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
鑒於川普發動的貿易戰不確性可能長達 6 個月,有「新興市場教父」之稱的知名投資人墨比爾斯(Mark Mobius)透露,旗下基金目前的現金水位高達 95%。他表示,「現階段,現金為王,所以我基金裡的 95% 都是現金,現在我們必須保留現金,並準備在適當的時候採取行動。
最新數據顯示,中國原油進口量在經歷 3。月的激增後,4 月持續加速成長,而在關稅戰陰霾下,中國增加石油進口,令西方媒體頗感意外,因一般來講,關稅戰會對中美兩國經濟造成影響,進而導致中國的石油需求下降,進口量下滑。即便目前國際油價處於近四年低點,市場仍普遍預期中國進口成長將趨於平緩,但實際情況顯示,中國企業正透過大規模採購建構戰略儲備,這一情況凸顯複雜國際局勢下的深層考量。
美股雷達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百日前夕,《紐約時報》上周日 (27 日) 透過數據分析和實地調查揭示美國消費者對中國商品的深度依賴,以及他們面臨的潛在危機,並指從廚房用具到節日煙火,從汽車零件到個人護理用品,美國人的日常生活已跟中國製造緊密交織,而隨著新一輪關稅實施,這種依賴正演變為對經濟與民生的雙重考驗。
大陸政經
美中貿易戰未見明顯和緩的背景下,中歐兩地貿易正增添新動能,中歐班列 (深圳) 歐洲電商快線上周日 (27 日) 正式啟程,滿載 3D 列印機、電玩手把等商品,預計 15 天後抵達匈牙利布達佩斯。《券商中國》報導,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首條中歐班列電商快線,該線路的開通標誌著亞歐貿易通道的重大利多,初期計畫每周運送 1 至 2 次,全年將為大灣區企業提供穩定且有效率的跨國物流服務。
外匯
近月以來,港幣兌美元 (USDHKD) 持續呈強,在 7.7575 至 7.76 附近徘徊,在 4 年高點徘徊,本月前三周表現出色,這一情況為何發生,又將持續多久,備受市場關注。中國《財經雜誌》報導,香港金管局副總裁陳維民上周五 (25 日) 針對近期港幣匯率持續走強現象進行回應,強調當前港元流動性充足,港幣強勢反映國際資本對香港金融市場的信心。
國際政經
最新數據顯示,在經歷一系列關稅公告、豁免和撤回後,中美雙邊貿易量驟減,貨運業正經歷前所未有的動蕩,暫停訂艙、暫停發貨、停航等現象不斷上演。中國拒收美國波音公司交付的飛機後,中美貿易量持續萎縮,導致中國至美國航線的貨櫃運輸量急劇下滑。這一波貿易衝突不僅重創航運業,更引發全球供應鏈連鎖效應,航運企業面臨「需求寒冬」的嚴峻考驗。
大陸政經
二十國集團(G20)主席國南非 4 月 23 日至 24 日在美國華盛頓舉行今年第二次 G20 財長和央行總裁會議,討論全球宏觀經濟形勢和金融穩定、國際金融架構、促進非洲增長和發展等議題,中國財政部部長藍佛安出席會議,副部長廖岷陪同參會。據中國財政部周五(25 日)發布的聲明,藍佛安表示,當前世界經濟成長動能不足,關稅戰、貿易戰進一步影響經濟金融穩定。
國際政經
在美中關稅戰延燒之際,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周四(24 日)表示,關稅戰、貿易戰沒有贏家,中國不惹事,也不怕事。據《央視》報導,習近平周四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同肯尼亞總統魯托舉行會談,兩國元首一致同意將雙邊關係的定位提升至新時代中肯命運共同體。習近平強調,建立命運共同體,是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利共贏、「同球共濟」的大道正途。
美股雷達
波音 (BA-US) 公司準備為那些因中美貿易爭端而陷入困境、原本要交付中國的 50 架飛機尋找替代買家,藉此減少對其飛機交付與獲利復甦的影響。波音行政總裁 Kelly Ortberg 周四 (23 日) 接受 CNBC 證實,幾架原定交付給中國航空公司的 737 MAX 飛機已飛返美國,並指不少中國客戶已表示他們拒絕接收新飛機。
台股新聞
受惠於美股大漲激勵,台股今 (23) 日也展開報復性強彈 845.71 點,大漲 4.5%,指數收在 19639.14 點,投信法人指出,近期市場受到聯準會、川普政策等因素影響,震盪幅度加劇,一日的漲跌尚無法完全定義盤勢未來的表現,但目前可以從三大情境模擬台股今年的表現。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對中國商品課徵高額關稅,迫使依賴出口維生的中國工廠員工,在 TikTok 透過影片揭露奢侈品驚人的成本與售價差距,引發消費者湧入中國跨境電商尋找「平替版」。影片中,一位東莞箱包廠大哥拿出一個價值 3.8 萬美元的愛馬仕鉑金包,一一拆解五金、皮革等產地,並爆料其成本僅為 1395 美元。
ETF
全球關稅爭端未解,現貨黃金價格持續飆漲,22 日更是直接衝破每盎司 3400 美元大關,改寫新天價,國內發行連動金價的期元大 S&P 黃金 (00635U-TW) 與正向 2 倍槓桿的期元大 S&P 黃金正 2 (00708L-TW) 近期也吸引買盤進駐,帶動價格不斷創新高。
大陸政經
中國公共外交協會周一(21 日)在北京舉辦「臨甲 7 號」沙龍交流會,邀請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就中國最新經濟政策與未來發展作主旨發言,並與中外媒體記者互動交流。以下是《直新聞》列出的林毅夫與中外媒體記者交流摘要:問:若當前關稅水準持續,您認為這將對中國的 GDP 產生何種影響?您認為當前的關稅戰會否升級為全球貿易戰?林毅夫:這是一個好問題,也是大家關心的問題。
國際政經
受到中美貿易戰升級影響,中國 3 月份大幅削減美國大宗商品進口量,其中液化天然氣和小麥降至為零。中國海關 20 日公佈的數據顯示,受貿易戰受影響最嚴重的是液化天然氣和小麥,3 月這兩種商品的購買量都降至零。去年,美國佔中國小麥進口量的 17%,佔中國液化天然氣進口量則為 5%。
外匯
隨著川普持續施壓聯準會儲主席鮑爾降息,並聲稱可立即讓鮑爾走人,美元的拋售交易也獲得進一步動能,美元指數 (DXY) 在今 (21) 日亞洲匯市早盤跌破 99 大關,自今年 1 月 110 高點以來下跌超過一成,但高盛認為目前美元仍高估 20%,而這種高估正是美國例外主義的結果。
國際政經
中國進口商上周在短短三天內,完成巴西 240 萬噸大豆採購,價格比美國低 15%,搶購規模和速度都異乎尋常,而巴西已取代美國成為中國最大的大豆供應國。《彭博》引述消息人士報導,這些大豆多數將在 5 月至 7 月出貨,採購量是中國月均輸入量的三分之一。
國際政經
面對川普不理性的關稅亂拳,多數國家選擇釋出善意協商。一些經濟學家說,避免貿易戰很簡單:不反擊就行。《華爾街日報》報導到目前為止,這個策略對許多國家似乎都奏效了,川普已對多數貿易夥伴將關稅延緩三個月,而決定硬碰硬的中國,則陷入了與美國的全面貿易戰。
國際政經
關稅政策擴大衝擊美國各產業,美國嬰幼兒產品公司 Munchkin 創辦人兼執行長 Steve Dunn 警告,新關稅迫使業界停止訂單並裁員,將進一步增加美國家庭養育子女的成本。Dunn 指出,由於缺乏必要的工具、製造的專業知識、自動化和熟練勞動力,Munchkin 無法將母嬰產品的生產轉移到美國。
國際政經
皮尤民調中心(Pew Research)最新民調指出,視中國為敵人的美國人正在減少,此一民意轉變與川普挑起的貿易戰情緒形成鮮明對比。民調顯示,對中國持負面看法的美國人比率出現了五年來首次「年度顯著下降」。2025 年此比率為 77%,較 2024 年下降了 4 個百分點,皮尤民調中心稱這反映出美國社會對中國態度整體趨於緩和。
專家觀點
萬眾矚目的護國神山台積電 (2330-TW),昨日召開法說會,這場法說會宛如台股投資人的信心重建大會!面對半導體景氣疑慮,董事長魏哲家霸氣宣示:2025 年將延續 AI 驅動的強勁成長!這不僅粉碎市場對台積電需求疲軟的擔憂,更為台股多頭點燃一把多頭火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