價已比 2021 年 6 月創下的歷史高點低了 46%。摩根士丹利分析師指出,造成這一現象的核心原因是「結構性轉變正在發生——人們的飲酒量正在減少」。






  • 美股雷達

    美國大藥廠禮來 (Eli Lilly) 周四 (30 日) 公布 2025 會計年度第三季 (截至 9/30) 財報,在糖尿病與體重管理藥物需求爆發帶動下全面超越市場預期,大幅調升全年財測,展現肥胖醫療商機迅速擴張的強勁動能。分析師指出,該季財報結果有助化解市場對價格競爭與折扣壓力可能拖慢成長的疑慮。






  • 2025-10-30
  • 中國電動車龍頭比亞迪 (01211-HK) 周四 (30 日) 公布第三季財報,由於中國競爭升溫與價格戰壓力日益加劇,該季獲利持續下滑,連續兩季較去年同期下滑。比亞迪周四香港股價下跌 0.6%,至每股 104.2 港元。具體來看,比亞迪第三季淨利為人民幣 78 億元 (約 11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滑約 33%,創逾四年來最大跌幅;營收則減少 3% 至人民幣 1,949.8 億元,為超過五年來首見下滑,雙雙不及市場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