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成為AI超級電腦核心,半導體產業迎挑戰與機遇,市場信心回升
鉅亨網新聞中心
台灣成為全球AI超級電腦核心,半導體產業迎來機遇與挑戰
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在「兆元宴」中強調,隨著AI產業的快速發展,台灣將成為全球AI超級電腦建設的核心,顯示出台積電 (2330-TW)(TSM-US) 和聯發科 (2454-TW) 在此領域的重要性[1]。同時,美中關稅戰的停火為台股帶來回升機會,法人指出,AI相關產業的出貨表現良好,顯示未來獲利持續成長的潛力[2]。隨著COMPUTEX展的臨近及美股的上漲,市場信心有望進一步增強,投資者應關注科技與非科技族群的多元布局策略,以應對不確定的政策環境。
經濟部長郭智輝訪美,與德州官員洽談設立貿易投資中心,旨在強化半導體及AI供應鏈合作,顯示台灣在全球科技產業中的戰略地位日益重要[3]。隨著台灣成為德州第四大進口來源國,雙方貿易額達255.85億美元,顯示出雙邊經濟關係的穩定增長[4]。在此背景下,輝達和超微等晶片巨頭也積極尋求與沙烏地阿拉伯的合作,進一步強化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韌性,反映市場對於高科技產業的需求持續上升,並顯示未來科技合作的潛力將持續擴大。
英特爾 (INTC-US) 的新製程「18A」被視為其重返晶片市場的關鍵,預計下半年上市,這一技術的成功將直接挑戰台積電的晶圓代工霸主地位[5]。同時,騰訊控股 (00700-HK) 總裁劉熾平表示,該公司擁有充足的GPU庫存,對美國的AI晶片出口限制不感到擔憂,並計劃提升AI推理效率至現有水平的兩倍,顯示出中國本土AI產業的強大技術儲備和增長潛力[6]。這些動態顯示出全球半導體市場的競爭愈發激烈,尤其是在AI和高效能運算領域,未來將影響各大廠商的市場策略和投資方向。
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宣布不再推出針對中國市場的Hopper晶片,反映出美國對AI晶片出口的嚴格限制,這將影響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布局[7]。同時,美國前總統川普對蘋果在印度擴大生產表示不滿,要求其將生產線回遷美國,這一政策呼籲凸顯了美國對於製造業回流的重視,然而分析師指出,若在美國生產iPhone,將面臨成本上升的挑戰,可能影響消費者的接受度[8]。這些動態顯示出美中貿易緊張局勢下,科技企業在全球供應鏈中的策略調整,未來市場將持續受到政策和成本因素的影響。
台股信心回升、AI技術引領投資熱潮,港股指數持續上漲,市場動態需謹慎評估
台股因外資連續四周買超,單周買超達1024億元,帶動指數上漲928點,反彈幅度自5月以來已達1600點,顯示市場信心回升,尤其是大型電子股如台積電 (2330-TW) 和航運股表現亮眼[9]。然而,外資期貨淨空單增加及穆迪調降美國信評的消息,可能對市場造成壓力,投資人需謹慎應對潛在的追高風險。與此同時,美國聯準會計劃裁減約2,500名員工,旨在提升運作效率,這一動作反映出美國經濟環境的變化,可能對全球市場情緒產生影響[10]。在此背景下,市場分析師認為,短期內交易活動將加速,並持續受到產業利多的推動,但仍需警惕外部風險的潛在影響。
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於COMPUTEX展會上將聚焦AI及CPO技術,這將推動CPO市場的快速成長,並吸引台灣廠商如聯亞 (3081-TW)、上詮 (3363-TW) 和光聖 (6442-TW) 的投資熱潮[11]。然而,蘋果 (AAPL-US) 的服務部門面臨法律及競爭壓力,特別是來自Google (GOOGL-US) 的搜尋分潤協議,可能影響其毛利及本益比評價,分析師警告若服務收入遭遇結構性風險,將挑戰蘋果的高估值[12]。這兩大趨勢顯示,科技產業在AI及服務領域的發展潛力與風險並存,投資者需謹慎評估市場動態。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極短線弱勢
#波段回檔股
#指標剛跌破
#偏弱機會股
#弱勢下殺股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