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自動化





  • 台股新聞

    智慧製造與 AI 邊緣運算解決方案供應商聯剛科技 (7870-TW),明 (21) 日每股參考價 88 元登錄興櫃交易,聯剛科技自結 2025 年 1-9 月營收 1.88 億元,稅後純益 3320 萬元,每股純益 1.8 元。聯剛科技目前股本爲 1.84 億元,長期深耕工控、自動化及資料備援領域,以自有研發的 RCVM 遠端監控系統、AiRPA 自動化代操系統與 ARAID 工業電腦備援系統等產品,成為半導體與電子製造業智慧化升級的重要合作夥伴。






  • 2025-11-11
  • 沃爾瑪 (Walmart)(WMT-US) 執行長 Doug McMillon 近日商業活動中,發出了關於人工智慧 (AI) 對勞動力市場影響的強烈警告。McMillon 明確表示,AI 帶來的變革範圍廣泛,「我們擁有的每一個工作,都將以某種方式改變」。






  • 2025-11-04
  • 科技

    人工智慧的發展仰賴於大量高質量數據,而數據標註 (data labeling) 正是為演算法「添磚加瓦」的基石。儘管數據標註常被稱為「AI 界的富士康」,但隨著全球市場預計在 2030 年達到 171 億美元,該產業已從勞動密集型代工模式,逐步轉向技術與知識密集型的價值鏈。






  • 2025-10-29
  • 美股雷達

    路透報導,亞馬遜 (Amazon)(AMZN-US) 計劃周二 (28 日) 起裁減多達 3 萬名企業員工,約佔辦公室員工總數 35 萬的 10% 左右。這次裁員有非常明確的指向性──辦公室白領。消息一出,一位亞馬遜員工向媒體透露,整個公司都如坐針氈,等待裁員通知。






  • 2025-10-28
  • 美股雷達

    《路透》周一 (27 日) 引述三位知情人士報導稱,亞馬遜 (AMZN-US) 計劃從周二起裁減多達 3 萬個辦公室職位,以削減成本並修正疫情期間過度招聘。該數字僅占亞馬遜 155 萬名員工總數的一部分,但接近該公司約 35 萬名辦公室員工的 10%。






  • 2025-10-23
  • 美股雷達

    《紐約時報》周二 (21 日) 引述亞馬遜(AMZN-US)內部文件指出,自動化轉型或助公司不用增加人員即可提升出貨量,而亞馬遜隔日也迅速發布機器人及配送技術宣傳,以更樂觀基調回應,且不僅展示可連接 AI 的擴增實境 (AR) 智慧眼鏡、司機虛擬實境 (VR) 培訓,還公開了 10 款已經應用或測試中的機器人。






  • 美股雷達

    《CNBC》周三 (22 日) 報導,從銀行、汽車到零售業,企業高階主管紛紛警告 AI 正在取代白領工作。摩根大通 (JPM-US) 和高盛 (GS-US) 正用 AI 減少人力。福特 (F-US) 執行長 Jim Farley 警告,AI「將取代近半數白領」。






  • 2025-10-22
  • 歐亞股

    積極推動人工智慧 (AI) 發展的日本軟銀集團 (SoftBank),傳出將尋求在海外債券市場募資,目標金額為 15 億至 20 億美元,是今年來第二度在海外發債。彭博引述知情人士說法報導,軟銀將尋求在美元債券市場籌資 15 億至 20 億美元,同時也計劃發行歐元計價債券,募集約 5 億歐元 (5.8 億美元)。






  • 美股雷達

    據《紐約時報》周二(21 日)披露,美國科技巨頭亞馬遜 (AMZN-US) 計劃實現 75% 營運流程自動化,這意味著在現有業務增長預期下,亞馬遜能在未來幾年裡少僱傭 60 萬美國勞工。亞馬遜是美國第二大僱主,擁有數十萬倉庫工人和龐大物流軍團,並開創了用技術手段招聘、監控和管理員工的先河。






  • 2025-10-15
  • 美股雷達

    根據《華爾街日報》(WSJ)周二 (14 日) 報導,在美國川普政府持續加強關稅措施的背景下,全球物流產業正掀起一波以人工智慧 (AI) 為核心的技術競賽。美國貨運代理商 Flexport 宣布推出多項 AI 工具,協助進口商在變動快速的貿易政策中降低關稅成本並提升合規效率。






  • 2025-10-10
  • 國際政經

    「永久底層」(permanent underclass) 是英文媒體近期討論最激烈的一個新詞,指的是因 AI 而生、難以翻身的新型底層人群。在人工智慧狂飆突進的 2025 年,「被替代」已不是科幻設定,而是現實焦慮。矽谷、華爾街、北京中關村,全球精英都在爭先恐後地「上車」,唯恐淪為被 AI 邊緣化的「永久底層」。






  • 2025-10-02
  • 美股雷達

    據《CBS News》報導,儘管美國總統川普推動的經濟政策旨在振興工業,但最新分析顯示,美國製造商今年以來已裁減了數千個工作崗位。根據美國進步中心 (CAP) 一份引用政府勞動數據的分析報告,美國製造業在今年 8 月減少了 12,000 個工作崗位,而自 4 月以來,製造業的總就業人數已縮減了 42,000 人。






  • 美股雷達

    挪威瀏覽器開發商 Opera 周二 (30 日) 正式推出智慧代理瀏覽器 Opera Neon,能夠回應使用者指令開啟網頁並自動執行操作,還能預設一系列提示詞,形成使用者專屬的 AI 瀏覽器。作為「AI 代理」時代的重要應用,AI 瀏覽器的核心作用是大幅簡化使用 AI 的流程,特別是省去在十幾個網頁和文件間不斷「複製貼上」的繁瑣操作。






  • 2025-09-29
  • 歐亞股

    根據《CNBC》周一 (29 日) 報導,德國漢莎航空 (LHAG-DE) 宣布,隨著 AI 與自動化技術導入,將在 2030 年前裁減約 4,000 個行政職位,主要集中於德國本土。漢莎航空指出,公司正在檢視哪些工作未來將不再需要,特別是重複性業務。






  • 2025-09-26
  • 台股新聞

    在全球半導體產業持續轉型的浪潮中,日月光投控 (3711-TW)(ASX-US) 旗下日月光積極推動智慧製造與數位轉型,並攜手深化與學界的技術研究合作,今年 (2025) 自動化技術研究邁入第十年,並於今 (26) 日舉辦「第十屆自動化專案成果發表會」,並表示日月光十年來培育自動化人才近 600 多人,目前已經有 60% 工廠轉為自動化工廠,預計今年能達到 66%。






  • 2025-09-24
  • 美股雷達

    根據《商業內幕》周二 (23 日) 報導,求職平台 Indeed 最新研究顯示,生成式 AI 正大幅改變職場生態,41% 的工作技能面臨高度轉型,軟體開發是最容易被 AI 改變的職業,而育兒、護理等需要人際互動的工作受影響最小。Indeed 創建了一個指數來追蹤這些職場變化。






  • 2025-09-03
  • 專家觀點

    台股 9 月暫時表現還不怎麼好,每天都是開高走低居多,但其實台股目前位居歷史高點,有這樣的表現才算是正常的。老師甚至可以大膽的說,就是需要這種整理期打磨個股,後續才會更有上漲空間,如果一昧衝上去,反而會因為冒然追股票追到翻車,這種整理行情是最好的。






  • 2025-09-02
  • 美股雷達

    外媒報導,蘋果 (AAPL-US) 正敦促供應商投資自動化技術,以降低生產成本,否則,可能會失去 iPhone 等產品的生產合約。《DigiTimes》引述消息人士報導稱,蘋果要求供應商如果想獲得未來的訂單,就必須轉向自動化,在裝配線上使用機器人技術將提高生產效率,同時減少員工總數,從而節省數百萬美元。






  • 美股雷達

    據悉,蘋果正大幅加速自動化與機器人技術在製造供應鏈中的應用,並要求供應商自行承擔成本,使供應商獲利緊張。根據《MacRumors》報導,消息人士指出,蘋果已將自動化納入供應商合約的標準要求,顯示公司正積極減少對人力的依賴,降低長期生產成本,同時提升產品品質穩定性。






  • 2025-08-29
  • 美股雷達

    根據《商業內幕》周五 (29 日) 報導,加拿大皇家銀行 (RBC) 最新研究指出,AI 正重塑軟體產業競爭格局,既有市占率不再是生存保證,創新力將決定企業能否跨越 AI 鴻溝。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最新報告警告,AI 和 AI 代理正重新劃分軟體和 SaaS 產業的競爭版圖,必將出現贏家和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