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
國際政經
以色列海軍於週五 (3 日) 控制了前往加薩的「全球堅韌船隊」全部 42 艘船隻,這一舉動引發國際社會的強烈反響。法國、義大利等多國民眾走上街頭,要求立即釋放船員並結束對加薩的封鎖。根據以色列外交部的消息,已有 4 名義大利船員被遣返,其餘船員的遣返手續正在快速前進。
國際政經
以色列海軍在 10 月 1 日晚和 2 日早上突襲了試圖突破以色列對加薩地帶海上封鎖的「全球堅韌船隊」,沙耶特第 13 海軍突擊隊登上「全球堅韌船隊」47 艘船隻中的約 40 艘,扣押數百名活動人士。目前他們被帶到阿什杜德港,隨後將被驅逐出境。
國際政經
具中國官方背景微信公眾號「牛彈琴」周四(2 日)表示,歐洲憤怒了。已經是深夜,在希臘雅典,在德國柏林,在法國巴黎,在西班牙巴塞隆拿,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尤其在義大利,從那不勒斯到米蘭,從羅馬到佛羅倫斯,從熱那亞到佩魯賈,人們走上街頭,抗議以色列對「全球堅定」加薩救援船隊的襲擊。
國際政經
《紐約時報》外事評論專欄作家佛里曼 (Thomas Friedman) 指出,美國總統川普近期提出針對加薩的 20 點和平方案,雖然實施困難,但仍是中東局勢下迫切需要的一項方案。佛里曼表示,川普的 20 點和平方案,試圖將加薩的血腥戰場轉化為推動中東和平與地區關係正常化的跳板。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在美東時間周一 (29 日) 與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在白宮舉行雙邊會晤後召開聯合記者會,宣布就加薩和平計畫達成關鍵共識。這是尼坦雅胡今年來第四次訪問白宮。綜合《美國廣播公司》與《CNN》等外媒報導,川普表示,尼坦雅胡已同意美方提出的「20 點加薩和平計畫」,但承認哈馬斯可能拒絕該協議,若遭拒,美方將全力支持以色列採取必要行動。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周一(29 日)在白宮與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會談後宣布,尼坦雅胡已同意美方就結束加薩衝突提出的「20 點計畫」。以色列總理府周一晚發表聲明,稱尼坦雅胡當天與川普會談時表示,以方支持美方就加薩地帶停火和戰後安排提出的方案,並稱該方案與以國政府設定的原則一致。
國際政經
卡達外交部周一(29 日)發表聲明,稱卡達首相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和美國總統川普當天舉行三方電話會談,尼坦雅胡在會談中就以色列襲擊卡達首都杜哈、侵犯卡達主權向卡方道歉,並承諾不再針對卡達發動類似行動。卡達外交部表示,美國在會談中重申對美卡防務夥伴關係的承諾。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週日(28 日)表示,其有在「中東地區成就輝煌的真正機會」,但未透露具體細節或時間表。此前幾天,他曾提到自己接近達成一項結束加薩戰爭的協議。根據《彭博》報導,川普在 Truth Social 發文指出:「我們在中東有成就輝煌的真正機會。
國際政經
中東局勢正因以色列的軍事行動再度急劇惡化,戰火不僅讓加薩陷入更深的災難,也讓國際社會對以色列的態度發生重大轉變,傳統盟友陣營出現明顯分裂。2025 年 9 月 12 日,聯合國大會以 142 票贊成、10 票反對、12 票棄權的壓倒性結果通過《紐約宣言》,支持「兩國方案」並要求以色列立即停火,這一結果給以色列沉重一擊,標誌著國際社會對其孤立達到新高度,傳統盟友陣營開始瓦解。
國際政經
在加薩戰爭持續、人道危機加劇的背景下,國際外交格局出現重大轉變。法國總統馬克宏 (Emmanuel Macron) 於聯合國大會召開前夕,在一場於紐約舉行的高級別會議上,正式宣布法國承認巴勒斯坦國。此舉引發連鎖效應,比利時、盧森堡、馬爾他、安道爾、摩納哥等國也迅速跟進承認。
國際政經
針對英國、澳洲、加拿大、葡萄牙等國宣布承認巴勒斯坦國,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周日(21 日)晚召開緊急會議,討論應對方案,並探討如何阻止由此引發的政治動蕩。據以色列第 12 頻道電視台報導,為了避免政治壓力,會議以有限形式舉行,內閣兩名極右翼政治人士——財長斯莫特裡赫和國家安全部長本 - 格維爾均未受邀參會。
國際政經
澳洲、加拿大、英國周日(21 日)宣布,承認巴勒斯坦國。多年來,巴勒斯坦建國進程受阻,但巴勒斯坦作為一個國家,已得到廣泛承認。自 2023 年 10 月 7 日以哈戰爭爆發以來,以色列在加薩地帶的軍事行動,已造成超過 6 萬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加薩地帶陷入嚴重人道主義危機。
國際政經
根據《華爾街日報》(WSJ)周五 (19 日) 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導,川普政府正推動對以色列高達 60 億美元的軍售案,雖然以色列稍早對哈瑪斯在卡達的據點發動飛彈攻擊,引發區域盟友及歐洲強烈譴責,但華府仍持續向國會尋求批准,顯示美方對以色列的支持立場未變。
國際政經
《經濟學人》報導指出,指出隨著加薩戰爭持續,以色列正面臨來自其最堅定盟友美國日益嚴峻的輿論挑戰,導致其外交與安全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現實情況顯示,美以聯盟的根基正出現深刻裂痕。多項民調數據揭示,美國民眾對以色列的支持度正處於 25 年來的最低點。
黃金
現貨黃金 (XAUUSDOZ)價格今 (19) 日在亞洲午盤交易時段反彈 0.35%,徘徊於每盎司 3656 美元附近,終結連 2 日下跌頹勢,主要因為中東地緣政治風險的持續發酵,為黃金這項傳統避險資產提供了支撐力道。儘管金價周三 (17 日) 一度飆升至每盎司 3707.35 美元的歷史新高,但隨後因聯準會 (Fed) 主席鮑爾發言、強勁的勞動市場數據及費城聯準會調查結果提振美元信心,與美元掛鉤的貴金屬價格持續承壓。
國際政經
具中國官方背景微信公眾號「牛彈琴」周五(19 日)表示,全世界都沒想到,一場中東之戰,巴基斯坦竟成了最大贏家。歷史轉折,往往就藏在看似偶然的必然之中,當「多米諾」骨牌開始倒下,誰又能預料,最終會指向怎樣的終局。以色列不久前追殺哈瑪斯,空襲卡達首都,阿拉伯世界震怒。
國際政經
南非、孟加拉、印尼、巴基斯坦、愛爾蘭、斯洛維尼亞、巴西、哥倫比亞、土耳其等 16 個國家的外長,周二(16 日)發表聯合聲明,呼籲保障向加薩地帶運送人道主義物資的「全球堅韌船隊」安全。根據這份由南非國際關係與合作部發布的聲明,除了運送人道主義物資,「全球堅韌船隊」還希望國際社會關注改善巴勒斯坦人民人道主義狀況的緊迫性,呼籲立即結束加薩地帶戰事。
國際政經
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卡拉斯周三(17 日)宣布對以色列進行制裁的一系列措施,包括部分中止《歐盟 - 以色列聯系國協議》中與貿易相關的事項。該決定當天在歐盟執委會會議上獲通過,仍需要得到歐盟成員國批准,並將於獲批後 30 天生效。目前公布的制裁對象,包括兩名以色列極端主義的部長、暴力定居者以及 10 名哈瑪斯成員。
國際政經
《彭博》周三 (17 日) 報導,以色列股市連跌 6 日創下 18 個月最長跌勢,投資人憂心加薩戰爭經濟衝擊,加上歐盟因以色列軍事行動擬暫停貿易優惠待遇,股市自 9 月 9 日來累跌 4.3%。Tel Aviv 證交所 35 指數周三下跌 1.8%,股票投資人本周持續撤離,但以色列新謝克爾和美元債券波動不大。
國際政經
據《路透社》報導,歐盟執委會發言人皮尼奧宣布,歐盟將於周三(17 日)批准對以色列實施新一輪制裁。皮尼奧說:「委員將對以色列採取一攬子措施,具體來說,是暫停歐盟與以色列協議中的某些貿易條款。」上周三,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在歐洲議會全會上表示,加薩正在發生的人道主義危機,撼動世界良知,歐盟擬採取一系列新舉措,加以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