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AI產業崛起,輝達超微尋求市場合作,川普施壓蘋果回美生產
鉅亨網新聞中心
台灣AI產業崛起,輝達與超微尋求新興市場合作,川普施壓蘋果回美生產
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在「兆元宴」中強調,台灣在全球AI超級電腦建設中將扮演關鍵角色,並讚揚台積電 (2330-TW)(TSM-US) 的製程技術對其AI晶片願景的重要性,顯示出AI產業的潛力仍在起步階段[1]。受美中關稅戰停火影響,台股表現逐步回升,法人指出AI相關產業的出貨前景良好,第二季獲利將持續成長,市場信心有望因COMPUTEX展而進一步增強[2]。隨著全球科技產業的結構性變化,台灣的科技企業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力將持續提升,未來的投資機會值得關注。
在全球晶片需求持續攀升的背景下,輝達 (NVDA-US) 和超微半導體 (AMD-US) 積極尋求與沙烏地阿拉伯Humain的合作,顯示出對新興市場的重視[3]。同時,英特爾 (INTC-US) 的新製程「18A」被視為其重返晶片市場的關鍵,若成功將有助於挑戰台積電的晶圓代工霸主地位,顯示出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4]。這些動態不僅反映出科技巨頭對於未來市場的布局,也顯示出全球晶片產業正在進入一個新的競爭階段。
騰訊控股 (00700-HK) 總裁劉熾平在最新財報會議中強調,該公司擁有充足的GPU庫存,對美國AI晶片出口限制不感到擔憂,並已提前囤積高階GPU以推進AI發展戰略,計劃將AI推理效率提升至現有水平的兩倍[5]。相較之下,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宣布不再推出針對中國市場的Hopper晶片,顯示出美國對中國市場的出口限制影響日益加劇[6]。這一系列動態反映出中國AI產業的技術儲備與發展潛力,未來將在全球AI競爭中扮演重要角色。
美國總統川普對蘋果在印度擴大生產的決策表示強烈不滿,要求其將生產線搬回美國,並重申蘋果曾承諾在美國投資5000億美元的立場,顯示出對美國製造業的重視[7]。儘管蘋果計畫將25%的iPhone產能移轉至印度,分析師指出,若在美國生產,將面臨成本上升的挑戰,可能影響消費者的接受度[7]。同時,川普透露印度願意對美國實施零關稅,但他對達成貿易協議並不急迫,並計劃在未來幾周內公布新的關稅數字,顯示出美印貿易談判的複雜性和不確定性[8]。這一系列動態反映出美國在全球供應鏈重組中的策略考量,尤其是在面對中國貿易戰的背景下,川普政府的貿易政策將持續影響市場走向。
台股因外資買超驟升928點,科技產業轉型與港股調整引關注
台股上周因外資連續四周買超,單周買超達1024億元,帶動指數飆漲928點,顯示市場信心回升,尤其在大型電子股如台積電 (2330-TW) 和航運股的強勁表現下,短期內交易活動將加速進行[9]。然而,外資期貨淨空單的增加及穆迪調降美國信評的消息,可能對市場造成壓力,因此投資人需謹慎面對後續的關稅戰情勢[10]。美國聯準會計劃裁減約10%的員工,反映出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應對策略,這也可能影響全球市場的流動性和投資情緒,需持續關注其對台股的潛在影響。
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於COMPUTEX展會上將聚焦AI及CPO技術,這將推動全球CPO市場至2030年達150億美元,年增率約25%[11]。台灣廠商如聯亞 (3081-TW)等已提前布局,顯示出供應鏈的投資熱潮即將來臨。相對地,蘋果 (AAPL-US) 的服務部門面臨法律及競爭壓力,尤其是來自Google的流量獲得成本及App Store監管訴訟,這些因素可能影響其毛利及本益比評價。分析師警告若服務收入遭遇結構性風險,蘋果的高估值將受到挑戰,短期內股價可能受到限制[12]。這兩大事件反映出科技產業在快速變化中的機遇與挑戰,投資者需密切關注市場動態。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極短線弱勢
#波段回檔股
#指標剛跌破
#偏弱機會股
#弱勢下殺股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