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輝達下殺近4% 大摩:目前最低配的科技巨頭

鉅亨網編譯羅昀玫


輝達週二 (19 日) 下殺近 4% 至每股 175.64 美元,創下自 4 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市值一夕縮水約 1,550 億美元。此次下跌並非源自特定利空消息,而是反映整體市場氣氛轉向謹慎,投資人趁勢對今年漲幅領先的大型科技股進行獲利了結。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輝達下殺近4% 大摩:目前最低配的科技巨頭 (圖:shutterstock)

輝達股價年初以來已累計上漲逾 31%,成為 2025 年漲幅最亮眼的科技股之一,然而,隨著市場即將迎來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於傑克森霍爾央行年會上的演說,資金開始從風險資產撤出。


那斯達克指數週二下挫 1.5%,「七巨頭」ETF 也同步下跌 1.6%,反映整體成長股承壓。

晶片股普遍走弱,除了輝達之外,AMD 大跌 5.4%,博通下跌 3.6%。市場將目光轉向輝達預定於 8 月 27 日公布的最新財報,預料將揭示 AI 晶片需求是否持續強勁,並釋放下一階段的股價催化訊號。

儘管週二股價劇烈波動,但消息面相對平靜。

路透社引述匿名人士報導,輝達正研發新款 AI 晶片,其性能預計將超越現行可出口至中國的 H20 晶片。輝達對此回應稱:「我們評估各種產品組合,以因應政府許可範圍內的市場競爭。所有產品皆經主管機關批准,並僅用於合法商業用途。」

在美中科技監管持續緊張的情勢下,輝達已與美國政府達成協議,將其在中國銷售 AI 晶片的營收之 15% 上繳政府作為換取出口許可的一部分。

此外,根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文件揭露,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於 8 月 14 日與 15 日出售共 15 萬股公司持股,總額達 2,710 萬美元,平均售價為每股 180.80 美元。

此次交易依據其 3 月 20 日啟動的 10b5-1 自動交易計畫進行,該計畫預計總計出售 600 萬股,屬於事前規劃的正常減持行動。

截至目前,黃仁勳個人仍持有 7,280 萬股輝達股份,另透過信託與合夥結構持有數億股。

分析師指出,週二的回調反映市場對高位股的自然修正,並非基本面轉弱。儘管短期波動加劇,但在 AI 趨勢驅動下,輝達中長期前景仍被視為具有高度戰略價值。

輝達已成為機構持股比例最低的超大型科技股

根據摩根士丹利針對第二季 13F 報告最新分析,輝達已成為所有超大型科技公司中最被低配的股票,與其在標普 500 指數中的權重差距擴大至負 2.41 個百分點,創下自 2009 年以來的最嚴重低配紀錄。

該報告指出,輝達機構投資人持股的下降幅度,在過去 16 年間僅次於 2024 年第二季的微軟。

儘管市場對輝達在 AI 領域的領導地位持續看好,但地緣政治變數與市場波動仍對資金配置造成明顯抑制。

摩根士丹利強調,整體超大型科技股群體,包括微軟 (MSFT-US)、蘋果 (AAPL-US)、亞馬遜 (AMZN-US)、Alphabet (GOOGL-US) 與 Meta (META-US),機構投資比重皆低於其在標普 500 的權重。

該族群的平均低配幅度由上季的 - 116 個基點擴大至 - 140 個基點,創下近 16 年來最嚴重的低配狀況。相較之下,其他大型科技股則呈現小幅超配,達到 + 15 個基點。

數據顯示,輝達在主動投資組合中的平均持股比例由第一季的 4.88% 下滑至 4.20%,同期間其在標普 500 的權重則攀升至 7.37%,成為大型半導體公司中持倉比重下降最劇烈的一家。

分析師指出,微軟雖在本季機構持股略為回升,但仍較其指數權重低逾 200 個基點。蘋果的低配程度從第一季的 - 2.06% 縮小至 - 1.66%,主要受惠於其指數權重下降。亞馬遜與 Alphabet 持續維持低配,Meta 則自 2021 年底以來首跌入低配區間。

摩根士丹利分析團隊表示,歷史經驗顯示,當主動資金配置顯著低於市場基準時,常伴隨未來股價表現的技術性上修,反之亦然。

該機構重申輝達在 AI 投資週期中扮演核心角色,強調其運算需求指標依然「極度強勁,且未見放緩跡象」,顯示其長線價值仍具吸引力。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