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I





    2025-09-03
  • 台股新聞

    中華信評今 (3) 日出版 2025 年「台灣企業信用焦點」報告,副首席分析師郭彥煒指出,台灣半導體業整體仍較中國更具競爭優勢,關於近期美國通知台積電撤銷南京廠「驗證後最終用途」(VEU) 授權,明年起進口含美國技術的設備與材料需逐案審查,因其產能占整體營收比率極低、且以成熟製程為主,短期內對南京廠營運影響有限;中長期來看,若競爭對手三星、海力士中國產能受限,可能反而對台積電形成利多。






  • 台股新聞

    面臨新的 AI 3.0 時代到來,資金已從單純財務角色轉化為策略與資訊的驅動力,外資正推動新一輪產業升級,瑞銀 (UBS-US) 證券台灣區研究部主管艾藍迪 (Randy Abrams) 則認為,台灣優勢在完整生態系,在全球資本市場變局下,需要更多被世界看見的好公司。






  • 根據《華爾街日報》(WSJ)周三 (3 日) 報導,中國正積極透過民間企業與大學推動軍事人工智慧 (AI) 應用,顯示「軍民融合」政策在 AI 領域已開始結出成果。新研究發現,解放軍近年來系統性拉攏數百家供應商,包括民營公司與高等院校,協助開發無人機、演算系統與自動化作戰平台,可能為中國軍事現代化帶來優勢。






  • 台股新聞

    光通訊廠光聖 (6442-TW) 因本周 (1 日) 當日沖銷成交量占該日總成交量比率 69.98%,遭證交所列注意股。光聖今 (3) 日公告財務業務,據光聖自結 7 月稅後純益為 1.49 億元、年增 57%,每股純益為 1.98 元,法人表示,受惠於光通訊產品需求強勁,下半年將與上半年一樣,維持穩定出貨,挹注業績增長。






  • 台股新聞

    RISC-V 處理器 IP 大廠晶心科 (6533-TW) 今 (3) 日召開法說會,董事長林志明指出,Arm 逐步從 IP 跨入 IC 領域,得罪眾多客戶,公司也因此受惠,近期開案量、生意很好,日前才剛與歐洲大廠簽署車規相關應用,即是客戶切換到 RISC-V 架構的其中一個案例,同時看好 AI 應用持續發展,將驅動下半年成長,預估全年營收會有高度成長。






  • 台股新聞

    本週台股歷經兩天震盪,市場氣氛一度轉趨保守,但今日大盤翻紅,守住 24000 點整數關卡。雖然成交量呈現明顯萎縮,顯示投資人心態謹慎,但從選擇權未平倉數據、月均線慣性,到美股的結構支撐,再加上降息預期發酵,都顯示盤堅格局仍未改變,在這樣的環境下,重點並非盲目追高,而是要掌握低估成長股的機會。






  • 台股新聞

    PC 品牌宏碁 (2353-TW) 今 (3) 日召開德國柏林 IFA 全球發表會,董事長暨執行長陳俊聖指出,宏碁正將 AI 技術全面融入硬體、軟體與服務,而宏碁去年在美國與歐洲、中東、非洲市場的 Chromebook 消費與商業品牌市占率均為第一,品牌競爭力持續走強。






  • 台股新聞

    精測 (6510-TW) 今 (3) 日公布 8 月營收 4.14 億元,月增 0.9%,年增 37%,累計前 8 月營收 31.92 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 59.7%;精測指出,受惠客戶次世代手機旗艦晶片 (AP) 及 AI 晶片測試需求增溫,帶動營收創下今年來新高,也是 8 個月來高點。






  • 台股新聞

    中探針 (6217-TW) 連接器近期再傳捷報,除了接連打進美系智慧眼鏡、無人機大廠,近期也傳出與美系大廠合作,運用 Pogo Pin 特性滿足客戶在模組更換等場域,再透過獨特連接器技術滿足多軸關節運動,大啖 AI、無人機、多功能機器應用商機。






  • 台股新聞

    宏碁 (2353-TW) 旗下倚天酷碁 (2432-TW) 今 (3) 日公告 8 月營收為 2.5 億元,年增 17.8%;累計前 8 月營收為 19.8 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 24.7%;公司表示,電動滑板車及行李箱在美國電商表現亮眼,將把成功經驗複製到東南亞、南亞等新興市場。






  • 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 (TSLA-US) 近日發布了第四版「總體規劃」,重點在於公司如何利用 AI 技術引領全球採用人形機器人,並推動永續能源。然而,與過去的第二版與第三版總體規劃相比,第四版缺少具體細節,引發外界對其可行性的質疑。外媒指出,與前幾版總體規劃相比,第四版的內容顯得籠統模糊,像是將馬斯克與支持者的談話重點交由 AI 生成一般。






  • 輝達 (NVDA-US) 股價近日經歷顯著回檔,自 5 月以來首次跌破關鍵技術水平,引起市場高度關注。市場分析師認為,這表明上漲動能已經瓦解,短期股價走勢堪憂。截至週二 (3 日) 收盤,輝達股價連續第四個交易日下跌,並跌破了被視為短期動能轉弱指標的 50 日均線,收在每股 170.74 美元。






  • 台股新聞

    數位發展部新任部長林宜敬今 (3) 日上任後舉行媒體茶敘,宣示將以 AI 產業、資安韌性、打詐為三大施政主軸,並強調要打造適合軟體產業發展的生態系。林宜敬直言台灣軟體產業相當弱,未來將推動軟體業從客製化專案轉向產品化,讓數位產業能賺取豐厚利潤。






  • 專家觀點

    美股 (9/1) 休市,昨日美股三大指數皆下跌,標普 500 指數與那斯達克指數跌破月線,費半指數跌破季線。美股 9 月開局不佳,今年美股 9 月是否又是相對弱勢的一個月?9 月到底是魔咒?還是機會?更重要的是投資策略,之前建議投資人可以長期關注的產業,一個是 AI 供應鏈,另外一個就是無人機軍工,所提到的個股,雷虎 (8033-TW)、中光電(5371-TW)、邑錡(7402-TW)、漢翔(2634-TW) 等都攻上漲停。






  • 美國 CRM 軟體巨擘 Salesforce (CRM-US) 執行長 Marc Benioff 上周五表示,由於人工智慧提高工作效率,公司已裁除 4000 名客服人員。在討論人工智慧對 Salesforce 營運的影響時,Benioff 表示:「我已將員工人數從 9000 人減少到 5000 人左右,因為我不需要那麼多人。






  • 美股雷達

    AI 新創公司 Anthropic 周二 (2 日) 宣布完成 130 億美元的 F 輪融資,投後估值高達 1,830 億美元,其成長速度創科技業新紀錄。這輪融資由 ICONIQ Capital 領投,Fidelity Management & Research Company 和 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 共同參與。






  • 華爾街對標普 500 指數前景再現樂觀聲音。Evercore ISI 策略師 Julian Emanuel 近日上調 2025 年底標普 500 目標價至 6,250 點,高於先前預測的 5,600 點,並預估在人工智慧 (AI) 驅動的「跨世代技術革命」推動下,2026 年底有望挑戰 7,750 點,漲幅約 20%。






  • ETF

    台股 9 月開局即陷入高檔震盪格局,昨(2)日盤中多空激戰,終場下跌 54 點驚險守住 24,000 點大關,今日又因美股昨夜「空」軍來襲面臨關卡保衛戰。專家建議,看好台灣科技實力與 AI 長線趨勢的投資人,不妨透過相關 ETF 產品參與市場行情兼資金「避風港」,觀察今年高人氣 ETF 績效排行及股價表現,顯示 15 元左右的 00905 和 00938 被投資人視為千金股的「平替」選擇。






  • 美股雷達

    彭博周二 (2 日) 報導,蘋果公司 (AAPL-US) 的機器人首席研究人員 Jian Zhang 證實已遭 Meta Platforms(META-US)挖角,成為這家 iPhone 製造商的人工智慧 (AI) 人才出走名單上的最新一位。






  • 美股雷達

    人工智慧 (AI) 巨頭輝達發布聲明,近日市場傳聞有關輝達 H100/H200 晶片供應受限和售罄的傳言,均屬不實資訊。輝達在 X 發文表示:「我們看到媒體中出現錯誤的傳言,聲稱輝達的供應受限,且 H100/H200 已經『售罄』。」公司強調,雖然需求依然強勁,但完全能夠滿足所有客戶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