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報〉英特爾轉虧為盈 財測顯示復甦有進展 盤後大漲8%
鉅亨網編譯余曉惠
英特爾周四 (23 日) 盤後大漲約 8%,不僅上季轉虧為盈、營收優於預期,本季財測也顯示漫長而艱難的復甦之路,正取得進展。

Q4 財測關鍵數字
- 營收:約 133 億美元 vs 133.7 億美元
- EPS:8 美分
彭博指出,雖然英特爾第 4 季財測略低於華爾街預期,這個數字並不包括剛分拆出去的單位,但部分分析師仍把該部門營運納入整體評估。
英特爾財務長 Dave Zinsner 說,如果不看 Altera 銷售,財測「看起來很不錯」。英特爾今年 4 月與私募基金銀湖 (Silver Lake) 達成協議,把旗下 Altera 的 51% 股權賣給銀湖。
到目前為止,PC 業務回春讓英特爾交出營運佳績,Zinsner 說:「目前的需求超越供給,這個趨勢將持續到 2026 年。」
整體而言,財測顯示英特爾經過動盪的一年之後,已經回到正確的道路上。在執行長陳立武帶領下,英特爾這個幾個月以來獲得美國政府史無前例入股,以及輝達 (NVDA-US) 和軟銀集團 (Softbank) 的投資承諾。
投資人對這些交易感到振奮,使英特爾今年迄今股價大漲了 90%,成為費城半導體指數最佳股票之一 。
英特爾周四盤後一度大漲約 8%,截稿前漲幅仍有 7.34%。周四稍早,英特爾收在每股 38.16 美元,上漲 3.36%。
Q3(9 月 27 日止) 財報關鍵數字 vs LSEG 分析師預期
- 營收:136.5 億美元 vs 131.4 億美元
- 調整後 EPS:23 美分 vs 1 美分
- 調整後毛利率:40% vs 35.7%
英特爾上季淨利 41 億美元,扭轉去年同期的虧損 166 億美元。上季營收年增 3% 至 136.5 億美元,顯示核心的 x86 處理器需求已回溫。
英特爾表示,第 3 季已收到來自美國政府的 57 億美元。
陳立武在財報電話會議上對投資人說:「我們全力專注推動川普政府恢復半導體生產的願景,並自豪的歡迎美國政府成為我們努力過程中的重要合作夥伴。」
根據財務長 Zinsner,第 3 季已收到軟銀的資金,雖然目前尚未收到輝達的現金,但預定第 4 季完成這筆交易。
各部門表現
產品事業部 (Products Group) 營收年增 3% 至 127 億美元,其中有 85 億美元來自「客製化運算事業部」(Client Computing Group,包含 PC 和筆電晶片),另外 41 億美元來自資料中心 CPU,與去年同期相比這部分減少 1%。
英特爾表示,希望藉由與輝達的合作,讓資料中心 CPU 事業恢復成長。
晶圓代工部門 (Intel Foundry Division) 第 3 季營收 42 億美元,年減 2%。該部門目前幾乎完全依賴英特爾自家產品事業部的訂單,但正積極尋求外部客戶,後者被視為扭轉虧損的關鍵。
晶圓代工業務目前尚未盈利,第 3 季營業虧損為 23 億美元,雖仍虧損,但已較去年同期的 58 億美元明顯縮小,也優於第 2 季的 32 億美元虧損。
陳立武在電話會議上表示:「我對英特爾晶圓代工市場潛力的信心持續增強。」
英特爾到今年年底的員工人數,將比去年減少五分之一以上。陳立武 7 月曾表示,他已經大幅削減前執行長季辛格 (Pat Gelsinger) 任內昂貴的製造野心。
季辛格曾雄心勃勃地要把英特爾打造成與台灣台積電 (TSM-US) (2330-TW) 比美的晶圓代工廠,卻導致英特爾出現自 1986 年以來的首見年度虧損,而陳立武上任後積極削減成本,並分割資產。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營收創高股
延伸閱讀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