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
根據《路透》報導,中國商務部周五 (14 日) 批評荷蘭經濟部長卡雷曼斯 (Vincent Karremans) 日前為接管安世半導體 (Nexperia) 辯護的言論,正值荷蘭高層官員即將赴北京討論爭端之際,使雙方緊張情勢升溫。《衛報》本周四刊出的訪問中,荷蘭經濟部長卡雷曼斯表示,對荷蘭 9 月 30 日決定接管位於荷蘭、由中國企業聞泰科技持有的安世半導體並不後悔。
《彭博》周五 (14 日) 報導,在中國收緊稀土與部分半導體出口之際,歐洲車廠正向供應商尋求「中國零件替代方案」,以降低地緣政治風險。知情人士指出,多家車廠正要求主要零組件供應商尋找能永久替代中國來源晶片的方案,顯示產業對供應鏈穩定性日益憂心。
國際政經
《路透》周五 (14 日) 獨家報導,全球稀土元素「釔」(Yttrium)供應正快速緊縮。隨著中國祭出出口限制,航空航太、能源與半導體產業恐面臨成本飆升與供應中斷的風險,市場憂心新一波稀土危機正在醞釀。中國是全球最主要的釔供應來源,釔被廣泛用於高溫防護塗層與專用合金。
《路透》周四 (13 日) 報導,美國民主黨重量級參議員日前集體抨擊川普政府,原因是白宮在最新一輪與北京的談判中,同意將一項限制中國企業取得美國技術的規定延後一年。這群參議員警告,延宕政策恐削弱美國阻止中國取得先進技術的能力,形容此舉是「拱手讓出關鍵國安工具」。
荷蘭經濟部長卡雷曼斯 (Vincent Karremans) 周四 (13 日) 表示,荷蘭政府代表團將於下周初前往中國,與北京方面就半導體企業恩智浦 (NXPI-US) 分拆公司安世半導體 (Nexperia) 的貿易爭端展開新一輪協商,尋求能讓雙方接受的解方。
根據《CNBC》周四 (6 日) 報導,英國《金融時報》(FT)日前引述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於「FT 未來 AI 高峰會」場邊訪談表示,中國將在人工智慧 (AI) 競賽中勝出,引發廣泛關注。黃仁勳隨後透過官方 X 帳號發布聲明,語氣明顯轉為較溫和,強調美國仍須「加速向前」,以保持在 AI 領域的全球領先地位。
國際政經
美國白宮宣布,中國將暫停對稀土金屬的額外出口管制,並終止針對美國半導體供應鏈企業的調查。根據《彭博》報導,白宮於週六(1 日)發布一份文件,說明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本週早些時候達成的最新貿易協議部分細節,該協議旨在降低兩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緊張。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周五 (31 日) 表示,若中國加強打擊芬太尼走私與前驅化學品出口,美國將取消對中國部分與芬太尼相關的關稅。他透露,稍早在南韓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時,雙方已就此交換意見,並認為北京具備合作誘因。川普在「空軍一號」上向媒體表示,他已同意將芬太尼相關關稅自原本 20% 減半至 10%,未來若看到中國執行具體成效,美方將撤除剩餘關稅。
國際政經
根據《CNBC》報導,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周五 (31 日) 於南韓慶州亞太經合會企業領袖峰 (APEC CEO Summit) 會後受訪時表示,他不認同外界對輝達向中國銷售先進人工智慧 (AI) 晶片的國安疑慮,強調美中科技交流有助於產業進步與市場需求平衡。
國際政經
中國近日宣布對稀土材料實施新規,進一步升級貿易管制,涵蓋從半導體晶片到人工智慧(AI)研發的關鍵技術,將全球約九成稀土供應納入管控範圍。此舉不僅可能改變國際貿易格局,也讓美國在應對關稅、技術限制及 AI 競爭上面臨重大挑戰。根據《道瓊風險合規》,中國最新規定要求,如果境外公司向中國以外地區銷售的商品中,任何來自中國的稀土材料占產品價值達 0.1% 或以上,均需取得中國商務部出口許可。
國際政經
中國週四 (9 日) 大幅擴大稀土出口管制範圍,新增五種稀土元素進入受限名單,並強化對半導體應用用戶的審查,意在於科技與國防領域加強掌控。中國商務部同時將數十項精煉技術納入管制清單,並公告規定:外國稀土生產商若使用中國原料或設備,即便交易中不包含中國企業,也須取得中國出口許可證。
美股雷達
根據《路透》報導,電子設計自動化 (EDA) 軟體大廠新思科技 (Synopsys) 周三 (10 日) 盤中股價暴跌近 35%,恐將一口氣抹去 2025 年以來的漲幅,主因是中美貿易緊張拖累其上季營收,並讓投資人對公司在中國業務前景心生疑慮。
國際政經
根據《彭博》周五 (29 日) 報導,川普政府宣布將撤銷三星電子、SK 海力士以及英特爾 (INTC-US) 在中國廠區使用美國技術的特別豁免,並設定 120 天寬限期。此舉意味這些企業未來若要引進先進製程設備,必須逐案申請許可,等同收緊出口管制,也凸顯美方限制中國取得尖端晶片技術的決心。
國際政經
美國商務部旗下的工業安全局(BIS)正考慮推出一項新的出口限制規則,稱為「50% 規則」,該規則將參考現行制裁框架制定。一旦實施,這項美國出口限制規則將為全球企業帶來更嚴格的風險挑戰與合規壓力。美國 BIS 的「50% 規則」一但實施,就代表當某企業 50% 以上的股權由 BIS「實體清單」上的企業控制時,該企業也將被視為限制對象。
美股雷達
綜合外媒周四 (10 日) 報導,美國稀土礦商 MP Materials 宣布與美國國防部簽署一項重磅協議,將獲得總額高達 9 億美元的資金支持,目標是建立完整的稀土磁鐵產業鏈,減少對中國供應的依賴。該協議公布後,MP 周四盤中股價飆漲近 50%,最高觸及每股 48.12 美元,創 2022 年 4 月以來新高,該股今年以來已累計上漲逾 90%。
國際政經
在北京與華盛頓達成貿易休戰後,美國官員稱中國將加快稀土對美出口,以換取美方解除貿易措施。對此,中國商務部周五 (27 日) 下午回應,證實中美雙方已進一步確認倫敦經貿會談 (6 月 9 日至 10 日) 的框架細節。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中方將「依法審批符合條件的管制物項出口申請」。
國際政經
面對中美科技戰與稀土供應戰升溫,北京當局正加強對稀土產業技術人員的控管。《華爾街日報》(WSJ)周三 (25 日) 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導,中國商務部近期要求稀土企業回報具技術專長人員的詳細名單,並限制他們出境,以防止敏感技術外洩至海外。此舉反映出中國政府正將稀土視為戰略資產的一部分,進一步收緊對關鍵資源與人才的掌控,試圖鞏固其在全球稀土產業的主導地位。
國際政經
《彭博》周四 (12 日) 報導,美國商務部官員表示,華為在 2025 年的昇騰 (Ascend) 系列人工智慧 (AI) 晶片產量預計將不超過 20 萬枚。此舉是為回應美國國會議員對中國先進半導體產能快速追趕的疑慮。負責出口管制業務的美國商務部次長凱斯勒 (Jeffrey Kessler) 周四於國會聽證會中指出:「我們不能因為中國的產量目前仍小,就對形勢掉以輕心。
《路透》周二 (10 日) 報導,印度最大車廠 Maruti Suzuki 受到中國稀土出口限制影響,首款電動車 e-Vitara 的短期產量目標大幅下修三分之二,顯示汽車產業供應鏈衝擊持續擴大。據《路透》取得的公司文件,Maruti Suzuki 原計畫在 4 月至 9 月生產 26,500 輛 e-Vitara,但最新計畫只剩約 8,200 輛。
美股雷達
《路透》周五 (6 日) 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導,中國已向美國三大車廠的供應商核發臨時稀土出口許可證,此舉或為中國對稀土出口管制政策做出微調的跡象。消息人士表示,部分許可證的有效期限為六個月,但並未透露出口配額或涵蓋品項的具體細節。目前尚不清楚這是否意味著中國可能準備放寬稀土出口許可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