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
最新數據顯示,美國併購交易 (M&A) 市場因川普政策搖擺不定而遭遇十年來最糟開年表現,華爾街高層指出,貿易和經濟政策不確定性導致併購交易突然降溫。根據 LSEG 數據,美國今年 1 月併購交易數量年減近三成至 873 件,創 2015 年來新低,以美元計算的交易活動較一年前也下降 18%。
由於對關稅的擔憂以及聯準會自 12 月中旬以來採取更強硬的立場,瑞銀 (UBS) 和花旗 (C-US) 的策略師周四 (6 日) 紛紛上調黃金價格預測,預計貴金屬的牛市將持續。瑞銀已將其 12 個月黃金預測上調至每盎司 3000 美元,因為金條價格已超過其長期預測的每盎司 2850 美元。
大陸政經
中國商務部周四 (6 日) 表示,美國 PVH 集團跟 Illumina 存在違反正常市場交易原則,中斷與中國企業正常交易,對中國企業採取歧視性措施等行為。中方依法將上述兩家實體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後續中方將據相關法律法規對相關實體採取相應措施。
國際政經
川普政府提出的聯邦政府的裁員「買斷」計畫截止時間延至下周一 (10 日),如果聯邦僱員同意在 2 月底前自願離職,薪資可以繼續領到 9 月底;截至目前,已有 6 萬人接受該方案,僅占聯邦政府 230 萬人的 2.5%。按照原計劃,華盛頓時間週四是數百萬聯邦工作人員買斷職位的截止日期,他們需要告知聯邦政府是選擇接受買斷,還是選擇繼續工作。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 (Scott Bessent) 表示,在總統川普 (Donald Trump) 執政下,美國仍然維持「強勢美元」政策。貝森特周四 (6 日) 接受《彭博》專訪時表示,「強勢美元政策在川普政府下完全不變。」「我們希望美元維持強勢,但我們不希望其它國家刻意貶值貨幣、操縱貿易。
國際政經
國際油價周四 (6 日) 出現波動,美國總統川普重申要推動降低原油價格的承諾,與他推動加強伊朗制裁的政策發生衝突。西德州原油期貨 (WTI) 價格一度漲幅達 1.2%,突破每桶 71 美元,隨後在短短一小時內回落,隨著美國財政部對協助伊朗向中國運送原油的國際網絡實施制裁,油價又迅速反彈。
美股雷達
彭博知名蘋果專欄作家 Mark Gurman 周四 (6 日) 撰文指出,蘋果 (AAPL-US) 正處於中美貿易戰的漩渦中,川普政府對中國製商品加徵 10% 關稅,這對蘋果造成不小的壓力。蘋果的主要製造基地在中國,且中國也是其最大的市場之一,這讓蘋果面臨在兩大市場之間的雙重困境。
美股雷達
美股主要指數周四 (6 日) 小幅走高,投資人評估包括漢威 (Honeywell)(HON-US) 在內美企財報,並且等待美國總統川普在貿易限制和其他聯邦政策方面的下一步行動。截稿前,道瓊工業指數漲逾 50 點或近 0.1%,那斯達克綜合指數漲逾 30 點或近 0.2%,標普 500 指數漲近 0.2%,費城半導體指數跌近 0.5%。
台股
施羅德投信於今(6 日)發表年度台股投資展望,2025 年伊始,市場即面臨關稅爭議與 DeepSeek 帶來的變數,金融市場出現震盪,惟目前評估影響仍有限。全球經濟動能美國將一路獨強,其他地區或有疑慮。至於台股後市將在高點附近震盪,施羅德樂觀看待,今年台股有機會再創新猷,呈現「先蹲後跳」格局。
歐亞股
丹麥航運巨擘馬士基 (Maersk) 周四 (6 日) 公布 2024 會計年度第四季財報,該季營收、獲利均打敗華爾街分析師預期,同時看好今年展望給出亮眼財測,利多消息推升股價飆漲逾 9%,有望創下 2020 年以來最佳單日表現。截稿前,馬士基哥本哈根上市的股價上漲 9.38%,每股暫報 11,890.00 丹麥克朗。
台股新聞
東元 (1504-TW) 空調暨智慧生活事業群總經理彭継曾今 (6) 日指出,在政府力推補貼政策的情形下,認為整體空調需求暢旺,看好空調業務展望,今年在空調的銷售業績目標成長 30 至 40%。 彭継曾表示,包括節能減碳、深化節能都是政府近年力推的家電補貼政策,也因此帶動空調需求成長,已有產品線呈現供不應求,且從壓縮機、電頻電控等供應廠商中,看到空調需求暢旺,在家用空調補貼政策有望延續,加上商用空調因大企業、中小型企業皆有需求,今年空調銷售目標成長 30 至 40%。
美股雷達
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GOOGL-US) 宣布,將取消僱用更多少數群體員工的目標,並將審查部分「多元、平等及包容」(Diversity, Equity and Inclusion,簡稱 DEI)計劃,成為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又一家縮減多元計畫的美國企業。
國際政經
德國慕尼黑安全會議 (MSC) 將於下周登場,美國盟友預期川普政府屆時將公佈各界期待已久的烏克蘭和平計畫,川普的俄烏問題特使 Keith Kellogg 證實他有意在年度會議上發言。他周三 (5 日) 在 X 上發文說:「我期待談論川普總統結束烏克蘭血腥和代價高昂戰爭的目標。
國際政經
川普政府正積極推動一項名為「分岔路口」(Fork in the Road) 的離職方案,鼓勵聯邦雇員自願離職,並提供優厚的經濟誘因,承諾支付薪水和福利至 9 月底。此舉旨在縮減聯邦機構規模,精簡政府運作,但卻在聯邦雇員中引發了廣泛的憂慮和不安。
幣圈
渣打銀行 (Standard Chartered) 預測,在川普卸任前,比特幣可能達到 50 萬美元。渣打銀行認為,這主要歸功於投資者更容易接觸到比特幣,以及比特幣波動性的下降。渣打銀行在周三 (5 日) 發表的報告指出,比特幣正逐漸成為全球投資組合中一個穩定的組成部分,可以對沖傳統金融市場的風險。
台股新聞
隨著美股由輝達 (NVDA-US) 領軍回神,台股加權指數今 (6) 日呈現連 3 日反彈,終場收在 23316.6 點,上漲 155.02 點,成交量略縮至 3316.28 億元,法人認為,若外資期貨空單持續下降,則台股有機會回補農曆年開盤跳空缺口,不過,市場仍持續提防美國總統川普曾提及的 2 月 18 日考量加稅,範圍涵蓋晶片,使多方半信半疑。
美股雷達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 (Scott Bessent) 表示,川普政府降低借貸成本的重點是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而不是聯準會的基準短期利率。當被問及川普總統是否希望降低利率時,貝森特周三 (5 日) 受訪時表示:「他和我關注的是 10 年期公債。
國際政經
《The Atlantic》專欄報導,美國時事評論員 David Frum 指出,川普秉持「美國優先」立場,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徵收關稅,引發廣泛關注,該決定嚴重影響美國與其盟友和夥伴之間的關係,恐導致「美國孤立」的局面。Frum 列出 4 點,主張美國恐得為川普關稅付出代價:首先,全部項目課進口稅不僅影響進口商品的價格,也對出口產生連鎖反應。
國際政經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周二 (4 日) 表示,對美國企業投資烏國稀土金屬持開放態度。這一表態無疑為美國總統川普周一提議基輔當局向美國提供稀土來獲得美國援助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一天前,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說道,「我們告訴烏克蘭他們擁有非常有價值的稀土資源,希望與其達成協定用他們的稀土和其他東西確保我們給他們提供的東西」,並稱希望烏國「對等」地從美國手中獲得近 3000 億美元的支援。
美股雷達
美國總統川普祭出關稅措施,產業趨勢媒體 Verdict 指出,若川普對台灣晶片徵收 100% 關稅,恐嚴重衝擊全球半導體供應鏈,致使仰賴台灣晶片製造的企業成本上升,美國晶片價格可能上漲 59 %。華府智庫資訊技術與創新基金會(ITIF)負責全球創新政策的副總裁埃澤爾 1 月 28 日在基金會網站發文寫道,川普的想法是,如果將台灣半導體的關稅提高到 100% ,台灣半導體廠將轉移至美國以避稅。