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Meta





    2025-05-09
  • 臉書、Instagram 母公司 Meta(META-US) 近日傳出再度展開對穩定幣技術的探索,打算將區塊鏈整合至支付系統中,試圖在跨境支付領域開闢新賽道。美國財經雜誌《Fortune》周四 (8 日) 引述知情人士報導,Meta 正與多家加密貨幣公司進行初步談判,評估以穩定幣作為跨境支付工具的可行性,重點鎖定 Instagram 創作者收益分配等應用場景,旨在降低傳統法幣轉帳的高昂成本。






  • 根據《彭博》周四 (8 日) 援引知情人士消報導,蘋果 (AAPL-US) 正在擴大自研晶片布局,開發重點橫跨智慧眼鏡、人工智慧 (AI) 伺服器、新一代 Mac 與穿戴裝置,進一步強化其在 AI 時代的硬體基礎,並試圖在多項領域超越競爭對手 Meta Platforms(META-US)與其他科技巨擘。






  • 2025-05-07
  • 在 Meta(META-US) 首屆 LlamaCon 開發者大會上,Meta 執行長馬克 · 祖克柏(Mark Zuckerberg)與微軟 (MSFT-US) 執行長薩蒂亞 · 納德拉(Satya Nadella)罕見同台對談,聚焦生成式 AI 與大型語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s, LLMs)的未來發展與深遠影響。






  • 美國社群媒體巨頭 Meta(META-US) 週二(6 日)宣布,針對以色列間諜軟體公司 NSO Group 的訴訟正式勝訴,並獲得高達 1.68 億美元的賠償金,為全球隱私權與資訊安全的法律戰樹立新標竿。根據《路透》報導,早在 2023 年 12 月,美國法院就已認定 NSO 非法利用 Meta 旗下 WhatsApp 的安全漏洞,將間諜軟體植入用戶手機,侵犯用戶隱私。






  • 2025-05-06
  • 基金

    在全球經濟政策受到人為高度干預、股債市場經歷顯著修正後,投資人正面臨全新投資週期的起點。施羅德台美雙利多重資產基金 (本基金有相當比重投資於非投資等級之高風險債券且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 擬定經理人葉獻文指出,當前市場雖仍籠罩不確定性,但正是中長期投資人重新佈局的關鍵時機。






  • 2025-05-05
  • 基金

    新聞全天候播放、充斥各種琅琅上口之綽號與縮寫,名嘴亦熱衷為知名個股創造新詞,但投資人必須當心,因羊群效應往往加重短視近利現象,觸發進一步漲勢,最後股價勁揚意味著更大的下跌風險。   在作出投資決定時,偏重無關企業長遠基本面的短期因素,會帶來很大風險,而這最終亦會損害長期報酬。






  • 2025-05-03
  • 美股雷達

    Google(GOOGL-US) 最新釋出的人工智慧(AI)模型 Gemini 2.5 Flash,在公司內部的安全基準測試中竟然退步,引發關注。根據 Google 近日公布的技術報告,該模型在「文字對文字安全性」與「圖像對文字安全性」兩項關鍵指標上,分別退步了 4.1% 與 9.6%,不如前代 Gemini 2.0 Flash。






  • 2025-05-02
  • 美股雷達

    推出熱門的播客來展現人性化的一面是件好事。但是,透過人工智慧 (AI) 來發展整個廣告市場,進而改變全球 GDP,又是另一回事了。無論如何,這是 Meta (META-US) 執行長祖克柏的願景。華爾街似乎也對此表示認同。如果投資人仍在尋找有關大規模 AI 投資將如何獲得回報的答案,祖克柏給出了至今最明確的答案:它將加強我們的核心業務。






  • 專家觀點

    【美中關稅和談露曙光】再勞動節休市期間,美股出現了重大轉折,雖公布了第一季 GDP 季增年率 - 0.3% 是自 2022 年以來首度見到負增長,而小非農 ADP 就業數據也不如預期,但卻從一度大跌轉為上漲,主要的關鍵就在於媒體傳出美國已經主動聯繫中國談判關稅問題,加上企業財報如微軟 (MSFT-US)、Meta(META-US) 展望都還屬樂觀,也帶動台股今日盤中再度大漲,而隨著台積電 (2330-TW) 已經封閉了 4/7 對等關稅的空方缺口,若後續中美關稅談判能有進一步進展,台股全數回補 21235 的缺口就能指日可待。






  • ETF

    美國二大科技巨擘微軟與 Meta 繳出亮麗財報,紓緩川普關稅所引發的經濟擔憂,激勵美股全面走揚,那斯達克指數大漲 1.5%,NYSE FANG+ 指數更是勁揚逾 2%,國內多檔連結美股的海外 ETF 今 (2) 日也響起漲聲,其中,中信美國創新科技 (009801-TW)、統一 FANG+(00757-TW) 盤中市價勁揚 3-4%,均創下 1 個多月新高。






  • 專家觀點

    美國第一季 GDP,果然如我 4/30 節目預測,出現負成長,這可能是經濟衰退打響的第一槍。但造成的主因,是貿易逆差增加所致,因為關稅問題,提前大舉進貨,也可能是短期因素。Meta、微軟的財報,開出來表現都不錯,AI 資本支出沒熄火,但可預見的在 2026,AI 伺服器成長速度 一定會有所減緩,AI 軍備的高速成長,暫時難回到從前了。






  • 2025-05-01
  • 美股雷達

    來自人工智慧(AI)實驗室 Cohere、史丹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MIT)與知名 AI 研究機構 AI2 的最新研究指出,知名 AI 測試平台《Chatbot Arena》疑似對 Meta(META-US) 、OpenAI、Google (GOOGL-US) 與亞馬遜 (AMZN-US) 等大型科技公司提供不對等的測試機會,藉此提升其排行榜成績,影響評測公信力。






  • 美股雷達

    Meta (META-US) 周三 (30 日) 公布第一季營收高於預期,且第二季財測符合華爾街預期,激勵盤後股價漲約 4%。截稿前,Meta 周三收跌近 1% 至每股 549 美元,盤後上漲 4.19%,報每股 571.98 美元。Q2 財測數據 vs 分析師預期 (LSEG 查訪共識)營收:介於 425 億美元至 455 億美元 vs. 440.3 億美元Q1 財報關鍵數據 vs 分析師預期 (LSEG 查訪共識)EPS:6.43 美元 vs. 5.28 美元營收:年增 16% 至 423.1 億美元 vs. 414 億美元淨利:年增 35% 至 166.4 億美元 (去年同期為 123.7 億美元)Meta 執行長祖克柏 (Mark Zuckerberg) 在財報電話會議上稱公司業務表現非常好,有能力應對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






  • 2025-04-30
  • 美股雷達

    當全球科技界紛紛投入大型語言模型(LLM)與生成式 AI 的研發浪潮之際,Meta(META-US) 首席 AI 科學家 Yann LeCun(楊立昆)卻公開唱反調,語出驚人地指出:「幾年內,我們將不得不拋棄整個生成式 AI 的概念。」他在新加坡國立大學 120 週年慶典上強調,目前的 AI 技術離真正的通用人工智慧(AGI)仍有一大段距離。






  • 2025-04-28
  • 美股雷達

    隨著財報季持續展開,科技公司高層開始談論川普政府新一輪貿易戰可能對業務帶來的影響。未來幾天,Meta(META-US) 、微軟 (MSFT-US) 、亞馬遜 (AMZN-US) 、蘋果 (AAPL-US) 和 Spotify(SPOT-US) 將陸續公布上季財報,投資人密切關注關稅變動對供應鏈及中國等地出貨的干擾情況。






  • 專家觀點

    【台股上週行情】上週台股可說是峰迴路轉,從前兩日大跌 600 點到週三起開始轉強上攻,主要原因包括了美國財長貝森特談到跟中國緊張情勢會逐步降溫、川普表示並沒有要開除鮑爾與市場傳出對中國關稅可能會降到 50~65% 等消息所致,加權與櫃買都有 2% 以上的漲幅,其中櫃買指數是連續兩週上漲。






  • 2025-04-27
  • 美股雷達

    隨著美國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OSTP)在其官方網站上公開了各界對「人工智慧(AI)行動計畫」提交的所有書面意見,來自 OpenAI 與 Anthropic 強烈的「反中」立場引起了業界廣泛關注。據報導,這兩家 AI 巨頭一致認為,必須加強對中國的技術封鎖,尤其是在高階 GPU 晶片和 AI 模型的流通上,並強調美國應在與中國的 AI 競爭中保持領先。






  • 2025-04-26
  • 美股雷達

    美股科技股的超級財報周即將登場,蘋果 (AAPL-US)、微軟 (MSFT-US) 等將公布上季業績,在 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GOOGL-US) 以亮眼表現揭開序幕之後,各界更加期待,這些重量級科技股能讓美股本周的反彈力道延續,巴隆周刊 (Barron’s) 為投資人指出剖析科技股財報的四大要點。






  • 2025-04-25
  • 鉅亨新視界

    川普抨擊聯準會主席鮑爾 (Powell),企圖干預貨幣政策,但近日又再度拋出溫和態度,表達對中國的善意,顯見川普態度反覆無常,加上美國科技財報登場,市場焦點轉向財報,即便 4/23 台股隨之反彈,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選股主軸可將資金轉往較不受關稅影響的利基產業,趁勢逢低分批布局低基期優勢兼具高殖利率的潛力股,AI 長線趨勢不變,內需、高股息短線有機會。






  • 2025-04-24
  • 鉅亨新視界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 截至 2025/4/23)野村腳勤觀點:關稅懸而不決帶來嚴峻挑戰野村投信台股研究團隊從近期實際走訪企業了解到的現況,許多廠商想要加大東南亞產能以規避從中國出口至美國的高額關稅,但卻發現不知該選哪一國增產、面臨各國關稅仍有變數的難題,另外也有傳產企業未來一季訂單被取消,因為客戶考量高關稅及需求放緩,不敢大力拉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