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關稅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開始新一輪的極限施壓,分析師最新分析指出,此輪施壓的重點在於東亞和東南亞,其中不乏中美博弈的考慮,但最新稅率相較 3 個月前整體有所下降,說明川普的關稅政策仍在回歸理性。本周原本是各國與川普政府完成貿易談判的最後期限。川普周一 (7 日) 簽署行政命令,延長所謂對等關稅暫緩期,將實施時間從 7 月 9 日延後到 8 月 1 日,並在社群媒體上稱日韓兩國、泰國、印尼等 14 國若無法在 8 月 1 日前達成協議,將面臨 25%-40% 不等的對等關稅,新關稅不與先前宣布的汽車、鋼鋁等產業關稅疊加。
歐亞股
共同社報導,日本首相石破茂周三 (9 日) 表示,關稅談判是場賭上國家利益的戰鬥,怎麼能忍受被對方看扁。石破茂是在千葉縣為自民黨參議院選舉候選人拉票的街頭演講時,發表上述言論。他表示,就算日本是美國的盟國,那也要「堂堂正正地說出來」,日本政府將會保護應受保護的事物。
國際政經
根據《華爾街日報》(WSJ)周二 (8 日) 報導,歐洲聯盟與川普政府的貿易談判進入關鍵階段。歐盟官員透露,雙方可能很快就協議大致內容達成共識,儘管協議仍充滿不確定性,但此舉已考驗歐盟內部團結,因部分條件可能使特定成員國受益大於其他國家,引發內部分歧。
國際政經
關稅戰緊要關頭日本「背叛」美國 東京擬對北京拋出橄欖枝日相石破茂今 (8) 日在首相官邸召開綜合對策總部會議,就美國再度提高關稅一事表態稱「非常遺憾」。這位上任不久的首相明確要求相關閣僚在 8 月 1 日前繼續與美國談判,尋求既能維護日本國家利益又能實現雙贏的協議。
國際政經
隨著美國對日本出口商品的關稅暫緩措施將於週三(9 日)到期,日本首席貿易談判代表赤澤亮正(Ryosei Akazawa)與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近日進行了兩次電話會議,就雙邊關稅議題展開協商。根據《彭博》報導,日本內閣官房聲明指出,赤澤於週四(3 日)與盧特尼克通話 45 分鐘,週六(5 日)再次進行了約一小時的討論。
A股
由於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美國貿易政策帶來的不確定性,中國電動車大廠比亞迪 (002594-CN) 擱置了在墨西哥建造大型工廠的計畫。彭博報導,比亞迪執行副總裁李柯 1 日在巴西巴伊亞州接受採訪時說,該公司仍有興趣在美洲擴張,但沒有新增投資的時間表。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周日 (29 日) 表示,美國和日本之間的汽車貿易「不公平」,並暗示日本可以多購買石油和其他商品,以減少對美國的貿易逆差。距離兩國達成貿易協定只剩一週左右的時間,屆時美國可能提高對日本商品的關稅。東京方面正在想方設法讓華盛頓免除針對汽車業的 25% 關稅,這些關稅將嚴重損害日本的製造業。
歐亞股
路透社 18 日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超過七成的日本企業認為,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對企業的影響在預期之內,並且認為沒有必要改變投資計劃。美國已對大多數國家的商品徵收 10% 的關稅,並對包括日本在內的許多主要貿易夥伴徵收額外關稅。如果無法達成協議,日本將從 7 月起面臨 24% 的關稅。
國際政經
日相石破茂最新表示,日本尚未與美國達成全面的關稅協議,兩國之間仍存在一些分歧。他跟美國總統川普在針對關稅問題進行坦誠的討論,目前與美國在該問題上仍有理解差距。《路透社》報導,石破茂首次以首相身份出席 G7 峰會,並於周一 (16 日) 與美國總統川普舉行了關稅會談,但會談最終未能達成降低或取消川普對日本進口汽車徵收 25% 關稅的協議。
歐亞股
日本 5 月出口出現 8 個月來的首次下降,顯示美國的全面關稅正威脅著該國脆弱的復甦,可能導致第 2 季經濟再陷萎縮,形成技術性衰退。日本財務省週三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日本 5 月出口年減 1.7%,為 8 個月來首度轉為負成長,且對美出口重挫 11.1%,凸顯川普關稅政策,正全面衝擊日本製造業與經濟復甦動能。
歐亞股
日本政府 12 日發布一份調查顯示,日本企業信心在 4 至 6 月期間惡化,為 5 個季度以來首次,顯示出美國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正在對這個以出口為主的經濟體造成衝擊。日本財務省數據顯示,反映大型企業商業信心的指數在本季降至負 1.9,低於 1-3 月的正 2.0。
歐亞股
《朝日新聞》6 日報導,日本已放寬要求美國全面取消 25% 汽車關稅的立場,提議根據各國對美國汽車產業的貢獻程度,制定一套降低關稅的機制。日本首席貿易談判代表赤澤亮正目前在華盛頓,與包括財政部長貝森特和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在內的美國官員進行第五輪會談。
歐亞股
據《金融時報》報導,美國總統川普的全球關稅政策被法院裁定違法後,可能影響美英貿易協議的實施。專家擔心川普將忙於應付國內法律戰,延遲兌現對英國汽車和鋼鐵的關稅削減承諾。川普 5 月初在與英國首相施凱爾 (Sir Keir Starmer) 達成協議時,曾承諾削減包括英國汽車和鋼鐵對美出口關稅,但這些關稅削減實際上都尚未生效。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政府近期在跟中國的貿易談判中取得突破性進展,宣布大幅削減對中關稅並「休兵」90 天,但他跟傳統盟友的關稅談判卻陷入僵局,這場圍繞汽車產業與貿易規則的博弈,正成為全球供應鏈重建的風向球 0000。川普在 4 月 9 日宣布暫停對多數國家加徵關稅 90 天,隨著與中國達成協議,美國對中平均關稅從 125% 驟降至 30%,中國同步將報復性關稅從 125% 調降至 10%。
國際政經
墨西哥央行周四 (15 日) 宣布降息 2 碼至 8.5%,連續第 3 次決定降息 2 碼。儘管通膨率仍處目標區間,但決策官員對貿易摩擦加劇及經濟疲軟的擔憂促使該行採取寬鬆政策,顯示這個拉美第二大經濟體正面臨成長壓力。墨西哥央行委員會一致通過本次降息決議,並預估今年第二季通膨率 3.9%,高於先前預測的 3.5%,第三季料將降至 3.5%,全年通膨路徑仍指向明年第三季降至接近 3% 的目標。
豐田汽車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汽車製造商,但同時也是美國總統川普發起的貿易戰後,在汽車產業市場預計的最大輸家。在川普的關稅戰打擊下,通用汽車 (GM-US) 預計其全年利潤可能減少多達 50 億美元,而福特汽車 (F-US) 全年可能面臨 15 億美元的衝擊,但他們都比不上豐田。
中美兩國週一 (12 日) 就暫停超過 100% 的高關稅達成協議,決定設定為期 90 天的停戰期至 8 月上旬,旨在穩定金融市場並避免經濟衝擊,美國財長貝森特在瑞士記者會上透露,美方提出消除鋼鐵和太陽能面板產能過剩、推動中國向消費主導型經濟轉型等結構性議題,同時要求北京擴大進口美國產品來縮小貿易逆差。
國際政經
日本首相石破茂再度發出強硬聲明,表示不會接受任何不包含汽車關稅內容的初步對美貿易協議。石破週一 (12 日) 在議會被問及美國可能敦促日本達成一項不涉及汽車進口關稅的臨時協議可能性時,明確表明了立場。此外,石破也重申,日本不會為了保護汽車而犧牲其農業市場。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祭出新一輪關稅行動後,歐盟準備對高達 950 億歐元 (約 1,080 億美元) 美國商品加徵報復性關稅。根據《彭博》報導,歐盟執委會於周四 (8 日) 啟動磋商程序,並強調若談判破裂,將毫不猶豫採取反制。擬定報復清單 汽車與飛機首當其衝歐盟擬議的關稅清單涵蓋美國多項重要出口商品,包括波音 (BA-US) 飛機、美製汽車、汽車零組件與波本威士忌等。
英國《金融時報》周四 (8 日) 報導,歐盟各成員國正敦促布魯塞爾當局在 6 月北約峰會前,暫時不要對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採取任何潛在報復措施,認為與川普針對歐洲安全問題達成協定必須是當務之急的事項。歐盟各國外交人士和官員向《金融時報》表示,各國政府呼籲在下月於海牙舉行的北約峰會結果明確以前,暫停任何與美國相關的重大決策,包括重大國防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