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
美股雷達
川普政府對中出口管制急轉彎,輝達 (NVDA-US) 人工智慧 (AI) 晶片都將恢復銷售中國,消息帶動輝達和中概股周二 (15 日) 同步上漲,也讓川普「TACO」交易 (川普總是臨陣退縮) 的話題再度出現在華爾街。不過美國財長貝森特 (Scott Bessent) 解釋,這些都只是談判策略的一環。
川普政府政策急轉彎,准許輝達 (Nvidia)(NVDA-US)H20 人工智慧 (AI) 晶片重新賣到中國,再加上輝達推出一款完全符合美國出口管制的「RTX PRO」新顯卡,讓輝達股價周二 (15 日) 收盤勁揚 4%,再創歷史新高,也為科技股注入強心針。
美股雷達
美國總統川普周二 (15 日) 在賓州宣布價值 920 億美元的人工智慧 (AI) 和能源基礎建設投資承諾,亟欲強化美國在 AI 領域的競爭力。川普在卡內基梅隆大學舉辦的賓州能源和創新高峰會開幕式中說:「今天所做的承諾,正是為了確保未來會在賓州、在匹茲堡打造出來——我還要說,更會是在美利堅合眾國這塊土地上設計、生產與完成。
美股雷達
人工智慧 (AI) 熱潮吸金之下,彭博億萬富豪榜再度洗牌,80 歲的甲骨文 (Oracle)(ORCL-US) 創辦人艾里森 (Larry Ellison) 周二 (15 日) 首度躍居榜上第二名,以 2512 億美元身價,超車 Meta(META-US) 執行長祖克伯。
根據《彭博》周二 (15 日) 報導,人工智慧 (AI) 新創公司 Anthropic 宣布推出一套專為金融服務業設計的 AI 解決方案「Claude for Financial Services」,瞄準市場研究、盡職調查與投資決策等金融專業場景,積極搶攻華爾街業務。
《路透》周二 (15 日) 報導,投資人正留意關注晶片設備龍頭艾司摩爾 (ASML) 即將於周三 (16 日) 公布的 2025 會計年度第二季財報,市場關鍵焦點在於該公司能否交出足以支撐 2026 年成長預期的訂單成績。若訂單表現不如預期,恐將重創外界對其中長期營運動能的信心。
《CNBC》報導,Alphabet(GOOGL-US) 旗下 Google 周二 (15 日) 宣布,未來兩年將在美國最大電網區域內投資 250 億美元,用於建設資料中心與人工智慧 (AI) 基礎設施,進一步擴大其在東岸與中西部的基礎資源布局。
美股雷達
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上周拜會美國總統川普後,該公司周一 (14 日) 宣布,由於美國政府已保證將核發出口許可,計劃恢復對中國銷售 H20 人工智慧 (AI) 晶片。美國立場的意外轉變象徵輝達的重大勝利,將替未來幾季的成長動能添柴火。
美股雷達
白宮官員和知情人士透露,美國總統川普周二 (14 日) 將在賓州宣布人工智慧 (AI) 和能源領域的投資,規模達 700 億美元,包括埃克森美孚(XOM-US)、Palantir(PTLR-US)、Anthropic 業界執行長和高層預定出席活動。
美股雷達
美國晶片大廠輝達(Nvidia)(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周二(15 日)在北京接受採訪時表示,中國市場非常大,對美國公司十分重要。據《央視》報導,黃仁勳說:「中國市場如此龐大、充滿活力。人工智慧在中國發展非常快,我非常高興看到中國的人工智慧發展。
隨著華爾街即將進入財報旺季,KeyBanc 資本市場分析師點名幾家處境有利、可望受惠於人工智慧 (AI) 持續成長需求的三家半導體公司,分別是輝達、超微和博通。輝達AI 晶片霸主輝達 (Nvidia)(NVDA-US) 最受矚目,雖然該公司要到 8 月底才會公布財報,但分析師預期,在 Blackwell AI 平台帶動下,市場將持續上修輝達的獲利預估。
研究機構 IDC 公布,儘管關稅和總經面存在不確定性,第 2 季全球智慧手機出貨量仍成長 1% 至 2.952 億支,儘管從第 1 季的 1.5% 成長率下滑。根據 IDC 周一 (14 日) 公布的報告,美國關稅造成的經濟不確定性讓買家縮手,在消費受抑制的情況下,低階手機影響最大。
《CNBC》周一 (14 日) 報導,獲阿里巴巴 (BABA-US)(09988-HK) 投資支持的中國人工智慧 (AI) 新創月之暗面 (Moonshot) 於上周五 (11 日) 深夜發布開源大型語言模型 (LLM)Kimi K2,主打高效程式碼生成能力與極低成本,直指 OpenAI 的 GPT-4.1 與 Anthropic 的 Claude Opus 4 等市面主流對手,搶攻企業端與開發者市場。
《彭博》周一 (14 日) 報導,蘋果 (AAPL-US) 近來股價重挫、人工智慧 (AI) 布局不力,正引發市場對其戰略重啟的呼聲。隨著市值今年蒸發超過 6,300 億美元,部分投資人與分析師認為,蘋果應考慮大規模併購、強化 AI 人才爭奪戰,以重振市場信心。
繼微軟 (MSFT-US) 、Salesforce(CRM-US) 等科技巨頭積極推廣「AI 工程師」概念後,華爾街金融巨擘高盛集團 (GS-US) (Goldman Sachs)也宣布,正積極測試並準備引進新一代人工智慧勞動力,預計將大幅提升其開發者團隊的生產力。
在人工智慧(AI)時代的浪潮中,頂尖人才成為各大科技巨頭爭相搶奪的「稀缺資源」,一場以數十億美元堆砌的矽谷搶人戰正悄然改寫整個科技產業的版圖。Google (GOOGL-US) 重金挖角 Windsurf 核心團隊、OpenAI 收購夢碎,只是冰山一角。
知情人士透露,馬斯克旗下太空公司 SpaceX 已同意投資 20 億美元於其 AI 公司 xAI,這筆金額接近 Grok 聊天機器人開發商最近一輪募資總額的一半。根據《華爾街日報》(WSJ)報導,SpaceX 此次出資是摩根士丹利上月公布的 xAI 總額 50 億美元股權募資的一部分,這也是 SpaceX 首次已知的 AI 新創投資,更是其對其他公司最大規模的投資之一。
特斯拉 (TSLA-US) 執行長馬斯克旗下人工智慧(AI)公司 xAI 最新推出的 AI 模型 Grok 4,近日因偏頗內容引發外界質疑。有用戶發現,Grok 4 在回應許多爭議性問題時,竟會引用馬斯克於 X 平台上的個人貼文作為依據。多位用戶指出,當 Grok 4 被問及如以色列與巴勒斯坦衝突、墮胎或移民法等敏感議題時,AI 模型會引用馬斯克的社群貼文,甚至參考有關馬斯克觀點的新聞報導。
OpenAI 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於週五(11 日)宣布,公司原定於下週釋出的開源人工智慧(AI)模型將再度延期,此為該模型今夏第二次延後發佈。他表示,OpenAI 需進一步進行安全測試並審查高風險領域,因此決定無限期推遲。奧特曼在社群平台 X 發文指出:「我們需要更多時間進行安全測試與風險審查,目前尚無法確定所需時間。
美股雷達
輝達 (Nvidia)(NVDA-US) 市值本周站穩 4 兆美元關卡,成為地表上第一家突破此里程碑的公司,執行長黃仁勳受訪時透露,日前赴白宮時,美國總統川普花了很多時間恭喜他,誇讚這是「偉大的成就」。黃仁勳還表示,即使川普關稅帶來改變,但美國大型科技公司終將克服關稅壓力,一如過去曾經歷過的各種市場動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