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
台灣房市
台灣央行去年 9 月 19 日起執行第七波信用管制過後,「金龍海嘯」席捲全台房市,不僅成交量出現萎縮,部分地區的房價也出現變動。房仲業者根據最新實價登錄數據統計發現,第二季七大都會區預售屋價格持續維持高檔或緩步上漲,成屋價格卻多已呈現修正格局,導致預售與成屋價差持續擴大。
台灣房市
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 5 月間來台並宣布進駐北投士林科技園區,但近期恐怕生變,之後傳出將由中央盤點五處國有地供輝達評估。房仲業者盤整實價登錄資料,觀察五大國有地周邊房價與近年漲幅,其中以北市松南營區房價最高,但若論房價漲勢則由高雄亞洲新灣區特貿五居冠。
台灣房市
包租代管業蓬勃發展觀察內政部不動產平台資料,近三年租賃住宅服務業業者家數變化,今年第二季為止,全台租賃住宅服務業業者 1947 家,跟三年前同期相較,增加了 803 家,增幅達 70%,而六都加新竹縣市中,以新北市數量增加 161 家最多,但總數量仍以台北市最多,到今年第二季已有 380 家住宅服務業者登記營業。
台灣房市
代表北台灣新建案市場概況的「住展風向球」,9 月未隨檔期效應回溫,燈號維持衰退的黃藍燈,分數是 35.6 分,與 8 月平,六大構成項目呈現「二升、三平、一降」,預售屋推案量、新成屋戶數上升,成交組數、來客組數、議價率持平,待售建案數分數下滑。
台灣房市
新北淡江大橋預計於 2026 年 5 月通車,雖然有重大交通建設即將實現,不過淡水預售屋市場仍不敵台灣央行信用管制的壓抑,在管制前後的單月預售揭露量減少了 75%,接下來利多實現後,就要觀察淡江大橋的實質益及未來淡北外環道路的興建,能否吸引更多的民眾進住。
台灣房市
2025 年第三季的「政大永慶即時房價指數」出爐,數據顯示,全台和七大都會區指數全面下跌,且跌幅有擴大的趨勢,第三季全台指數跌幅為 2.8%。細看到各都的表現,台中、台南和高雄指數跌勢最明顯,季跌幅都超過 3%。其中,高雄季跌幅達 4.4%。
台灣房市
台北市 2025 年 9 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全市買賣移轉棟數為 1,775 棟,較去年同期大減 21.4%,較 8 月則小增 4.2%;另今年累計 1-9 月總移轉數為 1 萬 7,300 棟,年減 25.5%。台北市不動產仲介公會理事長蘇金城表示,第七波信用管制政策箝制市場已逾 1 年,今年 1-9 月市況清冷,全台全年交易量不排除創下 1991 年以來的新低,但北市抗跌性高。
台灣房市
全台老屋自備款壓力指數攀升,房仲業者根據聯微中心新增房貸資料統計,今年上半年,全台屋齡 30 年以上的老公寓,平均鑑估房價為 1095 萬元,而銀行核貸成數僅 74.9%,換算自備款成數達 25.1%,相比去年同期增加約 3.3 個百分點,平均自備款金額也從 232 萬元拉高至 275 萬元。
台灣房市
2025 年第三季全台房市成交仍呈現低迷且房價跌幅擴大,永慶房產集團業務總經理葉凌棋今 (3) 日表示,依目前交易推估,預估 2025 年交易量至 26.3-27.1 萬棟之間,恐跌破 27 萬棟大關,與 2024 年相比,量縮 23%-25%,恐將創自 1991 年有紀錄以來最大單年減幅紀錄。
台股新聞
根據永慶房屋 2025 年第四季網路會員調查,全台看跌第三季房市比例,由上季的 37% 增加 13 個百分點至 50%,為 2020 年以來的次高水平,看跌比重擴大;看漲房價的比例由上季的 29% 減少至 20%,而持平比例也有小幅下降,從上季的 34% 下降至本季的 30%。
台灣房市
根據統計,2025 年第一季全台平均房貸期數達 319 期,較前一季增加 2 期,等於平均貸款又多了兩個月,房貸期數再刷新紀錄,2023 同期全台平均房貸期數還在 300 期以下,最新統計六都平均房貸期數都超過 26 年,顯示 30 年房貸已逐漸取代 20 年房貸,成為市場第一主流。
台灣房市
台灣國科會近日公布,2025 年上半年三大科學園區合計營業額高達 2.74 兆元,年增 26.74%,再創歷史新高。數據顯示,台灣高科技產業持續擴張,整體房市普遍降溫,但科學園區廠房卻在半導體業者強勁需求之下逆勢爆紅,成為資金追逐的唯一焦點。
台灣房市
2025 年銀行與保險業積極投資境內大型不動產,房仲業者指出, 2025 年金融業者投資金額最高的交易是雲林北港工業園區土地,由中信資產管理公司與高雄開發公司以合資方式購入,總價約 32.78 億元土地,土地坪數高達 4.5 萬坪,而在台北市中心,保險業則鎖定整棟商辦產品。
台灣房市
商仲仲量聯行今 (1) 日指出,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投資市場近兩年展現強勁成長動能,2024 年至 2025 年第三季期間,已公告最優申請人的公辦都更與捷運聯開案件投資總金額達 4,068 億元。其中,2025 年初至第三季全台投資呈現爆發性成長至 3,205 億元。
台股新聞
9 月初新青安鬆綁以及延長對「先買後賣」換屋族售舊屋的期限,永慶房屋以門市統計資料指出,9 月觀望的市場氛圍稍減;不過,隨著美中貿易關稅政策尚未明朗,台灣經濟仍面臨不確定因素,促動部分屋主願意「降價促成交」,讓買賣方價格認知拉近,9 月全台交易量較 8 月小幅量增 4%,年增 3%。
台灣房市
中信房屋統計內部成交件數,9 月全台交易量相較於上月減少約 6.9%,較去年同期減少約 27.6%。中信房屋張世宗今 (30) 日指出,房市築底 還需持續關注央行政策與貸款環境變化。進一步觀察全台六都的成交量數據變化,9 月成交狀況,台北市月減 9.2%、年減 6.3%;新北市月減 7.5%、年減 25%;桃園市月減 3.6%、年減 29.8%;台中市月增 9.5%、年減 27.8%;台南市月減 8%、年減 29.6%;高雄市月減 7.8%、年減 35.2%。
台灣房市
台北市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擔任實施者的「通化安和公辦都市更新案」公開徵求出資者招商案,於今 (30) 日正式公告招商,住都中心指出,此一基地優勢在有核心大安交通便捷及享有生活機能,更新後預計興建地上 26 層、地下 3 層的住宅大樓。北市住都中心指出,「通化安和公辦都市更新案」基地位於台北市大安區安和路二段 32 巷以南、敦化南路二段 63 巷以北、敦化南路二段 63 巷 21 弄以東及計畫道路以西之完整街廓,面積為 4,318 平方公尺(約 1,306 坪)。
台灣房市
全台房價快速上漲中,多數購屋民眾理想的中的房子仍是 3 房格局。房仲業者彙整近一年七大都會區 3 房格局中古大樓交易資訊,要在台北市購買 3 房大樓,中位數總價需要 3,652 萬元,而新竹縣中位數總價也要 2000 萬元以上。而桃園市、台中市、台南市與高雄市 3 房大樓中位數總價落在 1000 萬元出頭。
台灣房市
今年前八月全台建物買賣移轉棟數 17.5 萬棟,年減幅度高達 27%,信義房屋 (9940-TW) 推估全年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可能跌破 28 萬棟,以 27 萬棟推估移轉年減幅度恐達 23%,減幅恐寫下近 26 年以來新高,反映在央行的房貸控管政策下,房市的確已經恢復理性的自用當道市場。
台灣房市
台灣科技業營運暢旺,推升商用不動產市場交易動能,根據第一太平戴維斯統計,第三季大型商用不動產成交金額 (單筆 3 億元以上) 為 349 億元,規模與前季相當,然受去年同期台積電 (2330-TW) 購廠拉高基期的影響,年減率為 44.6%,合計前三季商用不動產交易總額為 1,224 億元,僅小幅減少 9%,仍具有相當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