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
A股港股
鴻蒙智行旗下的智界品牌 17 日舉辦了品牌之夜,正式推出了智界 R7 的兩款新增版本以及智界 S7 的新增 Ultra 運動版。此次發布會旨在打造年輕人喜愛的自豪品牌,聚焦於好看、好開、聰明、安全四大產品基因。據報導,智界 R7 增程版新增了增程 Ultra 版和 Max 53.4kWh 電池版,售價分別為人民幣 31.98 萬元和 29.98 萬元。
台股新聞
外媒指出,華為透過白手套算能取得台積電 (2330-TW)(TSM-US)7 奈米晶圓,製成 AI 加速器 Ascend 910B/910C。對此,台積電表示,自 2020 年 9 月中旬就已不再向華為出貨,公司也主動就可疑事項與美國商務部溝通,並持續協助調查。
美股雷達
根據 IDC 的初步數據顯示,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在 2025 年第一季出貨了 7160 萬部,較去年同期成長了 3.3%。此成長優於全球 1.5% 的成長率。然而,美國科技巨頭蘋果 (AAPL-US) 在中國的智慧型手機出貨量較去年同期下滑了 9%,是唯一一家出貨量出現下滑的大型製造商。
A股
2025 年新能源車市再掀波瀾,周三 (16 日) 華為鴻蒙智行 (HIMA) 發表會掀起震動,華為常務董事、終端 BG 董事長余承東宣布,問界 M8 預訂量突破 15 萬輛,創下 40 萬元豪華車預售紀錄,僅用 8 分鐘實現 8000 台大定,1 小時訂單衝破 2 萬台。
港股
最新數據顯示,中國手機市場上月新機啟動量最新排名,小米 (01810-HK) 排名第一,華為、vivo、OPPO、蘋果 (AAPL-US) 分居第二至第五名,小米董事長兼執行長雷軍在數據出爐後於今 (15) 日午間在官方微博上感謝大家支持,時隔 9 天再次發聲。
A股港股
廣東省以深圳為主導,攜手華為、騰訊、比亞迪等 751 家知名企業,於 4 月 13 日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盛大舉行「百萬英才匯南粵」2025 年 N 城聯動春季招聘活動(上海站)。此次招聘會以「頂配引才團」之姿,提供超過 3.5 萬個高含金量職位,其中年薪 50 萬至 100 萬元的職位超過 4000 個,年薪百萬以上的職位更達到 800 個。
科技
雖然美國海關上周五 (11 日) 宣布筆電、手機與半導體等產品獲得對等關稅的豁免,但多家中國晶片設計公司早就明確表態不受美國新關稅政策影響,且可望在國產替代浪潮中實現跨越式發展。香港《南華早報》上周四 (10 日) 報導,多家中國上市公司已通知投資人,貿易戰近期徵收的關稅與他們無關,主要是因為過去美國的制裁已經使得他們的產品不能向美國銷售。
台股新聞
美國總統川普台灣時間今天 (9) 日上午 (美東 8 日晚間) 在一場共和黨全國國會委員會的活動上表示曾告訴台積電,若不在美國建廠,將繳納高達 100% 的關稅。而針對外媒報導,台積電 (2330-TW) (TSM-US) 遭美國調查,疑讓晶片外流至華為,若屬實將罰 10 億美元,經濟部長郭智輝今(9) 上表示,尚未收到相關訊息,但台積電遵守各地的法律規範,應該不至於違規。
美股雷達
路透周二 (8 日) 援引兩位知情人士消息報導,全球最大半導體代工廠台積電 (2330-TW) 可能會面臨超過 10 億美元的罰款,因為美國政府正在調查該公司生產的某款晶片是否違反美國的出口管制規定。這款晶片最終出現在華為的昇騰 (Ascend)910B 人工智慧 (AI) 處理器中。
A股
緊抱著華為大腿的賽力斯 (601127-CN) 周一 (3 月 31 日) 公布 2024 年財報,營收年增 305.04% 至人民幣 1451.76 億元,創歷史新高,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達 59.46 億元,首次實現年度轉虧為盈,新能源汽車毛利率提升至 26.21%。
大陸政經
中國華為周一(31 日)發布 2024 年業績報告,經營符合預期,全球銷售收入為 8,621 億元人民幣(下同),激增 22.4%,淨利潤 626 億元,下滑 28%。據《界面新聞》報導,這是華為時隔四年營收再度回到 8,000 億元大關,也是近八年來最高營收增速。
歐亞股
繼與華為簽署協議共同研發數位鑰匙、手機應用互聯等功能後,德國車廠 BMW 上周三 (26 日) 又與阿里巴巴集團達成合作,共同開發 AI 引擎並將其整合至 2026 年在中國上市的「新世代車款」中。專家指出,BMW 此次密集簽約的背後,既是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激烈競爭的回應,也是為了搶佔智慧化技術制高點的關鍵佈局。
科技
中國官媒《新華社》在一篇《AI 時代的出行革命:自動駕駛如何重新定義出行方式? 》報導中對 Momenta 提供的智駕系統在各種複雜路況中的優越表現,以及背後的技術水平給予充分肯定。中國《華商韜略》報導,在整個車壇都在期待特斯拉與華為兩大智駕之王巔峰對決之際,Momenta 卻在不動聲色之間,悄悄拿下了大部分市場。
A股港股
據陸媒《財經》雜誌報導,IDC 2024 年中國區伺服器市場報告顯示,鯕鵬系市場份額超過 20%。國產替代加速背景下的發展根據國際市場調研機構 IDC 數據顯示,2024 年搭載鯤鵬 CPU 的伺服器在中國伺服器市場(包括 x86 伺服器和 Arm 伺服器)份額突破 20%。
A股港股
據《TrendForce》報導指出,隨著中國尋求減少對西方極紫外光 (EUV) 微影系統等晶片製造機器的依賴,該國正積極將現有的深紫外光 (DUV) 技術推向極限。據媒體早前報導,與華為相關的新凱來 (SiCarrier) 可能透過其自對準四重圖案化 (SAQP) 技術,實現中國國內的 5 奈米晶片生產。
A股港股
據陸媒《礪石商業評論》報導,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迎來了一場備受矚目的焦點對決。這場競爭的主角,正是中國兩家極具代表性的科技企業——比亞迪 (002594-CN)(01211-HK) 與華為。這兩家總部同樣位於深圳的行業巨頭,在過往很長一段時間內合作大於競爭,如今,隨著華為近年來積極佈局新能源汽車業務,雙方終於在最核心的產品領域展開了首次真正的較量。
A股
最新數據顯示,去年賽力斯 (601127-CN)和華為合作推出的問界汽車今年前兩月銷量年減 42.88%,其中 1 月銷量 16432 輛,年減 47.02%,2 月年減 39.43% 至 21329 輛,而在銷量暴跌之際,周四 (20 日) 問界再推兩款新車,分別是售價人民幣 46.98 萬至 56.98 萬元的大型 SUV 問界 M9 及售價 22.98 萬元起的中型 SUV 問界新 M5 Ultra。
科技
AI 晶片巨擘輝達 (NVDA-US) 的執行長黃仁勳最新表示,該公司正建立美國供應鏈並計劃未來四年採購千億美元的美國生產的晶片和電子產品,他還讚賞中國科技大廠華為的持續成功,並認為美國帶頭限制華為的努力「效果不佳」。在《金融時報》周四 (20 日) 刊出的專訪內容中,黃仁勳相信川普政府可加速美國 AI 產業的發展。
A股港股
在美國對華為斷供 PC 處理器的背景下,華為海思自研的 PC 處理器——麒麟 X90,於近日意外曝光,並獲得了中國資訊安全評測中心頒發的 II 級安全可靠等級認證。這一消息無疑為處於困境中的華為注入了一劑強心針,也預示著華為在 PC 處理器領域即將擺脫對英特爾、AMD 等 X86 架構處理器的依賴,實現 PC 處理器的自主「國產化」。
據陸媒報導,華為自研商用 AI 筆記本預計在四月發布,搭載全面整合的 DeepSeek 大模型,在晶片和作業系統上採用鯕鵬 CPU、鴻蒙 PC 系統。報導中提到,這個月微軟對華為的供貨許可也到期,之後就只能完全「國產化」,採用中國晶片 + 中國系統的 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