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報季
根據《彭博》周一 (14 日) 報導,隨著川普政府再次揚言對歐盟、巴西等貿易夥伴徵收高達 30% 至 50% 的新一輪關稅,企業財報季正面臨不確定性升溫的雙重考驗。投資人紛紛透過選擇權市場布局應對潛在波動,預期財報當天的股價波動幅度將高於過去幾季。
美股雷達
美股主要指數周一 (14 日) 開盤震盪走跌,投資人消化川普政府對歐盟與墨西哥揚言祭出新一輪高額關稅的衝擊,同時觀望本周即將登場的關鍵經濟數據與企業財報季。儘管道瓊早盤一度下跌逾百點,但市場普遍預期最終關稅幅度將有所調整,壓抑賣壓進一步擴大。
經過三個月的震盪回升,美股已從 4 月的大幅拋售中重返歷史新高。隨著新一輪財報季的序幕拉開,市場交易員正密切關注美國企業的「成績單」能否匹配當前股市所定價的樂觀情緒。儘管整體獲利預期偏低,但人工智慧(AI)領域的大筆投資與個股走勢分化,預示著這將是一個充滿挑戰與機會的財報季。
隨著美國與多國關稅談判截止日期逼近,美國總統川普於上周宣布對日本、南韓、加拿大和巴西等超過 20 個經濟體實施新的關稅措施,此舉立即引發市場震盪,投資人風險偏好顯著降溫,導致美股三大指數從歷史高點回落。標普 500 指數和那斯達克指數結束連漲勢頭,道瓊更創 5 月下旬以來單周最大跌幅紀錄,自 1 月以來持續最久周線連三漲表現告終。
儘管美股本週以小幅下跌收場,但投資人將目光聚焦於即將於下週全面啟動的財報季,預期企業若交出亮眼財報,有望再次點燃美股漲勢。根據《巴隆周刊》,本週的市場頗為反常。儘管標普 500 指數在週四(10 日)創下歷史新高後,全週仍微跌 0.2%;那斯達克指數因輝達 (NVDA-US) 市值突破 4 兆美元帶動,週內微漲 0.2%;道瓊工業指數則下跌 1%。
美股雷達
美國銀行 (BAC-US) 策略師上調標普 500 指數的年底目標至 6,300 點,主因是即便在美國總統川普的貿易政策持續搖擺下,企業整體獲利展望仍展現強韌,反映「美國企業」本身的基本面優於宏觀環境。美銀策略師蘇布拉曼尼安 (Savita Subramanian) 與霍爾 (Jill Carey Hall) 周二 (8 日) 在報告中指出,儘管當前面臨政策不確定性升高、長天期公債殖利率攀升等挑戰,美股企業仍維持財測透明度,顯示企業韌性。
美股雷達
美股第二季財報季即將在關稅敏感時刻拉開帷幕。標普 500 指數在 7 月 3 日創下 6279 點歷史新高後,正迎來關鍵考驗。高盛交易員 John Flood 指出,儘管目前有多重利好因素,包括穩健的經濟數據、聯準會政策轉趨溫和以及 AI 動能持續等,但「維持這輪歷史性漲勢,企業獲利表現將起到決定性作用」。
美股雷達
鑑於中美貿易關係解凍引發的股市樂觀情緒重燃,投資人最好對未來幾個月市場出現的負面意外保持高度警覺。最新的打擊才剛出現:美國失去了最高的 AAA 信用評級。穆迪周五 (16 日) 晚間調降美國政府評級,理由是其財政赤字巨大且利息成本上升。10 年期公債殖利率升至 4.5% 關鍵水平,美股全線大幅下跌。
美股雷達
市場正在試圖弄清楚這個價值數兆美元的問題:在川普政府的貿易戰中該不該相信令人興奮的 2025 年獲利財測。Ritholtz Wealth Management 首席市場策略師考克斯 (Callie Cox) 表示,「我認為『忽略』這個詞並不恰當,應該要結合具體情況來理解。
美股雷達
如果投資人對美國消費者現況感到困惑,那是可以理解的。這個論點曾經是一個雙向問題,也就是消費者的韌性是否能夠克服關稅不確定性,就像近代歷史上的其他時刻一樣。但今年的財報季讓答案變得模糊,反而呈現了一幅更複雜的圖景。財報季至今,企業績效對全民的消費習慣提出了兩種不同但並不完全矛盾的觀點。
外匯
美國第一季財報季正如火如荼進行中,但今年的財報季似乎少了些存在感,因為市場與股票動態幾乎全被川普政府的言論主導。原本市場寄望財報能讓情緒從悲觀波動中回穩,但目前公布的業績顯示,企業總獲利較去年同期成長 6.4%,營收成長 4.9%,其中 73.2% 的每股盈餘超過預期,62.2% 的營收超出市場預期。
美股雷達
標普 500 指數週二 (29 日) 連續第六個交易日收高,受惠於美債殖利率下滑、白宮在關稅問題上展現出更大彈性,以及在財報季進入高峰之際,市場對首個貿易協議的期待升溫。道瓊指數收紅 300 點,那指與標普微升近 0.6%, 美超微盤後下調第三財季業績預期後,該股聞訊崩超 16%。
美股雷達
研究顯示,在當前宏觀環境下,財報業績超出預期的公司隔日平均僅上漲 50 個基點,遠低於 101 個基點的歷史平均水準;而未達預期的公司則下跌 247 個基點,比下跌 206 個基點的歷史平均水準更為嚴重。美股即將迎來科技巨頭財報,投資人面臨的嚴峻現實是:即使業績超出預期,股價也難獲應有回報。
美股雷達
經過一周的劇烈震盪後,投資人希望市場能在即將來到的復活節長假前趨於平靜,但對於關稅不確定性、中美貿易衝突升溫以及對經濟嚴重衝擊的擔憂依然存在,美國周三 (16 日) 公布的零售銷售數據,以及美國企業持續公布的最新一季財報成績單將成本周焦點。此外,歐洲央行和加拿大央行的利率決定也將受到密切關注,而在亞洲,市場也將聚焦於中國發布的大量經濟數據,以及新加坡和南韓的利率決定。
美股雷達
本週全球經濟局勢持續受到美國總統川普政府新一輪關稅措施的顯著影響,各國政府、金融市場與企業界均密切關注其對通膨、經濟成長及貨幣政策可能造成的衝擊。與此同時,包括美國聯準會 (FOMC) 會議紀要、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英國國內生產毛額 (GDP) 等多項重要經濟數據的發布。
美股雷達
美股的動盪局勢可能不會因為進入 4 月而得到緩解。Truist 聯席投資長勒納 (Keith Lerner) 表示,股市拋售「尚未」結束,「關稅公告的消息可能會讓我們鬆一口氣,但市場的上行空間可能會受到限制。」在最新一輪拋售出現之前,勒納在 2 月底將對股市的評級從「具吸引力」調降至「中性」。
美股雷達
未來一周,美國、英國和日本的央行可能維持利率不變,但由於處理的是不同的成長跟通膨訊號,官員們將密切關注做出下一步行動的線索。此外,英國就業數據、美國零售數據及日本 CPI 也將是市場焦點。企業財報上,本周公布業績的公司較少,值得關注的企業包括記憶體晶片巨擘美光 (MU-US) 跟全球經濟風向球聯邦快遞 (FDX-US) 。
美股雷達
未來一周,市場將評估美國、德國、澳洲與日本等國最新通膨數據,其中作為聯準會 (Fed) 首選通膨指標的美國 1 月個人消費支出 (PCE) 數據及美國去年第四季 GDP 修正值將是焦點所在。不過,輝達 (NVDA-US) 周三 (26 日) 公布的第四季財報則可能成為本周市場的主要推動者。
美股雷達
根據高盛 (GS-US) 最新的報告,美企優於預期的財報公布後,避險基金上周成為美股大買家,改變此前的看跌立場。在連續五周淨賣出後,避險基金於截至上周五 (7 日) 結束的當周,以自去年 11 月以來最快的速度購買美國股票,並實現超過 3 年來最大的單一股票淨買入量。
美股雷達
雖然還為時過早,但企業高層在這個財報季似乎都有一個明顯的流行詞:關稅。關稅在標普 500 指數成分股和歐洲斯托克 600 指數成分股的財報中至少出現 140 次。到目前為止,已有超過 15% 的公司提交財報;也就代表了如果這種趨勢繼續下去,提及率可能會接近 2018 年美國總統川普任職期間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