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報前瞻〉股價贏過輝達!超微業績驗證AI紅利能否支撐高期待?
鉅亨網編譯段智恆
《彭博》周二 (5 日) 報導,超微 (AMD-US) 即將在美股盤後公布第二季財報,市場聚焦其能否展現受惠於人工智慧 (AI) 熱潮的明確成長動能,以支撐今年以來大幅領漲的股價表現。超微股價今年迄今上漲 46%,超越 AI 晶片龍頭輝達 (NVDA-US) 的 34% 漲幅,顯示投資人對其抱有高度期待。

Allspring Global Investments 投資組合經理 Matt Wittmer 表示:「超微後續動能的關鍵在於它在 AI 基礎設施中的定位。雖然估值可能超前,但隨著 AI 市場持續擴張,長期仍有成長空間。」
費城半導體指數今年以來上漲 13%,超過那斯達克 100 指數的 10%。近兩周內,Meta(META-US)、微軟 (MSFT-US)、亞馬遜(AMZN-US) 及 Alphabet(GOOGL-US)宣布合計超過 3,400 億美元資本支出,大部分流向 AI 運算設備,進一步推升半導體投資熱度。
高估值壓力下 投資人盯 AI 紅利能否落地
《彭博》資訊估計,輝達在 AI 圖形處理器 (GPU) 市場營收占比約 95%,超微僅約 5%。分析師預估超微第二季營收為 74 億美元,年增 27%。不過,若僅達市場預期,恐不足以打動投資人。近期安謀 (Arm)(ARM-US) 與高通 (QCOM-US) 即便財測符合或優於預期,仍遭股價下挫,突顯市場要求更高。
超微也受惠於中央處理器 (CPU) 市占自英特爾 (INTC-US) 轉移,並計畫恢復部分 AI 晶片對中國銷售,獲美國政府批准後消除股價壓力。瑞銀 (UBS) 預估,全球 AI 支出 2026 年將達 5,000 億美元,較今年成長近三成。
與輝達競爭加劇 分析師多持審慎態度
儘管輝達預計第二季營收年增 53%,為超微的兩倍,但兩者估值水準相近,皆約為預期本益比 35 倍。《彭博》數據顯示,僅不到七成分析師給予超微「買進」(Buy) 評等,低於輝達近九成;且超微股價已高出平均目標價約 15%,為費半指數中回報潛力最弱的一檔。
Huntington National Bank 策略總監 Randy Hare 仍偏好輝達,理由是成長動能更強,但他也認為超微有望與輝達一同跑贏大盤。他說:「投資人逐漸意識到,這片池塘足以容納不只一條魚。」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