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I
基金
美國重量級科技七巨頭將於 7 月下旬陸續公布財報,包含特斯拉、Alphabet、微軟、超微、Meta、高通,8 月起則有亞馬遜、蘋果、英特爾、思科、應用材料等,而市場主流 AI 的溫度計 - 輝達(NVIDIA)7/28 財報公布,科技巨頭財報結果有助釐清市場雜音,增添 AI 相關概念股漲升動能。
基金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截至 2025/07/16)野村腳勤觀點:留意第三季可能出現的風險隨著 7/9 關稅豁免期結束,川普政府陸續公布關稅協議或直接發出通知,並於 8/1 正式生效,目前來看市場目前將貿易夥伴分為三類:已達成協議(如越南);積極談判中,預期稅率落在 10~20%;談判進度緩慢或經濟體較小,可能面臨較高稅率。
基金
川普關稅政策變數仍在,但美股受到政策面不確定性的影響似乎已經降低,面對美股指數展現續創新高的氣勢,此時應該勇敢追高還是等待拉回再進場?野村投信表示,統計顯示,只要秉持「長期投資 (至少 3 年)」以及「股六債四」兩個原則,以近 20 年的經驗來看,滾動投資 3 年的平均報酬率在 20% 以上,滾動正報酬機率高達 88%,若時間拉長至 5 年,表現會更加出色。
基金
◼ 川普上週已向多數國家完成新一輪關稅通知,並將關稅談判截止日期推遲 至 8/1,但市場反應相對鈍化。◼ 在與美國的十大貿易逆差國當中,僅剩台灣、印度尚未公布,而川普也提 到針對其他尚未收到信函的貿易夥伴,預計將實施 15%~20% 的全面性關稅。
基金
台灣對等關稅議題未定,財報法說即將來臨,市場觀望心態濃厚,台積電 7/17 將舉行法說,市場高度關注,台股處在 22400~22800 點區間拉鋸,但只要關稅不要太出乎預期的差,加上第三季以後 FED 表明不排除再降息 2-3 碼,台股下半年仍有機會跟隨美股再挑戰 23000 點大關。
基金
2024 年全球市場因 AI 與機器人技術的快速發展掀起投資熱潮,相關概念股表現亮眼,吸引大量資金湧入。然而,進入 2025 年後,市場情勢明顯轉變,美國總統川普重返政壇,關稅政策反覆、加上中東地區地緣政治與降息時程不確定性增高,投資人開始意識到,過度集中於美國市場或單一產業的投資策略,已難以應對當前的挑戰。
自今年月 20 日就職以來,美國總統川普多次高調宣稱要「讓製造業重返美國」,並承諾透過加徵關稅消除貿易逆差,讓美國製造業重現輝煌,但隨著半年將至,最新經濟數據卻顯示美國製造業不僅未能實現復興,反而陷入了持續萎縮的困境。美國製造業連 4 月萎縮,即便川普政府極力推動汽車和科技公司在美投資,但現實是,許多美國工廠的建設進度正在放緩。
基金
美日談判陷入僵局,主要卡關在 2 項議題,一是農產品,川普更是在社群發文指責日本國內面臨米荒,卻拒絕進口美國稻米;另一個是日本無法接受高達 25% 的汽車關稅。而日本之所以態度強硬,在於這兩項爭議不僅牽扯經濟利益,更是與日本國內政治局勢密切相關,此次談判時間點相當敏感,日本參議院改選在即,而農民與汽車業工人更是自民黨長期支持基本盤,若對美讓步,恐流失大量票源並衝擊選情。
基金
美國總統川普 7 月 7 日起發出一波波對等關稅稅率通知函,台灣遲未等到通知函。在前景未明下,台股投資人只敢做短不敢做長。理財專家建議,現在有一檔高股息 ETF 配息率逼近 15% 適合做為資金避風港,將於 16 日除息,最後買進日只剩倒數兩天。
基金
輝達 7/9 股價一度創歷史新高,市值突破 4 兆美元大關,成為全球首家達此門檻公司,增長速度超過蘋果和微軟,成為第 3 家市值超過 3 兆美元的美國企業。微軟、Meta、亞馬遜和 Alphabet 這 4 家科技巨頭貢獻了輝達 40% 以上的營收。
基金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截至 2025/07/09)野村腳勤觀點:營收表現強,但匯損影響仍待檢驗從已公布的 6 月營收顯示,多數企業受惠於上半年關稅拉貨潮,營收表現亮眼,普遍呈現雙位數成長,股價也同步反映投資人樂觀情緒。
基金
川霸總自重返白宮以來,已多次發文抨擊鮑主席是「慢郎中」、「傻瓜」、和「頑固的騾子」等,也對聯準會維持利率穩定的決定表示強烈不滿。然面對接連的政治壓力與通膨挑戰,鮑主席重申聯準會的獨立性,強調聯準會決策的唯一目標是為全民帶來經濟穩定,將根據客觀且不受政治影響的分析來做出貨幣決策。
基金
美國政策面的高度不確定性造成台股今年上半年的震盪起伏走勢,隨著對等關稅議題逐漸塵埃落定,第三季來自政策面的干擾或可降低,但焦點將放在景氣趨緩以及美元走弱對企業獲利的影響。野村投信認為,2025 年企業盈餘成長因關稅及匯率等因素出現下修,但其中仍不乏亮點,選股變得更加重要,產業面仍是聚焦需求強勁的 AI 相關族群,逢低可持續布局,傳產則以綠能為主。
基金
2025 年上半年金融市場震盪起伏,主要受到美國的關稅政策與利率政策影響。展望第三季,美國政策面影響力仍是市場焦點,特別是美國在對等關稅與各國協商的結果以及對於美國及全球經濟的影響。由於川普的政策較為反覆不定且常有驚人之舉,預期第三季股債市仍處於較波動的走勢,建議採取股債均衡配置,股市建議以美股為主,亦看好亞股中的台股、印度及韓股,債券相對看好非投資等級債與新興債。
基金
最近不少高股息 ETF 吹起「降息風」,此時,不跟風的 ETF 人氣飆增。富蘭克林華美投信旗下三檔 ETF 將於 7 月除息,其中,首次配息的富蘭克林華美 FT 臺灣永續高息(00961),預估配息率逼近 15%,創下 6 月以來除息的 ETF 年化配息率最高紀錄;因參與配息最後買進日就在 7 月 15 日,公告配息日隔天成交量暴增 8.6 倍。
基金
勞動市場平穩,Fed 降息急迫性降低美國 6 月非農新增人口為 14.4 萬人優於市場預期,同時 5 月數值上修,整體就業情況穩健。儘管平均時薪低於預期對通膨趨緩有所助益,但勞動市場的平穩讓市場評估聯準會降息的急迫性降低。資料來源:(左)Bloomberg,資料日期:2025/07/03,(右) CME,資料日期:2025/07/03。
基金
今年以來債券市場雖因關稅議題而遭遇亂流,但企業債與新興 / 邊境債仍有不錯的表現,漲幅超越美國政府公債。目前債市仍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包括美國就業市場表現強韌,預期聯準會 9 月降息的呼聲最高,大而美法案過關將使美國債務赤字持續增加,不利於美債前景。
台股新聞
台積電周三 (2 日) 傳出有意退出氮化鎵業務,而納微半導體則與力積電建立戰略夥伴關係,將採力積電 8 吋 0.18 微米製程生產氮化鎵產品;中經院周二 (1 日) 公布 6 月台灣製造業 PMI,再度跌破榮枯線;央行周五 (4 日) 公布 6 月我國外匯存底金額為 5984.32 億美元,續創新高,以下為本周大事回顧: 〈力積電奪納微大單〉台積電傳停產 GaN 晶圓五廠將轉做先進封裝 台積電 (2330-TW)(TSM-US) 周三 (2 日) 傳出,為專注在高成長市場,有意淡出氮化鎵 (GaN) 市場,其所在的晶圓五廠僅支援至 2027 年 7 月 1 日,之後將改做先進封裝使用,業界看好,由於廠房、無塵室都是現成,有助台積電縮短擴充先進封裝產能的時間,對此台積電回應不評論市場傳聞。
基金
野村投信表示,近期美國股市屢創新高,有助國際股市投資氛圍轉佳,推動台股補漲,加上基本面回溫,與美股連動高的台股後市深具潛力,惟川普不打算延長對等關稅緩衝期,市場關注川普對關稅施行的進展緊盯貿易協商進度。野村投信表示,國際政經局勢變遷快速,加速股市波動劇烈,在台股投資上,更需要與時俱進調整思維,主動出擊應萬變,投資就像雪球,重要的是要找到溼的雪,和一道夠長的坡道,AI 趨勢確立,發展未來商機龐大,掌握 AI 投資機會更顯重要,操作可先留意 AI 伺服器供應鏈與相關零組件股,如 BBU、散熱、機殼廠,台積電概念股,把握第 3 季進場布局台股機會,全台首檔台股主動式市值型 ETF 00985A 正是可多加運用的投資工具。
歐亞股
《路透》周四 (3 日) 報導,最新調查顯示,歐元區 6 月服務業活動回到溫和擴張,結束 5 月短暫萎縮。不過,由於需求仍疲弱,整體擴張步伐相當有限,即便企業信心有所回升。標普全球 (S&P Global) 編製的漢堡商業銀行 (HCOB) 歐元區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 (PMI) 由 5 月的 49.7 上升至 6 月的 50.5,高於初值 50.0 並重回擴張水準(PMI 高於 50 代表擴張,低於 50 則代表萎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